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吴强在《学术探索》2018年第5期撰文认为,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虽未曾负笈留洋,但毛泽东早期就已对人类、国家、宇宙等世界史上的诸多根本性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并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主动发表自身见解,而就当时的世界形势、国际时局、中外关系以及中国应如何自处等有关议题亦有极富创见性的思考。(一)人类之目的:旨在于实现自我。

  • 标签: 世界史 毛泽东 早期 观照 学术探索 积极主动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结合中国国情、契合中国需要、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有近百年历史,在此进程之中,中国相继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一系列伟大胜利。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科学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何而来、何以可行、向何而去的现实问题,就需要从价值维度的价值客观性与价值主观性的相互融合,从历史维度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双向作用,从认识维度的前进规律与曲折规律的协调共生,从实践维度的共产党为主导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等四个维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百年 流变 维度 哲学观照
  • 简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梳理,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脉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逻辑,即1978~1984年以调整农业经营机制为核心,1985~2005年探索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路径,2006-2012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我国乡村发展的现实观照密不可分。立足于历史和现实,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意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思考进入了新境界,党的“三农”政策在很多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明确了重点和方向,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实践提升到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目标的新高度。

  • 标签: 中央一号文件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