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李达先生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以《新青年》这一当时最进步的刊物为重要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他在《新青年》上的主要文章尖锐批判了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梁启超所代表的中国改良主义,阐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中国早期传播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提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中国共产党奠定了正确的理论基础,也坚定了李达先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了李达先生坚持真理、独立思考和理性批判的品格。

  • 标签: 李达 《新青年》 主要文章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 简介:对中国社会发生过重大而深刻影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成为了历史,当年的知识青年现已步入中老年了。有不少的影视文艺作品以此为题材作出了各自的描绘,但从历史和学术的角度给予系统的阐述和论证,至今还未见到,这个领域里还是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孙成民教授便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

  • 标签: 被开垦的处女地 战略布局 事业接班人 中专毕业生 中国青年运动 八字方针
  • 简介: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之初,俄罗斯研究会无疑是对其影响较大的一个革命团体。俄罗斯研究会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湖南长沙发起组建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之一。年仅15岁的任弼时加入俄罗斯研究会后,无论在思想认识或实践行为上,与过去相比,均有显著不同。任弼时分析中国的社会与现实问题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剖析,在思想上逐步成熟,在实践行为上也开始马克思主义化,从一个热血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 标签: 任弼时 俄罗斯研究会 上海外国语学社
  • 简介:"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最高命题,是其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价值基点与建构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最高目标。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相互结合的突出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导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是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性,以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因而也就是科学发展的现代性,必然是和谐发展的现代性。

  • 标签: 马克思 全面发展 现代性建构 核心目标
  • 简介: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剧本创作从2009年2月开始,到2013年春节后送审,用了整整四年时间。四年间,我们编剧团队不能说每天都在写这个剧本,但确实是每天都在思考这个剧本,一天也不敢懈怠。就我个人而言,年近花甲,还能四年如一日地专心于一件事情,实乃平生头一回。何以如此?盖因此事诱惑力太大、挑战性太强、难度指数太高。这样一个特别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不仅政治把握上要求高、难度大,艺术创作上难题与挑战也是空前的。千难万难,莫过于写难。这个剧在人物创作上有三大难题:第一,角色中,真实的领袖人物众多,功能差别不大,怎样避免人物的雷同和脸谱化;第二,在这个剧中,我们破天荒地设计了一条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并行的虚构人物线。既要写好众多的虚构人物,又要避免两张皮,这是一个新课题;第三,如何让一个不爱说话的主人翁形象活起来?为克服这些难题,我们编剧团队绞尽脑汁,费尽移山心计,做了种种大胆尝试。这些尝试的效果如何,当由观众评说。如今事过境迁,这些尝试留给我们的记忆,只有两个字:过瘾!可以说,这是我写字生涯中我最为过瘾的一次创作。

  • 标签: 历史题材电视剧 人物创作 邓小平 折中 剧本创作 虚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