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小儿中毒的急救过程,采用清除毒物、对症处理护理措施,以及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的方法。结果患儿入院24小时内神志转清,治疗一周内痊愈出院。结论熟练的抢救技术,精心的护理,彻底地清除毒物,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 标签: 小儿 氯氮平中毒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利培酮与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12W,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12W末分别进行血糖检查。结果利培酮组血糖发生改变8例(8%),组21例(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血糖尚有明显增高趋势。结论利培酮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明显低于,但临床中也应提高注意。

  • 标签: 利培酮 氯氮平 血糖
  • 简介: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缩泉汤对于所致流涎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所致流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缩泉汤组和阿托品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缩泉汤组优于阿托品组,量表减分率大于阿托品组,且副作用较少。结论将缩泉汤应用于治疗所致流涎上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缩泉汤 氯氮平 流涎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米片中米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四氢呋喃-乙腈-四甲基氢氧化铵缓冲溶液(12.57.51565,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90nm,柱温30℃。结果米质量浓度在0.0500mg/ml~1.0007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0.20%;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0.28%(n=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适用于米片中米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米氮平片剂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合并小剂量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齐拉西酮合并小剂量治疗,对照组给予治疗,疗程均为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及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后1、2、4、8、12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从治疗的第2周末起,两组PANSS的T、P、N、G因子分值分别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治疗第4周末,两组间PANSS的T、G因子分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8周末后,两组间PANSS的T、P、N、G因子分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12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27),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轻。结论齐拉西酮合并小剂量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齐拉西酮 氯氮平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奥治疗躁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4例躁狂症用奥治疗4周,并通过BRMS,GAS,CGI-SI和TESS评估。结果治愈8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4例。结论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躁狂症的药物,副作用轻微。

  • 标签: 奥氮平 躁狂症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对碳酸锂与奥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躁狂症患者69例,将其分为两组,碳酸锂组采用碳酸锂治疗,奥组采用奥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第1、2、6周,两组BRM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第1、2周,奥组BRMS评分低于碳酸锂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第6周后,两组BRMS评分下降程度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奥治疗躁狂症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碳酸锂 奥氮平 躁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奥在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4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老年期精神障碍治疗的患者120例,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PANSS总分、BPR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在治疗后,都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治疗的总有效率是87.5%,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体重增加。结论研究表明,奥对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同时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奥氮平 老年期精神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奥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84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分别采用PANSS评分评价两组的疗效、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价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之间比较(95.24%VS9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8周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以及BEHAVE-AD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PANSS评分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取得的临床效果相当;与利培酮比较,奥平起效较快,安全性更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中采用奥及利培酮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在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患者86例,根据药物应用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3例患者为1组,其中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奥,而实验组的治疗药物为奥及利培酮联合治疗,6周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EHAVE-AD评分均减少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中采用奥及利培酮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老年痴呆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帕利哌酮与奥用于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6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A组(n=34)和B组(n=35),A组患者接受帕利哌酮治疗,B患者接受奥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18%,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88%)明显优于B组(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与奥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帕利哌酮治疗时能更好的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其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 帕利哌酮 奥氮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米与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焦虑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8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阿米替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头痛、恶心、焦虑、体质量增加以及视物模糊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与对照组的88.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痛、恶心、焦虑、体质量增加以及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米替林比较,米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焦虑症状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整体效果更佳,更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

  • 标签: 米氮平 阿米替林 精神分裂症 抑郁焦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结合当前废水检测的情况,在分析污水处理工艺去除氨的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从三个方面论述并分析了总与氨数据合理性方面的问题,希望对于今后的废水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帮助。

  • 标签: 废水监测 监测数据 数据和理性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