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上师的座右铭见于《能海上师传》,短短32字,字字珠玑。是我们近慈堂上,以至整个佛教之至宝,更是僧宝中任当家师、方丈们的一面镜子。座右铭字句浅显明白,不用解释就懂。不过,结合自己回忆亲近上师时所知的其他一些言教来阐述,或更有意义。

  • 标签: 上师 道德建设 佛教 学佛 佛陀 座右铭
  • 简介:上海古邑大境路口,有一座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三层楼阁,名为大境阁,大境路亦由此而得名。1911年,辛亥革命光复上海后,上海拆城墙、填城濠、筑环城圆路。当时,为了保护大境杰阁,留下了唯一的一段古城墙和大境箭台。如今,在大境阁的东面,一座庙宇式的仿明清古建筑已拔地而起,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引人注目。经了解,这是正在建设中的上海道教中心——海上白云观,

  • 标签: 大境阁 关帝庙 上海 道教
  • 简介:上海居士林集会纪念能海上师诞辰110周年本刊讯上海佛教居士林于1月30日上午隆重集会,纪念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能海上师诞辰110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发来电报,电文如下:“上海佛教居士林:能海上师110周年诞辰纪念,谨致仰...

  • 标签: 佛教协会 居士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诞辰纪念 赵朴初 副会长
  • 简介:本文以忏悔思想为中心,考察了龙树菩萨、寂天菩萨、宗喀巴大师、能海上师的忏悔思想,阐述藏传佛教忏悔思想的源流及其发展。从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的“四悔”,发展到寂天菩萨的“七支供养”;同时,寂天菩萨提出“四力”忏悔,和“信解空性”的“理忏”。宗喀巴大师全面继承了寂天菩萨的忏悔思想,在“对治现行力”中概括了寂天菩萨《大乘集菩萨学论》的“对治行”的六个方面,使其忏悔思想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并且将忏悔纳入菩提道的次第。能海上师在阐述宗喀巴大师的忏悔思想时,受到汉地佛教的影响,如将“灭现行罪力”归结为“作法忏”,而将“灭过现罪力”归结为“事忏”和“理忏”,这也是密教在汉地传播过程中所必须和必然的现象。

  • 标签: 藏传佛教 忏悔 龙树 寂天 宗咯巴 能海
  • 简介:民国以来,为改变滥传戒法的现状,佛教界逐渐加强传戒的管理,力求提高僧众的身份与形象。能海上师积极顺应时代,契理契机地借鉴藏传佛教特别是格鲁派的律学传统,在五台山两次推行传戒改革活动,作为现当代汉传佛教传戒的规范化、制度化的一条路线、一种有益尝试,其成效虽然有限,却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 标签: 能海上师 传戒 改革 佛教 现当代
  • 简介:交通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结合我省交通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方针政策,坚持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新阶段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和加快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的交通发展。

  • 标签: 民族自治地方 交通发展 执行党 政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简介: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对于中国和沿途各国人民而言,是一件大事。新背景下,研究丝绸之路沿线交通变化、地理变迁、风土人情,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中国学者而言,丝绸之路是抹不去的古老记忆,国内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多为帕米尔以东的研究成果,以西的成果并不多。

  • 标签: 历史地理研究 丝绸之路 美索不达米亚 阿拉伯帝国 变迁 帖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