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从传统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讨论外行(或新手)应该如何评价专家的证言.以及如何在两位或更多的相对立的专家中确定哪一位专家的证言最可信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新手根据下列五类证据作出判断:(1)支持一方的观点和批评另一方观点的专家所提供的论证;(2)某一方得到了其他一般认定的专家的认同;(3)对专家们的专长的“元专家”的评价(包括由专家们获得的正式证书反映出的评价);(4)专家们关于所讨论问题的利益和偏见的证据;(5)专家们的过去“记录”的证据。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对“应用的”社会认识论提出了实际挑战。例如,什么类型的教育能实质性地提高新手评价专家的能力:什么类型的互动调节有助于使新手一专家关系成为比盲目信任更能得到辩护的信任之一。

  • 标签: 新手/专家问题 专家/专家问题 专长 证据 认识论
  • 简介:收到的关于什么是杜威讲座的介绍中,有一段,读起来是这样的:期待中的谈话不是“杰出教授S关于X话题的最新成果”,而是对某个重要哲学家生活的一种更加富有个人特色的看法.一套更富有反思精神的评说。在杜威基金会的理事会上,有人说:“不是能在《哲学杂志》或《哲学评论》上找到以及读到的论文,不是演讲者可在标准杂志上发表的最新成果,而是某种具有更多历史和情感内容的东西。”

  • 标签: 哲学家 最新成果 反思精神 个人特色 情感内容 理事会
  • 简介:自序人老了,最大的感慨莫过于"时间都去哪了"。的七十年,刚好可以分为两半:前35年,从当学生、当"知青"、当工人再到上大学;后35年,从助教到教授再到"资深教授",当了半辈子的"学者"。说说的七十年,主要说的是后35年,也就是的学者生涯。从60岁开始,每逢的生日,学生们总要以此为名搞一次聚会。学生们说,老师的生日,就是学生的节日。

  • 标签: 十年 当代中国哲学 思想解放 哲学基本问题 中国哲学史 哲学系
  • 简介:叶晓璐(以下简称“叶”):刘老师,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的访谈。首先,您能不能先跟我们谈谈您的求学经历?

  • 标签: 哲学研究 访谈录 教授 求学经历 感谢
  • 简介:在陈嘉映先生的哲学道路中,“感觉”是一个重要论题、一个一直保持的原点。他20世纪80年代有一篇重要文章《从感觉开始》,最近的著作《说理》则着眼于哲学与科学的区别,把哲学界说为“有感之知”,其中“感觉”还是一个重要论题,占了两章的篇幅。

  • 标签: 哲学道路 “感觉” 20世纪80年代 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