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在理解传统中国的时候,“多元和一体”的说法被很多学者提到过,著名者如社会学家费孝通和考古学家严文明等。这个提法的重要性尤其在于让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其背后则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呈现出来的创造性。无论是上古时期的各个古代文明,还是先秦诸子,或者儒释道三教,都是这种多样性和创造性的体现。

  • 标签: 意义 虚无 古代文明 儒释道三教 传统中国 考古学家
  • 简介:1517年,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在威登堡教会的大门上,改革就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席卷整个欧洲。在普世教会共同纪念路德改教500周年之际,笔者尝试探讨路德的“唯独圣经”及其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意义

  • 标签: 中国化 基督教 路德 意义 圣经 源头
  • 简介:本文重点分析了路德在宗教改革时期提出的重要神学观念之一—天职观。简单描述路德天职观提出的背景后,本文重点通过路德的三大改教檄文对天职观的含义进行词源和文本分析,同时强调路德神学诠释的处境化特点,最后指出路德的天职观在当今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它把基督徒从消极出世引向积极入世,用敬业精神去成就事业,用爱心去服务人群——荣神益人。

  • 标签: 路德 天职 属世的呼召 敬业精神
  • 简介: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在大都兴建释迦舍利灵通塔、大圣寿万安寺,与元成宗铁穆尔元贞元年(1295)在五台山修建万圣祐国寺、大德五年(1301)修建释迦大塔的内在关联与政治、宗教意涵向来被研究者所忽略。忽必烈在大都的塔寺兴建,与成宗铁穆尔在五台山的塔寺兴建实际是元初构建'藏—汉'佛教体制意识形态的重要实践之一。'藏—汉'佛教整合的跨地域、跨种族、跨(民族)文化的佛法体制与多元民族统一的王权系统互相依赖与支持,'藏—汉'佛教体制为多元民族统一国家的世俗统治者提供其统治神圣性和合法化的理论解释和支撑,多元统一的世俗王权又进一步推动这种'藏—汉'佛教体制的整合与发展,这无疑是中古以来王权与佛法关系模式的进一步演进。

  • 标签: “藏—汉”佛教体制 政治权威 意识形态 五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