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关于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是近20年来文化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东西方人行为表现的差异,而且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文化冲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西化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本研究采取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观念为理论基础,并以Nisbett和彭凯平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为材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入探究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了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量表。通过对2800名被试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了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的三维结构:联系性、变化性和矛盾性。其中联系性和矛盾性两个维度与辩证思维的研究一致,而变化性和其他两个维度呈负相关,这与人们日常观念和相关理论并不一致。本文还对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做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分析得出的结构模型信效度良好,表明这一测量工具适合于对中国人的研究。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影响有重要意义:随着心理学对东西方文化研究的不断加深,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弄清楚思维方式影响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机制,将是未来这方面研究的主要课题

  • 标签: 文化 思维方式 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量表 社会认知
  • 简介:研究考察了被试的移情特质以及权力感启动后,对个体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通过对250名被试进行移情能力测试和高低权力感启动后,让他们在道德两难情境中做出选择。结果表明:在低移情被试组,无论是启动高权力感还是启动低权力感,被试都呈现出以规则导向为主的道德判断;对高移情被试,启动高、低权力感后,两者在道德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不显著。研究揭示了权力感是调节移情和道德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变量,这为我们合理看待社会道德冲突,解决社会矛盾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标签: 移情 权力感 道德思维方式 规则导向 结果导向
  • 简介: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大学生群体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创伤事件,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对创伤后的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消极、不成熟和情绪中心的应对方式会加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积极、成熟和问题中心的应对方式可以促进个体的复原和成长。引导大学生使用合理的压力应对方式,可以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 标签: 压力应对方式 心理创伤 大学生
  • 简介:“要有创造性”指导语效应(effectsofexplicitinstructionsto“becreative”),是指在创造力测验或实验任务中,明确要求“要有创造性”(becreative)的指导语,能够促进被试的创造性表现的现象。该效应的理论解释主要有最大化表现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在指导语中对“创造性”作出解释、创造性任务的类型以及被试特征,都会影响“要有创造性”指导语效应的产生。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要有创造性”指导语效应发生的机制,从设置创造性目标、根据任务特征施加精细指导、结合学生特征实施个性化教学三个方面,设计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 标签: 创造力 要有创造性 指导语效应 创造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