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王重阳诗词在整个道教文学史中都有很高的地位。他以诗作鉴,“鉴”、“鉴人”,磨炼道心,寄托道情,广传道意,寓庄于谐,题材多样,用典生动、贴切,语言看似随意,实乃炉火纯青、举重若轻的大家风范。王诗的道教史、文学史价值,均应得到充分肯定和研究

  • 标签: 王重阳 诗词创作 活死人 黑格尔 诗词作品 道藏
  • 简介:中国禅籍所传的砖作镜在内容上并不难解。砖是一个比喻,本来就是为了帮助理解而进行的创作。看见南岳怀让砖的样子,马祖道一禅师所说的“砖岂得成镜耶”一句是任何人都有的很普通的疑问。然而后来在将之公案化之后,其解释上是否会存在大的不同呢?本文将在介绍马祖禅师所活跃的时代之后,就“砖作镜”的成立,以及宋代大慧禅师的理解,甚至日本曹洞宗开山祖师道元禅师的思想创新等方面来加以诠评。

  • 标签: 磨砖作镜 坐禅不成佛 作佛 密受心印
  • 简介:多年来,常独自一人去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烈士遗诗中,我最爱读恽代英(1895—1931)的一首《狱中诗》,头两句是: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 标签: 纪念馆 雨花台 恽代英 烈士
  • 简介:日本达宗是一个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派。虽然在历史上它没有显赫的势力,但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宗派,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在传承体系上,它直接源于中国的临济宗大慧派,在思想上也受到永明延寿的《宗镜录》的影响。但其修行方法与中国禅宗大异其趣,如重视达信仰而无明显的临济宗的宗派意识;轻视参禅而重视“信受”;不重戒律而强调“心即佛”等,此外,此宗派对禅宗祖师的舍利信仰,也是日本舍利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达宗的历史考察和禅思想分析,力图揭示其思想和实践的特色,并通过考察与中国禅宗的关系,彰显中国禅文化在向日本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从一个侧面说明日本禅宗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 标签: 达磨宗 大日能忍 拙庵德光 《成等正觉论》
  • 简介:从圣经启示、信仰传统和教会历史实践来看,中国教会的"三原则"都具有很强的教会性、教义性和神学性。这表现在:三原则是上帝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地方性与普世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是爱国与爱教的统一。只有坚持三原则,中国教会才能迈向荣耀的教会。

  • 标签: 三自原则 教会性 教会建设
  • 简介:同年陈江,言有道士善符篥,驱鬼缚魅,俱有灵验。所至惟蔬食茗饮而已,不受铢金寸帛也。久而术渐不验,十每失四五。后竞为群魅所遮,大见窘辱。狼狈遁走,诉于其师。

  • 标签: 道士 法术 鬼魅 人格修养
  • 简介:《三官经》全称《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这部经篇幅不长,但是妙理很深,全部讲解下来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我们能结合全篇经文来看经名的话,会发现仅仅18个字的经名,就涵盖了全经的大义主旨。所以,今天我借用传统讲经中“解经题”的方式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三官经》中的无穷妙处,无限受用。了解经题是了解全篇经文的首要步骤。

  • 标签: 三官大帝 经名 讲经 道教灵验记 水官 上海龙华寺
  • 简介:炎炎夏日,白花花的太阳把路面烤得发烫,晚上更是闷热。我们这些被社会称为“弱势群体”的芸芸众生,居住的筒子楼由于通风条件差,人人叫苦不迭。我却不以为然,佛说万法唯心造,对现前的环境应泰然处之,人的需要并非仅是物质的,没有精神生活就失去了做人的意义。

  • 标签: 佛教 宗教研究 精神生活 宗教观念 炎夏
  • 简介:针对"谁是佛"的问题,《坛经》提出了"心是佛"的观点。《坛经》认为,"心"之"心"首先是自然、清净、自由、广大之心,它非恶非善、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人为,它就是佛心,也就是人的本心。但同时这颗心作为易受世尘遮蔽之心,又产生了贪欲及其它,这就是迷心,它遮蔽了佛心,所以"心"还表现为由迷心到佛心的"悟"的过程。这样理解的"心是佛"是对佛的真相的完整揭示,并因此而超越了禅宗里其他禅师对"谁是佛"的看法。

  • 标签: 自心 佛心 迷心 自心是佛
  • 简介:栀子花开了,香又美,前年还是去年?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买的两盆,一盆供香莲寺的观世音菩萨,一盆供家里的菩萨们。香莲寺因为大殿后门常关着,菩萨就默默地背站那里,只有初一十五才大开后门.往那里捧花供花的心情是有点痛惜,也不知道后来养得怎样。

  • 标签: 栀子花 缝纫机 观世音菩萨 樱桃
  • 简介:由西安城一直往南,过了几座小镇,便进终南山了。本如法师驻锡的净业寺就在进山的入口上。汽车在一条宽阔的山路旁停了下来,当地随行的司机抬了抬头,朝着左手边指了指,“净业寺就从这头上去。”他有力的关中口音指明了前行的路。

  • 标签: 终南山 本如法师 修行 人物采访
  • 简介:古德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生为人能够修习佛法,实为莫大福报,所以应该倍加珍惜,应该时刻怀着感恩报恩的心愿,不忘弘法是佛子的使命,在自己修行的同时,抓住机缘,弘扬佛法。佛陀在世时,随缘度化,应说法,度人方式不拘一格。到今天,我们必须依然继承、学习、发扬佛陀的精神,因时因地因人,随缘应弘法。

  • 标签: 现代社会 不拘一格 佛法 佛陀 修习 修行
  • 简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其在当代的意义,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往日文人的所谓晴窗幽趣、遣怀消日被代之以视觉冲击、笔墨游戏以及形形色色的功利主义艺术行为。于是,作为文化的书法被消解,作为心性开启的书法被异化,这固然是时代潮流的必然,但它带来的后果是,书法放弃了其由来已久的文化品质,转而成为了大众消费时代人们视觉盛宴上的一盘充饥的菜肴。

  • 标签: 书法篆刻 中国传统文化 风雅 视觉冲击 艺术行为 功利主义
  • 简介:"三原则"是上帝在中国教会的新作为,是办好中国教会的新途径。"三原则"对中国教会有其适切性和深化的必要性,在新的时代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这一原则。从"三"到"三好"是中国教会探索建立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 标签: “三自原则” “三自”到“三好” 深化
  • 简介:19世纪初期传入中国的基督教,一开始就带有两个同其它时期或其它地区的宗教传入很不一样的特点。(一)它是由西方国家传入的一个产生在东方却在西方繁荣的基督教。(二)这些传教士的国家几乎都在进行殖民扩张,来华传教活动的公开化、合法化,完全仗赖1840年鸦片战争和1860年英法联军战争以及由此而签订的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这些侵略战争和条约不仅是大清帝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开始,也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

  • 标签: 基督教界 帝国主义侵略 爱国运动 基督徒 传教士 国教会
  • 简介:日本本愿法门,随着日本投降,早在五十多年前就被中国人民赶了出去。近年来在少数人策划下,斥巨资大量出版非法印刷品,大肆传播这个不正的歪门。本愿法门的传播活动,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受到公安机关的查问。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它不是佛教的正确法门。

  • 标签: 本愿法门 净土法门 佛教文化 教义思想
  • 简介:杨柳青商型乡镇的基础形态和街村并体,构成其镇乡商农两户持续存在的制度资源;商业与土地的关系并非如以往的研究那样分化对立,而是有交叉具态和功能的相互转换。村街权力精英之在野性,是基层制度化的主体能动所在。杨柳青农商依赖的衔合路径,也是其农人和居民双向选择的结果。这对时下农商制度的实践具有经验借鉴意义。

  • 标签: 街村并体 两半户 农商依赖 制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