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翻译史上的佛经翻译和圣经汉译,从投入、规模和影响上看,堪称两次翻译"运动"。两种翻译在组织体制上分别采取了"场"和"委会"的形式。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这两种机构翻译的三个相同点和三个不同点。作者借助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场域"视点,指出两种译经体制差异的根源是:佛教文化场域、基督教文化场域分别同中华儒家文化元场域之间的不同博弈关系。最后初步构建机构翻译的社会学模型。

  • 标签: 机构性翻译 “场域”视点 博弈 社会学模型
  • 简介:取经、译经、解经、注经、刻经等构成一部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史。印度、西域高僧大德们为了佛法的流通,不断的向汉地输送佛教经典,或讲习或翻译;汉地的高僧大德们为了纯净的佛法、健全的僧团制度不畏艰辛冒着生命的危险,经过流沙、前往戈壁到印度去学习佛教的仪轨、经典,引进如法如律的僧团生活形式,回汉地后夜以继日或翻译、或讲习。这些高僧大德们宏大悲愿,无私的奉献,无上人格品质,

  • 标签: 译经 中国佛教史 大师 法显 佛教经典 生活形式
  • 简介:在古城西安,二千多年前,佛教的春风刚刚沐浴了这里的黄土地。那些先觉的高人,就开始走上了传法的道路。

  • 标签: 西安 佛经 黄土地 佛教
  • 简介:玄奘唯识新与真谛唯识旧,两者在前八识学说上没有多大的本质不同,最大的差异在于旧立第九识,其目的在于混合唯识与如来藏,这与印度唯识本义是不同的。考其原因,实为解决净依问题,一则是因为对唯识在认识与方法论上尚未完备之故。因此与玄奘新之主要区别反映在心识结构与心性理论、心性解脱理论、种姓、判教思想以及对依他起性质判定等问题上。总之可以认为真谛是用如来藏思想来解释唯识;玄奘新唯识学是完备的唯识体系,它反映了印度唯识思想体系成熟时的思想意蕴,同时也体现了玄奘于唯识认识与方法论之贡献。所以他们之间的不同是两种思想体系间的差异。以往研究者认为新旧唯识是唯识观上无相与有相之差别的认识,其实是没有发现问题的实质。

  • 标签: 玄奘 思想体系 心性理论 思想意蕴 发现问题 如来藏
  • 简介:由美籍华裔穆斯林闪目氏·仝道章先生穷十七年之心血,翻译、详注的中阿文对照本《古兰经》已由林出版社在南京出版。这个译本被公认具有以下特色:(一)采用中阿文对照形式编排,特别是将阿拉伯文按节次分行排列,更为醒目,

  • 标签: 《古兰经》 形式编排 道章 美籍华裔 章先生 译林出版社
  • 简介:铃木大拙是闻名世界的禅佛教思想家,在日本被称为“世界的禅者”,从而成为日本人引以自豪的人物。不过,恐怕大多数日本人把这位“世界的禅者”的世界理解得过于狭隘,也就是说,在他们的眼中,大拙的世界似乎只限于欧美和日本,而与中国没什么关系。

  • 标签: 中国佛教 印象 日语 日本人 世界
  • 简介:一、王静斋《古兰经》的名称和简称王静斋先后翻译和出版的三种《古兰经》,有时又简称“甲种本”、“乙种本”和“丙种本”,比较混乱,三种版本的名称为何分甲乙丙?简称有何由来?

  • 标签: 《古兰经》 王静斋 版本 述略 称谓 简称
  • 简介:从鸠摩罗什开始,佛教在中国的译传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佛教的传播首先是一种异地文化的接触,适合的文化土壤便成为首要的条件。鸠摩罗什场的成功,与“长安文化”的支持有直接的关系,也进一步丰富了“长安文化”的内涵。那么,什么是“长安文化”?“长安文化”与佛教的传人以及鸠摩罗什场的成立有什么样的关系?笔者在这里设定了一个“长安文化”概念的模型,

  • 标签: 长安文化 鸠摩罗什 异地文化 文化土壤 佛教 首先
  • 简介:凡是注重“圣灵”的弟兄姐妹,都喜欢“求灵恩”,并且大多凭着好奇心强求一些超自然的恩赐,尤其是说方言。我见过这样的人,他们跪在主面前不肯起来,哭求说:

  • 标签: 基督教 宗教信仰 教义 圣经
  • 简介:最近因为上课之故,我带着学生用六节课的时间重温了一遍周一良先生的名著TantrisminChina(中国的怛特罗教),自已也在课余用了四整天的时间对之作了粗略的校读.此文乃是周先生的博士论文,1945年发表在哈佛燕京学社的刊物《哈佛亚洲学刊》第8卷第3/4号上(合刊,页241-332).它在研究中国汉地密教发展史中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即使在今天依然可以说是此一领域之中难以避开的重要拓荒之作.这一点只需要用谷歌学术搜索来核实一下其引用数就一目了然.而且我们不能不说,在某些领域之中,即使在此文发表数十年之后还有学界中的文章在炒周先生的冷饭,这不仅是在唐代密宗重要人物的考订上,也包括中晚唐制度史中诸多重要问题的阐述.

  • 标签: 中的翻译 唐代密宗 密宗中的
  • 简介:确定中国文学的外译者时,过度纠结于译者的文化身份和语言身份并不科学,没有顺应译作流行的客观规律。鸠摩罗什翻译佛经给我们的启示是,来自原语文化、母语不是目标语的译者,其译作同样可以取得成功。译作能否被目标语文化接受,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目标语文化中知识分子的态度。是否了解目标语文化中知识分子,特别是文学界知识分子的需求,应该成为选择当前中国文学外译者的首要标准。因此,国外的汉学家、国内的文学翻译家和研究外国文学的学者,都是外中国文学的合适人选。

  • 标签: 中国文学 翻译 鸠摩罗什
  • 简介:释函,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骒,广东博罗人。函可出身于宦门,是明崇祯年间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自幼聪颖过人。成年以后,广交名士,砥砺名节,且豪快疏阔,爱打抱不平。但在黑暗的明末社会,他绝意进取。崇祯九年,其父病逝北京,家道零落,深感世事无常,遂有遁入空门之念。崇祯十三年,二十九岁的函,别母抛妻,赴江西庐山,拜空隐老人道独为师,出家为僧,法名函。其后,在广州城东黄花塘创“不是庵”为静修之所,又名“黄花寺”。

  • 标签: 禅师 诗僧 岭南 清初 崇祯年间 黄花
  • 简介:蒙古族的崛起,元朝的大统一,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一大批少数民族涌入内地,同时也有一大批汉人迁往北方,各民族文化接触交融,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内地经济贸易的交流,出现了许多文化相交辉映的时代特色。这种融合不仅有...

  • 标签: 也里可温 罗马天主教 《马可·波罗游记》 蒙古人 陕西 主教区
  • 简介:习禅如练剑,“十年磨一剑”,既指悟前的工夫,也指悟后的保任含养,没注意到行者的气魄与严厉是寻常人谈禅的毛病,忽略悟前悟后的工夫锻炼,更是多数谈禅者常有的误区。

  • 标签: 罗聘 点心 拾得 寒山 工夫 行者
  • 简介:3月25日,位于浙江宁波江东区中心的七塔禅寺院内张灯结彩,花团锦簇。上午8时30分,祥法师与诸山长老乘专车安抵山门前,恭候的四众一片欢腾。祥法师身着大红袈裟,法相庄严,神采奕奕,

  • 标签: 七塔寺 宁波市 可祥法师 升座仪式 爱国精神
  • 简介:台湾地区海洋大学食科系博士班研究生庄蕙凌等以红细胞脂肪酸的组成、凝集与饮食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素食虽然具有健康的概念,但是也会引发血液凝集和高血压的风险。研究认为,全素食者多吃绿藻海带等来补充DHA及EPA不足,就可降低血液凝集或癌症发生几率。因为红细胞细胞膜的脂肪酸组成的改变,是与饮食有关。

  • 标签: 全素食者 海藻 癌症 佛教
  • 简介:199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千年纪念年,1999年是明末高僧蔼益大师诞生四百周年,当此新旧千年交替之际,我们缅怀大师高风亮节,重温大师遗教,对于继往开来,续佛慧命,是十分有意义的。

  • 标签: 大师 纪念 缅怀 明末 佛教传入 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