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在临床上,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本文从术前不除外恶性的良性肺结节患者临床特征、CT引导经皮与电磁导航引导经支气管微波消融治疗肺磨玻璃结节近期疗效、复合手术室与传统CT术前定位肺结节应用这3个角度,针对目前胸外科在肺结节诊治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关于肺结节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的工作。

  • 标签: 肺结节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明确居民健康风险程度是制定与落实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规划策略的关键。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已经证明气候变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机制,规划学者在城市空间要素对居民健康的作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尝试建立“气候变化-空间要素-健康风险”关系框架,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居民健康风险的城市空间影响,提出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并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建议,以期推动规划更好地为居民健康福祉服务。

  • 标签: 气候变化 城市空间 健康风险 国土空间规划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眩晕/前庭医学的快速发展,前庭康复治疗作为外周及中枢眩晕/前庭疾病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其临床疗效已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本文将聚焦于前庭康复的临床研究,分别针对前庭康复临床研究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现况及在常见外周前庭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国内前庭康复科学/规范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 标签: 前庭疾病 前庭康复 治疗 循证证据 个体化
  • 简介:摘要多巴胺药物由于能够有效增加心输出量、提升血压和增加肾脏等内脏器官血流灌注,因此在我国临床上往往作为一线急救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休克、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以及围手术期血压的维护。为帮助广大临床工作者合理、规范使用多巴胺,笔者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参考相关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撰写本专家共识。对多巴胺的药理学特点、临床研究证据、适应证、临床使用方法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 标签: 多巴胺 休克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5例胆囊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诊治方式及预后,发现胆囊黏液腺癌临床特点与胆囊恶性肿瘤极为相似,较难鉴别。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活检可在术前明确诊断。手术仍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因腹腔镜手术较开腹优势明显,推荐优先采用。若肿瘤处于T2分期以下且无侵犯转移,其预后一般较好。

  • 标签: 胆囊黏液腺癌 诊治 预后
  • 简介:摘要子宫假性动脉瘤(UAP)是妇产科罕见并发症,破裂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临床常因认识不足延误诊治而发生严重后果。本文就UAP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制定UAP最佳诊疗策略提供借鉴。

  • 标签: 动脉瘤,假性 子宫 病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分析了27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及病理学特点,发现后肾腺瘤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难以与肾恶性肿瘤鉴别,病理可明确诊断,部分可合并恶性成分。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手术方式,预后良好,但仍需定期随访。

  • 标签: 后肾腺瘤 诊断 影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具有顽固症状的轻中度干眼患者的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及相关干预对此类患者主观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103例轻中度干眼患者,经过3个月的常规治疗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下降≥12.5分为症状改善组,其余为顽固症状组。评估所有患者双眼调节集合功能、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T)、角膜荧光素染色(FL)。顽固症状组患者在常规干眼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对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矫正干预,8周后再次复查上述指标。比较顽固症状组、症状改善组中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及顽固症状组治疗前后双眼调节集合功能、OSDI及泪膜稳定性的变化。结果103例干眼患者中,43例常规治疗有效为症状改善组,男18例,女25例,年龄(27±6)岁;60例常规治疗后效果不佳为顽固症状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0±6)岁。顽固症状组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症状改善组(100%比72.1%,P<0.001)。40例顽固症状者在评估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后,增加针对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相关矫正干预8周。8周后OSDI较前明显下降[(23.4±16.0)比(40.6±15.7)分,P<0.001],但ST、TBUT、FL未见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异常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干眼患者中发生率很高,对调节集合功能进行干预可改善这些患者的主观症状。

  • 标签: 干眼综合征 调节 集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浓度常压氧干预治疗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1只,均切除右侧肾脏建立孤肾模型,2周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高浓度常压氧+缺血再灌注组(NBHO+I/R组),S组仅分离左侧肾蒂,不给予缺血处理;I/R组和NBHO+I/R组分离左侧肾蒂并用无创动脉夹致左肾缺血45 min,再灌注24 h后,将3组大鼠置于密闭氧舱中,S组和I/R组吸入常规浓度氧气(21%),NBHO+I/R组吸入高浓度氧气(60%),每天1次,每次2 h,持续7 d。术后第7天,通过大鼠眶静脉取血测量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取大鼠左侧肾脏,测量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通过实时定量PCR(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mRNA和蛋白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脏组织中Keap1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I/R组和NBHO+I/R组大鼠血清尿素氮[(10.7±1.7)mmol/L、(8.4±1.0)mmol/L比(6.1±1.3)mmol/L,均P<0.05]和肌酐[(81.0±3.7)μmol/L、(62.9±3.4)μmol/L比(48.3±2.9)μmol/L,均P<0.05]水平均增加,但NBHO+I/R组较I/R组降低(均P<0.05);I/R组和NBHO+I/R组肾脏组织MDA含量[(10.5±1.0)μmol/L、(8.6±0.8)μmol/L比(6.5±0.5)μmol/L,均P<0.05]均增加,但NBHO+I/R组较I/R组降低(P<0.05);I/R组和NBHO+I/R组肾脏组织SOD含量均下降,但NBHO+I/R组较I/R组增加(P<0.05)。与S组相比,I/R组和NBHO+I/R组肾脏组织中Keap1 mRNA和蛋白含量均降低,其中NBHO+I/R组下降最多(均P<0.05);I/R组和NBHO+I/R组肾脏组织中Nrf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其中NBHO+I/R组增加最多(均P<0.05)。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与S组相比,I/R组和NBHO+I/R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均加重,但NBHO+I/R组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高浓度常压氧干预治疗可能通过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性作用。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高浓度常压氧
  • 简介:摘要:我国城乡建设由“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转型升级,我国基于老城空间改造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如“城市双修”和“海绵城市”。本文以始建于1975年,百色市自建国以来最早建设的城市公园——人民公园为例,思考如何采用最少干预的设计,给城市老旧公园带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干预下的海绵设施布置、海绵生境营造、交通网络的重组、游憩功能的重组和重扬五彩文化五个方面的城市老旧公园更新改造策略。

  • 标签: 城市双修 城市老旧公园 低干预 海绵设施。
  • 简介:摘要本指南由肾脏病和血液净化专家组成的编写委员会共同编写,系统介绍了肾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病情评估、治疗原则、靶目标与具体方案、治疗低反应性以及特殊肾脏疾病患者贫血诊疗。本指南针对如何规范诊断肾性贫血,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应用的时机和靶目标,如何评估铁状态以及铁剂应用的时机和靶目标,非透析、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方案,肾移植、儿童、老年与糖尿病患者的贫血治疗方案,如何规范应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等6个主要临床问题,同时借鉴和参考了目前国内外肾性贫血相关临床指南。目的在于指导、规范肾性贫血的诊断以及ESAs、铁剂和HIF-PHI的合理应用,提高肾性贫血诊疗水平。

  • 标签: 贫血 肾疾病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1986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期间收治的共计553例听神经瘤手术病例,分1986—1995年组,1996—2005年组,2006—2016年组,分别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大小、术前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是否输血、是否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是否磨内听道壁、肿瘤切除程度、术后面神经功能评级(House-Brackmann分级)及出院情况、生活质量评估(KP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1986—1995年组及1996—2005年组相比,2006—2016年组患者年龄[(52.9±13.3)岁]更大,但整体肿瘤体积[(3.7±0.8) cm]更小,病例的术前住院天数[(4.9±1.9) d]、总住院天数[(19.4±6.4) d]显著减少,手术时间[(4.6±1.0) h]缩短,术中输血率(18.5%)显著降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使用率(8.9%)、磨内听道率(12.7%)较高,在提高肿瘤全切、近全切除率(89.2%)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率(71.5%),显著提高了出院治愈率(88.5%)(P<0.05)。同时 2006—2016年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估良好率(KPS≥60分)及优秀率(KPS≥80分)明显提高,分别高达94.2%和45.8%(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运用,能缩短听神经瘤患者的治疗周期,提高肿瘤切除率和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率,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瘤,听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面神经保护
  • 作者: 李臣宾 彭明婷 胡晓波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37期
  • 机构: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32
  • 简介:摘要卫生行业标准WS/T 662—2020《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是在充分查询、理解国际标准化机构发布的体液检验指南、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结合我国该领域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实验室检测现状,广泛征求业内同道意见的前提下制定的。本标准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实验室重要和常用体液检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促进体液检验的规范化。本文将对该标准框架的设计和重点条款进行解读,帮助体液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 标签: 体液 检验 行业标准 教育,继续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腰椎融合术都被认为是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但在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中,该术式常不能使患者获得长期满意的结果。近年来,皮质骨轨迹螺钉的出现成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另一种选择。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有助于提高固定强度、降低手术创伤、加速术后康复。本文基于目前的循证研究与临床应用体会,分析皮质骨螺钉的研究热点问题,介绍临床实践中的体会,为同道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螺丝 皮质骨轨迹螺钉 腰椎 应用 展望
  • 简介:摘要能够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基于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其基本特征包括选题源于临床问题和需求,集中资源研究回答一个问题,有新发现,得出明确结论。作者应准备一个科学故事,源于临床,有明确的工作假说和研究方案,有规范的组织实施及合理的分析评价,结论基于研究结果并扣回问题和需求,形成闭环。撰写临床研究论文的要点是按照论文撰写格式和规范提供完整的信息,展示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动笔前对标本文提示的要点,可少走弯路,提高论文刊用的概率。

  • 标签: 期刊论文 创新点 写作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低钠血症对髋部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1 00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血清钠离子浓度分为低钠组(血钠<135 mmol/L)与非低钠组(血钠≥135 mmol/L),其中血钠≥130~135 mmol/L为轻度低钠血症,血钠≥125~130 mmol/L为中度低钠血症,血钠<125 mmol/L为重度低钠血症。研究低钠血症与非低钠血症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轻度低钠与中重度低钠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低钠患者126例,其中轻度98例(9.8%),中度18例(1.8%),重度10例(1.0%);男53例,女73例;年龄82(78,87)岁。非低钠组875例,男274例,女601例;年龄81(75, 85)岁。低钠组患者术后30 d、1年和整体死亡率分别为9.5%(12/126)、26.2%(33/126)和40.5%(51/126),非低钠组则分别为3.5%(31/875)、14.2%(124/875)和27.7%(242/87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9.583、12.031、9.839,均P<0.05)。调整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并存病影响后,低钠血症是术后30 d、1年、整体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死亡风险的OR(95%CI)分别为2.744(1.331~5.654)、1.975(1.251~3.119)、1.637(1.099~2.440)(均P<0.05)。轻度低钠组术后30 d、1年和整体死亡率分别为6.1%、24.5%、37.8%,中重度低钠组则分别为21.4%、32.1%、50.0%,两组仅术后30 d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278,P=0.039)。轻度低钠组住院时间11(9,16) d,中重度低钠组为12(10,18)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13,P=0.107)。非低钠组并发症发生率22.9%(200/875),低钠组为32.5%(41/1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649,P=0.017)。结论低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术后死亡率高,且随着低钠程度的不断加重,以上指标趋于严重。

  • 标签: 老年 髋部骨折 低钠血症 预后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而血脂异常是ASCVD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并被列为可纠正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传统的血脂指标被视为ASCVD血脂干预的首要靶标已为人们所熟知,但随机对照和真实世界研究表明,将LDL-C水平控制在当今指南的理想范围内仍存在心血管残余风险。据此,近年来一系列研究发现,尚存新的血脂指标亦与心血管残余风险相关。本文仅就非传统血脂指标,包括脂蛋白α、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残余胆固醇和LDL颗粒中的三酰甘油等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近年来心血管影像技术成为评估心血管病的重要手段,能提供疾病解剖、功能信息和多维度评估模式,对心血管病的诊疗有望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简述了前沿心血管CT技术,包括CT血流储备分数、CT心肌灌注成像、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以期推动这些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 心血管CT 冠状动脉疾病 功能学
  • 简介:摘要回顾北京积水潭医院于1966年至2016年治疗的13例16侧尺侧拐棒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上肢骨骼放射学特征,以及肩、肘、前臂、腕及手部的外形与功能情况。通过桡骨截骨矫形、尺骨胚基切除、虎口开大、并指分指植皮,以及屈曲指松解植皮等术式对肢体畸形进行矫正。随访并记录患者或其家长对疗效的主观评价。结果发现,13例尺侧拐棒手患者中,男7例,女6例。双侧3例,右侧6例,左侧4例。平均年龄12.4岁(1~29岁)。根据Bayne分型,Ⅰ型4侧,Ⅱ型7侧,Ⅲ型4侧,Ⅳ型1侧。所有患肢均较正常短小。Ⅰ型畸形患者肘和腕关节稳定,活动度基本正常,手部没有明显畸形。Ⅱ型畸形患者肘关节稳定性差异较大,多伴有手部畸形。Ⅲ型畸形患者肘关节不稳定,多伴有手部畸形。Ⅳ型畸形患者肘关节融合,手部无明显畸形。9侧肢体实施了手术治疗。平均随访22.3个月(8~48个月),患者或家属的主观评价为满意或比较满意。尺侧拐棒手的手术治疗侧重于治疗手及前臂畸形,疗效较好。

  • 标签: 上肢畸形,先天性 尺侧拐棒手 尺侧纵向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加强认知障碍早期防治、解决当前认知障碍诊疗的多项瓶颈问题,本共识推荐在传统记忆门诊基础上开展并逐步完善数字化记忆门诊建设,即在配置规范的各级医院,采用准确、适当的数字化辅助设备和电子化评估工具,对认知障碍潜在风险人群进行集中接诊、转诊、确诊、干预、随访等于一体的认知障碍全流程专病管理,提升认知障碍诊疗效率。

  • 标签: 认知障碍 早期诊断 记忆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