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演变,已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成为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宗教功世化俗功能的重要文化载体。历史上,中国佛教文化曾远播海外,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批中国僧人不畏艰辛,肩负弘法使命,负笈西行美洲大陆,将中国特色的佛教带到了美国,并在那里生根开花。他们是中国佛教走出去的探索者,对于加强中关文化交流,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 标签: 僧人 世界文化交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文化 三代 传统文化特色
  • 简介:早期丹传授仪的程序主要有斋戒沐浴、立坛、告神、歃血为盟、处理信物等步骤。这些仪式本质上是一种约束传授双方行为的盟誓,一方面借鉴了先秦盟誓仪式的特点,同时又吸收了汉代的文化因素,最终形成独特的丹传授仪。早期丹传授所用金人、金鱼等信物反映的黄金崇拜现象是探索炼丹术思想起源的重要线索之一,其中某些因素可能与外来文化有关。

  • 标签: 丹法 传授仪 黄金崇拜 印度文化
  • 简介:藏敦煌文献P.2550号卷子主要讲述的是有关三阶教某禅师行状始末的内容,其中对三阶教遭受佛教内部非难及三阶教内部党争问题均有所反映。依据藏P.2550号透漏的信息,本文对三阶教所遭受的具体教义方面的非难做了分析。同时藏P.2550号也为这种非难的存在提供了实例。依据藏P.2550号对三阶教内部党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了僧邕派与裴玄证派的根本差异。

  • 标签: 法藏P 2550号 三阶教 非难 党争
  • 简介:《圣经》要求善待贫民的律法十分丰富。“摩西律法”由于有时内外有别,在犹太教具有一定的民族狭隘性。耶稣的言传身教突破了犹太教的这种狭隘性,但因其强调对上帝的信靠和对天国福乐的期盼,具有较强的彼岸性。《关于林木盗窃的辩论》作为青年马克思《莱茵报》时期重要的法学评论之一,其“穷人的习惯”思想是从法学的角度对犹太基督宗教善待贫民的律法和文化传统的扬弃,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此阶段剧变中的宗教思想观念。

  • 标签: 善待贫民 青年马克思 穷人的习惯法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 简介:本文尝试以台湾法鼓山的佛教社会福利实践为例,分析“布施”在其创建十年中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意义。法鼓山自1989年以来在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上卓有成效,而以佛教教育为核心的“布施”是其佛教社会福利的主要平台。法鼓山以“人间佛教”的理念为基础,以多样化的社会教育和实体化教育、僧团教育和信众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布施”体系,体现了都市佛教早期社会福利建设的若干特点:社会教育的介入性强,组织形式富有时代感、延续性和叠加性;实体化教育学术倾向明显,紧扣国际前沿,易于树立话语权威;僧团与信众教育之间相互补充,形成自下而上的独特组织结构。这些对大陆沿海地区佛教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 标签: 法鼓山 佛教社会福利 法布施 人间佛教 僧俗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