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的“偏言”与“专言”话题源自程颐所说“四德之元,犹五常之,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重点在如何看待在整个德性体系中的地位,并涉及是作为至善整体还是特定的德目等多方面的问题。程颐通过对《易传》“乾元”和“元亨利贞”的阐释,以“生”为纽带,将四德五常联系为一个整体。以生论,既关联存在论的性理,也含摄宇宙论的生理,力求从的“偏言”与“专言”入手揭示出的特色和性质。朱熹讨论的“偏言”与“专言”。通常是将其纳入到“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的框架之中。基于生气流行,“心之德”可以是“爱之理”,双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至善整体与流行实施中的德目最终相互发明。

  • 标签: 四德 五常 偏言 专言
  • 简介:他会通文史哲,兼综儒释道,契合理情神,重视优秀文化传统的承传和创新,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领域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不同的问题意识导引下从事的一系列备受瞩目的学术研究,使得他成为一个专业意义上的“学人”;将个别的、具体的、微观的学术研究上升为整体的、抽象的、宏大的哲学史观,使得他成为一个学科意义上的“哲学史家”;把书斋里的学问与火热的时代担当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他成为一个当代意义上的“建设者”。

  • 标签: 李锦全 优秀文化传统 思想文化研究 学科意义 学术研究 “建设者”
  • 简介:""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观念,但追究其原始内涵,则尚无精确答案.早在中,就有三形三义,究竟哪个是""之本源字形?许慎放过了这一重大问题.但这里留下了""的本源的疑难也留下了如此的线索.本文通过甲文中"尸"字,与夏商周沿习的尸祭之礼,揭示了许慎""字"从尸"的原因,说明它是的原始正字.又从甲文中"尸"与"人"的区别,说明"从人二"绝非本源的""的内涵,同时也说明了"从千心作"之乃是在"从尸"之含义上衍生之意.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的原始内涵不是横向的人偶相爱,而是悼亡哀死的纵深的内在心性;""的源起早自夏商西周开始,而春秋时显要的人相偶爱的""是"从尸"之心性之脱离尸礼后的推己及人;还借"尸"、"夷"假借,探讨了尸祭之礼和心性之的发明者或最重视的部族可能是东夷古族.从而辨明了思想史上并存的心性之、爱人之、以为心性三者哪个是本源,以及它们演绎的次序等问题.明白这些,对于我们认识的真相和地位,对于通过礼更深切著明地把握、孝关系及孔子儒家的思想源泉和体系,对于理解老子思想中舍取慈的实质等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起源 丧礼 尸祭礼 夷俗
  • 简介:“里”思想蕴合并显现了孔子对的源初领会。但是由于受到对象式、知性化思维方式的影响,“里”思想在现今往往被误解或忽略,因此就有重新揭示并澄明这一思想的必要。孔子是在一种实际发问所敞开的源发境域中对进行言说的。具有本己性,每一个“己”都拥有一个源发的人世境域,孔子强调只有在每个人最切身的情境中才能被领会与践行。又具有未既性,它并不是有任何既定规定的对象,当入履践于适宜之道时,便以其非现成的源初性被鲜活地拥有了。还具有时间性,要在特定的时机境域中敞开并在不断的实际践行里成就。上述的三重维度都在孔子的“里”思想中被收拢并开敞出来。领会孔子的“里”之思,与重新亲近,反复地践行并居于,可以为我们向精神家园之回归和朝中国梦憧憬之前行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 标签: 本己性 未既性 时间性 实际践行
  • 简介: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论孔子礼学说的渊源。孔子以前,“礼”概念已有一定发展,而“”概念尚甚模糊。孔子在前人关于礼和德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礼学说。第二,论孔子礼学说。孔子的礼学说强调有等差的和谐(即和),而正是和的必要条件;其仁学说强调爱的外推是有等差的,而礼的等差正好成为赖以外推的阶梯。故礼实为同一思想体系的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第三,论孟子、荀子对孔子礼学说的发展。克己复礼为,是孔子礼学说的核心。“克”有二义:一为胜任,一为抑制。克己从任己开始,立己方能立人;欲立人不能不有所抑己,为第二段;抑己而达到人己和谐,即成仁,为第三段。孟子主要在第一到第二段中发展了孔子的礼学说,而荀子则主要在第二到第三段中发展了它。

  • 标签: 仁礼学说 孔子 先秦儒家 孟子 荀子 仁者
  • 简介:<正>胡居是我国明代初期一位重要的理学家,他的思想没有引起时贤们的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仅就胡居的理学思想作初步分析,以期抛砖引玉。胡居(1434—1484年),字叔心,江西余干县人。他从学于吴与弼(1392—1469年),终身绝意仕进,“其学以主忠信为先,以求于心为要,操守勿失,莫大乎敬,因以敬名其斋。”(《明史·本传》)一理气论胡居的思想,宗程朱理学,重治心养性。他认为,后世儒者,只有程朱才真理解了《四书》、《六经》的广大浩博精密之旨,因此他十分推尊程朱理学,并亲身躬行之。

  • 标签: 理学家 理学思想 忠信 四书 儒者 心与理
  • 简介:颜钧(1504-1596),号山农,明代后期泰州学派思想家,也是同时期儒学民间化运动①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王艮的"大成仁学",形成一套以为核心、以神为特征、以实践为旨归的"大中哲学"②思想.在泰州后学中,颜钧尤以独特的体工夫论及实践著称于世.即以工夫论而言,他将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说化为大中哲学的"体之方",但在具体进路上,又将之分作两个层次:"从心所欲"与"不逾矩".前者表现为提出"制欲非体"、"体之妙即在放心"以及"从心、从性、从情"等思想,主张疏导和顺任心性自然流行,此即所谓"放心体"说;"不逾矩"即是"知及守,庄莅动礼",意在顺任、放逸之后及时纠偏补正,诉诸知性见闻,并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这是儒学中一贯的"戒慎涵养"工夫.但是从"放心体"到"戒慎涵养"的工夫路径,其中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割裂了工夫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并且也与他所追求的一体圆融大异其趣.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 标签: 工夫论 心体 王艮 后学 仁学 泰州学派
  • 简介:《论语义疏》的玄学倾向引入注目,引发的玄儒关系问题至今仍存争议。是儒学的核心范畴,以《论语义疏》论为考察视角,可从哲学层面窥测玄学对皇侃经学思想的实质性的影响。皇侃会通玄儒,在的内涵上以儒家“仁者爱人”的传统观念为价值取向;在性主张上则以玄学本体论及性分说为哲学依据,并将行为用、性为体的玄学体用观融入、贯彻在其论之中。非全德,性圆足的体仁者虽可达到的至高境界,却难以企及体无的圣人之境。

  • 标签: 《论语义疏》 玄学体用观
  • 简介:以崇讷经取向为旨趣的孔子圣人观,也因固有的神秘化取向而存在一定的理论缺失。对此孟子扬长避短,认为理想人格之于每一个道德实践主体都有着逻辑的与现实的普遍平等性,而且内在根据即是作为仁义礼智四德之浓缩与升华的“且智”。就“且智”如何促成理想人格来说,孟子针对一般人在心性修养过程中于自我反思,所以特别强调了智之于的扶持作用,同时针对一般人在人从占喜欢同流合污,所以将“且智”视为对理想人格的哲学思

  • 标签: 孔子 孟子 圣人观 理想人格论 仁且智
  • 简介:陆王心学之所以自宋明理学中产生,有着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性。但就思想根源上看,程颢的“识”思想,直开心学一派源流。他从天人一体的人生境界及心理合一的道德修养工夫上体认“理”,开辟了理学中心性合一的本体论和直觉体认方法论的先河。它依据孔子之“”,上承先秦《易传》的“生生之化”,及《中庸》的性理合一思想,吸收了张载《西铭》万物一体的伦理本体意境,与“大心”说为学方法的直觉倾向,将理学之“理”看作人性与物性、知觉与性理贯通的伦理本体,并由本体而推及方法,论述了伦理本体与实践道德的统一关系。而这正是陆王心学所始终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理” 万物一体 心学 伦理本体 天地万物 程颢
  • 简介: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对《论语》“殷有三”的理解,有很大区别。古文经学认为,三中的箕子、比干就是《尚书·微子篇》出现的“父师、少师”,并在两个文本间建立解释联系,由此使三的行为呈现出表浅性的和谐特征,孔子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作出这个评价的。今文《尚书》此二人本为“太师、少师”,和箕子、比干无关,并认为三的行为处于争执势态之中。本文对《论语》“殷有三”章的解释史进行了微观考察,并根据今文经学的说法,对“殷有三”、孔子的形象和论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视角。

  • 标签: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解释学
  • 简介: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学的核心。近代以来,许多学者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解,把解释成全德之名,这样的解释一方面把只作为道德德日来看待,降低了与天人会通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之内涵的空泛,从而不能让人真正体认到的真精神。考诸先贤论之精要,依据《论语》之文本,可知孔子之实有体有用,其体本于性与天道,其用即同情之心、感通之心,必统其全体大用,乐行不息,始可识得之精义。

  • 标签: 全德之名 体用
  • 简介:孔子语"无求生以害,有杀身以成仁",比较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志士仁人在生命与实现人生价值发生冲突时的选择是)宁肯杀身成仁,决不求生害。通过对古书"有……不/无……"组合所表意义的抉发,联系"宁……不/无……"组合用例,参稽汉唐旧籍"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的异序材料,可知句中的"有"、"无"并非通常认为的表示存在意义,而是表示取舍意义。

  • 标签: 《论语》 杀身成仁 取舍句
  • 简介:在儒家思想中,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体悟和自觉,具有个体性。天命体现社会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具有普遍性。理论上,发生的个体性与人格评价的社会性之间存在张力,如果一个人一味本着良善的初心做事而忽视社会价值追求可能最终成为不了君子仁人。在孔子,仁心发生后由天命引导,使个体仁心能够与社会良知结合,形成完整的道德成长机制。但是,孔子之后不少儒者虽然对的道德主体性大加弘扬,却忽视了天命在的实现中所产生的引导与规范作用。所产生的后果是,独自承担起自我做主的道德责任,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道德意志的任意性。因此,天命作为社会道德的普遍原则能够也应该为的发展与成就提供保证。

  • 标签: 天命 普遍性 个体性
  • 简介:《论语》一书中有不少章节因缺失语境,导致理解困难。新出的清华简《管仲》篇中管仲有“既佞又,此谓成器”之言,似可作为《论语·公冶长》篇“或日雍也而不佞”章的语境背景,“或曰”者与孔子之间的对话应当是以管仲此语为前提的。语境的恢复,对于深入理解《论语》此章的含义很有帮助。

  • 标签: 《论语》 冉雍 “仁而不佞” 清华简《管仲》
  • 简介:<正>王守(1472—1528)一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研究对象,有关他的心学思想,中外学者已多有论述。然而,对王氏推行的乡约模式及与其与心学思想的关系,学界似未予应有之注意,实则,南赣乡约既体现了王氏在主张“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修养和践履、道义与事功的统一,也是其感叹“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之时,为安靖地方,防止山民为“贼”,在“心即理”说的指导下,所倡行的治乡方略与实践,是王氏的心学思想与其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标签: 王守仁 南赣乡约 心学 “知行合一”说 心即理 明中后期
  • 简介:是孔子儒学的核心观念,汉唐时期的儒家学者基本上是从情感之爱的层面理解.北宋诸儒借鉴佛、道二教超越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与爱、与道德关系的探讨,把提升为宇宙、人生的本体,同时又继承儒学传统的一贯之道,强调之体与爱之用的统一,并且从体用两个层面肯定的差异一体特征,建构起体用一源的仁学本体论,从而与佛、道二教的空无本体论划清了界限.

  • 标签: 北宋 儒家 本体论
  • 简介:“克己复礼”并非孔子的首创,但他常以此阐发其“”的学说,可以说孔子的“礼”就是使天下仁义,它本质上是一种“”的存在。同样是讲礼,荀子与孔子相比已经有了显著的不同。孔子言语中的礼、法概念是疏离的,而礼、概念是切近的。苟子固然也有一些重视礼的言论,但他对法同样津津乐道。荀子主张“隆礼重法”,甚至有时候援礼入法,有时候更是抛开礼专讲法。韩非排斥“”,剥离“礼”的外壳而阐扬其“法、术、势”理论,主张“一行其法”,建构起了比较完备的法治学说体系。

  • 标签: 孔子 荀子 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