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正>海南是黎族的主要聚居地,据190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海南黎族人口达1019503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55%.是当地第一大少数民族。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和其他民族有所不同,其人口发展与分布的状况和趋势有独特的特点。一、海南黎族人口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史学界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他们多以聚居为主。由于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语言、习俗等存在某些差异,因而形成了五大支系,即孝黎、杞黎、本地黎、美孚黎和加茂黎。解放前,黎族人民连遭天灾人祸,处于经济凋蔽、民不聊生的困境之中,除了封建主义和反对官吏的压迫外,还历经了民族压迫政策的摧残,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再生产长期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状态。如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黎族人口为25万人,到1953年才达到35.8万人,118年间仅净增10.8万人.

  • 标签: 海南黎族 人口发展 人口普查 人口分布 海南岛 聚居地
  • 简介:<正>人口死亡一直是人们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口死亡的统计与分析对于促进人口、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对于制订社会保障政策和卫生工作规划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就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的死亡资料,参考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死亡资料,对我国人口死亡年龄分布作一初步分析。

  • 标签: 平均死亡年龄 中国人口 人口死亡 婴幼儿死亡 死亡水平 年龄中位数
  • 简介:<正>我国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约一半,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女性人力资源都十分丰富。改革开放和劳动优化过程中,女性就业人口仍呈现增长势态。但与男性人力资源相比较,开发利用量少、面窄、层次低,女性现在存在的诸多就业问题,均同对女性人力资源、对女性价值认识有关。为了进一步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必须对女性人力资源和就业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 标签: 女性人力资源 女性就业 女性人口 改革开放 社会劳动 工作人员
  • 简介:<正>一、移居的历程普宁县是我国南方众多的著名侨乡之一。普宁人移居海外历史悠长,分布地域广阔,比较集中在亚洲和欧洲。我国的友好邻邦泰国,自古以来是普宁人聚居最多的地方。据《汕头经济特区年鉴》(创刊号)估计,旅居泰国的潮汕人约300多万,其中普宁人约占40万。树有根,水有源,这种现象是先辈移民世代相传锲而不舍长期形成的。普宁人移居泰国的历程,同潮汕各地大体相同,但早期移民数量较少。普宁位于潮汕西缘,扼潮州到广州驿道要冲,自明嘉靖42年(公元1563年)置县后,人口流动日益增加,向外流动一直延伸到沿海岛屿,也有向海外邻近地区移动的,但人数不多,尚未形成较有规模的群体迁徙,因为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 标签: 泰国 移民 移居海外 潮汕人 邻近地区 历程
  • 简介:提出并评述了关于人口分布传统研究的三个衍生问题:空间尺度不同可能产生“人口分布悖论”现象、空间相互独立的假设不尽合理、特定空间区域人口分布的复杂性。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川西高原高山区人口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全局Moran'sI值为0.7404,指示川西复杂地形区人口分布有十分显著的集群特征。以川西48个县域单元为对象,建立人口密度与相关影响因子的OLS估计、SLM估计和SEM估计,经空间依赖性检验,发现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明显优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表明考虑了空间依赖性的估计方法能更好的刻画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经相关判别检验,确立SLM为最优模型,其纠正了OLS模型总体上高估自然环境因子而低估经济社会因子对人口密度影响的缺陷。并以SLM估计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川西人口分布特征,特别解析了川西“人口分布悖论”的事实和原因。

  • 标签: 复杂地形区 空间依赖 人口分布悖论 空间计量模型 影响因子
  • 简介:<正>一早在1935年,著名人口学家胡焕庸先生根据对1933年全国各省、县人口数的分析,提出了爱辉——腾冲线,用以描述中国人口分布的东西格局。当时,该线以东部分面积占全国的36%,而人口则占全国的96%;该线以西(包含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部分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仅4%(见表1)。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人口的东西分布有什么变化呢?由表1我们看到,在近60年的历

  • 标签: 人口分布 土地承载力 西部地区 人口密度 中国人口 西部人口
  • 简介:<正>新《婚姻法》颁布十年来,随着全省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我省的妇女日益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也带来了婚姻观念的变化。1987年,广东省信宜县27位未婚女青年,向全省女青年发出了破除婚姻陋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倡仪书。她们的倡仪,很快得到全省广大女青年的响应,越来越多的妇女

  • 标签: 婚姻观念 妇女价值观 婚姻法 未婚女青年 广东省 婚姻自主
  • 简介:<正>“可持续发展”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的实质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人本身的(全面)发展。显然,在可持续发展中,人口是被关注的中心因素,同时又是一项特殊形态的资源。不管我们一般地研究或从具体的区域着手分析可持续发展,都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作为一个整休,对社会、经济、自然等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作分析和综合。从人口学的角度看,这种研究就应是

  • 标签: 广州市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劳动力结构 专业技术人员 珠江三角洲 第三产业
  • 简介:本文利用广州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目前广州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状况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 标签: 医疗卫生资源 人口分布 配置
  • 简介:本文基于对全球201个国家和地区1970~2015年间收入水平与总和生育率两指标的变化态势的分析,揭示不同收入阶段国家的生育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低收入阶段国家的总和生育率与收入水平的关系不明显,总和生育率保持在4以上。(2)中等收入阶段国家的总和生育率与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大多数国家总和生育率集中在生育更替水平附近。(3)通过构建交互项发现,高收入阶段国家的总和生育率与收入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与家庭政策的强弱有关。据此,本文预设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生育水平变化的三种可能模式。

  • 标签: 收入水平 总和生育率 低生育率陷阱 家庭政策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新移民是推动当代美国华人人口增长和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1965年美国颁布新移民法,彻底废除了种族歧视性条款,按国籍分配移民配额,华人获得相对平等的入境权;再加上配额外的直系亲属移民,使得华人移民数量不断攀升.中美建交后,原先由台湾享用的2万名移民配额转给中国大陆,1982年美国另给台湾2万名移民配额,此外还给香港和澳门一些移民配额.由于新移民的持续大规模涌入,美国华人人口增速惊人,至2015年已超过450万,其中60%以上为移民,40%为土生华裔.华人移民不仅在来源地和类型上趋向多元化,而且在社会经济背景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

  • 标签: 美国移民政策 中国新移民 美国华人 人口结构
  • 简介:新中国性教育的现状未来,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开展性教育的对策。从微观角度看,我们提出了根据教育对象不同年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分时间、分阶段的适宜、适时、适度的循序渐进的开展性教育工作,并详细介绍了在不同阶段性教育应该讲授的内容和方法。同时还分析了每一种方法的特点优势。最后我们还提出开展性教育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是政府和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我们又从宏观角度论述了政府在性教育中的职责,并要求对媒体影视作品实行分级,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为他们提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 标签: 阶段性教育 历史现状 新中国 微观角度 宏观角度 社会环境
  • 简介:近年来,性病已成为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患者常因害怕社会家人的歧视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以致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有效抗菌和对症治疗的同时,应针对性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性健康教育。

  • 标签: 性病患者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心理状态
  • 简介:生育政策调整时机的选择折射了一国政府对人口内在规律的把握程度。本研究详细分析了深陷超低生育水平的欧洲和东亚国家生育政策调整时间与本国生育水平、人口惯性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生育率持续20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引起足够重视,鼓励生育的政策需要较长时期执行才能显示出效果,而人口惯性为各国政府变革生育政策提供了判断的预警线,人口惯性为1.15进行调整比较理想。“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构建友好型生育政策体系、提高生育率的战略窗口期,否则将面临生育率失去弹性、人口负增长惯性强化的双重危机。

  • 标签: 人口惯性 生育政策 低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