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道教认为人、人类社会、自然都是由"道"产生的,因而"物化"在道教思想中被看成是宇宙普遍存在的一种转化现象。随着道教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道教围绕"道化"、"仙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物化"思想体系,其本质在于人与"道"的对立统一,体现的是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道教"物化"思想的审美性在于:"道"的审美需要、"虚静"的审美态度、"与道为一"的审美体验、"无我"的审美人生。

  • 标签: 道教 “物化”思想 审美性
  • 简介:在上世纪,对于教堂要不要管理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当下对于教堂需要管理已经没有多大的疑问,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规范化管理?对此,个人认为要使教堂管理规范化,有三个方面要做好、做实:堂务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一、教堂堂务管理的规范化堂务管理作为教会管理的核心,主要包括堂务制度的建立、堂委的选拔、堂委会与主任牧师之间的关系、堂委任期和其他具体的教会牧养事工等。由于堂务工作是教会事工的核心,其他的事工多是围绕更好地开展堂务而展开的,因此,堂务管理与其他管理也有重叠的地方。

  • 标签: 需要管理 教堂 教会管理 规范化管理 管理规范化 财务管理
  • 简介:道教延续先秦道家,尤其是庄子以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对于时间、空间的思考,并与其长生久视、飞升成仙的宗教目标联系起来,将对生命价值的追寻落实到对道的永恒探求之中。无论是“白日升天”还是“山林隐化”,无论是缩地装天的道术还是文学瑰丽的想象,都共同讲述着一个打破或者超越时空有限性的梦想。在审美的时空里,修道者逍遥遨游,实现并完成了自我。在改变时间与空间的努力中,在实现从“人”到“仙”的跨越中,呈现出神圣的超越的无与伦比的审美境界。

  • 标签: 道家 道教 审美时空
  • 简介:本文从陈景元美学思想中析出其自然审美观照理念,并以此为依据推演出陈景元以自然适度为美的审美原则,通过对陈景元自然审美思想的探究和解读,对其彰显的古老生态智慧和对当代的现实意义予以阐释。

  • 标签: 陈景元 道教 美学 自然审美 生态智慧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各种非文明的东西亦相伴而生,巫术迷信沉渣泛起,各种伪科学、伪气功、伪宗教粉墨登场。李洪志的“法轮功”就是冒用宗教、气功名义建立起来的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法轮功”既不是宗教也不是气功,而是地地道道的邪教组织。

  • 标签: 宗教工作 中国 精神文明建设 “法轮功 邪教” 构成要素
  • 简介:做牧人不易,做善牧更不易。这是我离开母校在牧场工作至今的深深体会。从最基层的农村教会到城市教会16年的侍奉中,虽然有失败,有软弱,有亏欠,但是,更多的还是“以便以谢”的神一直在保守着我,使我常求于圣经真理的教导,乐于基层生活的体验,谨于属灵内室的祈祷,勤于探访交通的分享,静于默想生活的思考,谧于时刻自牧的反省,提醒自己做主忠仆,战战兢兢学像基督,学做羊群的善牧人。

  • 标签: 农村教会 不易 生活 侍奉 软弱 真理
  • 简介: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形成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中,道教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迨至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更臻繁荣,其字里行间或隐或显地绽露出逍遥快乐的审美心态。本文从分析道教徒的诗歌着手,初步探讨了道教徒在特定的道教时空中宗教体验与审美快乐,追踪和探求了这类诗歌的逍遥快乐的审美心态和独特的道教文化意蕴。

  • 标签: 逍遥 唐代 道教山水悟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