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一、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基本情况青海省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量为30万人,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5.1%,调查小区为1200个。样本设计要求出生率、死亡率的相对误差控制在3%和4%左右,城镇化率的相对误差控制在2%,调查数据的把握程度在95%(t=1.96)。全省样本量按照2014年末各市州常住人口平方根的份额分配给各市州,并适当考虑地区差异。抽样采取分层、二阶段、概率比例、整群抽样方法,第一阶段全省抽取了1197个村级单位,第二阶段抽取了1200调查小区。、调查小区平均规模为常住人口250人,80户左右。

  • 标签: 青海省 评估报告 人口数据 人口抽样调查 常住人口 调查小区
  • 简介:基于七省份720户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了农业技术培训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样本的选择性偏误问题之后,农业技术培训对农业生产中面源污染的减少效果并不明显。这与中国农业技术培训体系注重农产品数量安全而忽视农产品生态环境安全以及“从上到下”的行政命令式农业技术培训方式有关。

  • 标签: 农业技术培训 农业面源污染 倾向得分匹配
  • 简介:以沿海11省市的风暴潮灾害风险为研究对象,采用遗传与粒子群混合算法对投影寻踪动态聚类(PPDC)模型进行优化,将粗糙集理论(RST)与修正的PPDC模型组合运用,对中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与区域等级划分。实证结果表明:广东和福建两省是中国风暴潮灾害的高风险区,风险评估值超过2.5,山东、浙江、海南和广西属于风暴潮灾害的中风险区,风险评估值处于[1.8,2.2]之间,江苏、天津、辽宁、河北和上海属于风暴潮灾害的低风险区,风险评估值低于1.5。研究结论为国家实施差异化的灾害风险管理战略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 标签: 风暴潮灾害 风险评估与区划 投影寻踪动态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