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西方文化是物质之实体系统,重于实存的解剖分析;中国文化是心性之功能系统,重于德性仁心之虚灵性。中西文化之异辙异途,皆源于根系之大别,与流向之不同。欲厘定中西文化形态之异,必须沉落到其深层源头发生之处,看其如何在求生活动中,怎样处理种种求生关系。人在世界中只有三种关系: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在一个民族或社会中,三种关系不能齐头并进,只能据一而兼二(这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显示了首出者之必然与神圣。据于物者,其兼性必本乎物(西方:化事为物);据于人者,其兼性必本乎人(中土:化物为事)。前者,属物之实体性文化,主于"买—卖"关系,遵奉因果律,严依数学·逻辑之精密计算与推演,达乎逻辑体系,成就了西方之科学、哲学与艺术,故有宇宙论、本体论等等之揽物弃性之诸多名目术语出场;后者,属心性道德功能性文化,主于中和关系,遵奉仁义道德律,严依"天人合一"中心性聚汇的生命空间之功能去组织、言说心性世界的活动与程序(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达乎纲目之网状形态,成就了中土文化的道德与艺术,故只有乾坤(阴阳)说、仁义说、纲目说、体用说等等之统摄心性而弃物性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只讲一个大道理的术语之产生。以上二者即是中西文化之本色本义。中西于文化的巅峰领域里,各有其突创性的成就与杰出的开拓者。故在研究《太极图说》中,有人说,中国的周敦颐,就是西方之康德,康德以先验理性超乎经验理性之上,成为西方哲学的巅峰;周敦颐以"无极而太极"之无极功能性(阴阳恒转)超乎一切粘上感性—物性的拖累、沉滞概念,成为儒道合璧的高峰。本文侧重于追溯、论述中国文化在发生源头上之特征,其"入头处",即是"天人合一"中之生命聚汇空间及其虚灵之体用论,而贯串其间的运转主轴即是中国文化

  • 标签: 物性 心性 实体 功能 无极
  • 简介: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呈现出一体多元的结构设计、协商民主的运行方式、非对称性的地位作用、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的显著特征。这种和谐政党关系具有无与伦比的内在价值和比较优势,既保证了监督与制约,又保持了团结与合作;既保证了稳定与秩序,又保持了差异与活力;既保证了集中与效率,又保持了协商与参与。尽管中国政党关系业已具有和谐特性,但是还有诸多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地方。

  • 标签: 和谐 政党关系 协商民主
  • 简介:邓小平对党和人民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他的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破解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两大问题的论断。邓小平破解中西关系的理论基础是'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对外开放理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邓小平得以破解中西关系有三个值得考量的原因:一是邓小平青年时代赴法国勤工俭学成为他认识西方现代化的起点;二是出访东南亚、日本和美国的过程中完成了对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准确定位;三是在市场经济中找到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平台。邓小平关于勇于向前看、创新理论和构建新型政党外交关系的政治智慧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国与世界关系 邓小平 历史贡献
  • 简介: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和重要法宝。把军民融合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战略为构建良好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提供了新机遇,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同时,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也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实现两者的良好互动,对于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意义重大。

  • 标签: 军民融合 军政军民关系 战略体现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出版,使我们得以观瞻马克思在1857—1883年为《资本论》撰写的全部手稿,从而为研究《资本论》的创作过程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使手稿与《资本论》的关系逐渐明朗化。同时,'《资本论》研究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也开始以新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而呈现研究方式的日趋科学化。MEGA2的出版,意味着关于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与《资本论》关系问题的研究将有一个新的开始。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MEGA2 《资本论》
  • 简介: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源头,从源流关系视角辨析关于中国道路和前途的四种“主义”,就会发现,“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论和“国家资本主义”论无源无流,社会民主主义流非源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源无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流自源出、源远流长。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源流关系
  • 简介:乌尔里希·布兰德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入手,对当今主流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观点作了重要的修正和补充。他认为这些主流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观点正是因为没有考察霸权控制下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差别,忽视了国家的所发挥的作用,致使他们的生态观点有所缺失。布兰德区别分析了霸权结构与霸权策略两者之间的关系,他提出要想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就要从根本上否定帝国主义生产和生活模式,扭转国家的角色,从而实现社会生态转型。

  • 标签: 葛兰西 霸权理论 帝国主义生产生活模式 社会生态转型
  • 简介:"普遍"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无论对学理研究还是现实分析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文本出发,论述黑格尔与马克思对"普遍"理解的差异,指出此时马克思虽尚未完全跳出黑格尔哲学的框架,但在方法论上已与黑格尔发生根本分歧。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抽象普遍"以及一手打造的神秘化逻辑体系,还原真正的"普遍",即"具体普遍"——能且只能代表人民。最后联系实际,立足马克思与黑格尔在"普遍"概念上的分歧,尝试回答当前价值观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

  • 标签: 普遍 马克思 黑格尔 法哲学 抽象
  • 简介:习近平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十个重要关系的精辟论述,站在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战略高度,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外部环境的变化,明确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阐释了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科学依据,提出了国际事务中的“中国方案”、“中国理念”,提出了我国应对国际局势与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基本途径,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