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油品在储运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损耗,造成对大气环境污染,从而影响人类健康,着重分析装油、卸油等过程中的损耗,并且给出了常压油罐油品储存、液体石化产品装车挥发损耗量.还提出了科学的油品储存管理.改进储运操作;将拱顶罐改造成内浮顶式油储罐和采用密闭化装车等防治污染措施,以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油品储运 油品储存 储运过程 油罐 内浮顶 拱顶罐
  • 简介:利用2016年6-9月石化企业周边大气中O_3浓度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同期气象因素,分析了臭氧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观测点夏季O_3浓度日均值高达0.107mg/m~3,其中6月份浓度最高,O_3浓度日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型特点。不同天气条件会影响O_3浓度日变化曲线的峰值。工作日时O_3浓度比周末更高。气温、相对湿度、风向和风速会对O_3浓度产生影响,其中气温与O_3浓度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与其成反比关系,西北风和西南风对O_3的水平和垂直输送。

  • 标签: 臭氧 日变化 光化学反应 气象因素
  • 简介:文章就臭氧催化氧化体系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催化剂载体、催化剂配伍体系以及臭氧的投加方式进行了优化筛选。根据实验,多元催化掺杂体系较一元催化体系氧化效果好,CODCr的去除率可由一元催化时的20%提高到多元催化时的33%;在臭氧的投加方式上,分段投加要优于单级投加,臭氧投加分配比例为6∶3∶1时,CODCr的去除率可由单一投加时的9%提高到分级投加时的19%。

  • 标签: 石化废水 臭氧催化氧化 催化剂载体
  • 简介:锦州石化公司采用COBR(高级氧化与生物氧化组合工艺)组合工艺处理反渗透(RO)浓水,论述了COBR工艺流程、基本原理、工艺控制指标以及该工艺在锦州石化公司浓水处理装置的应用经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运行平稳,对RO浓水中的COD去除效果明显:COD去除率为57%;当进水浓度升高、波动较大时,该工艺仍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当进水浓度波动较大时,通过适当调节参数,出水COD仍可维持在50mg/L左右。

  • 标签: COBR工艺 臭氧催化氧化 内循环BAF RO浓水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石化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切实满足各领域生产建设对炼化企业制品的生产要求,还需要加强炼化企业化工仪表管控力度,做好化工仪表管理与运维工作,制定出合理科学的炼化企业化工仪表管理与维护方案。自动化控制仪表是石化工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故障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针对对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 标签: 石化 自动化仪表 故障 解决对策
  • 简介:利用2016年6-9月石化企业周边大气污染物(PM_(2.5)、SO_2、O_3、NO、NO_2、CO)浓度的连续观测数据,研究了PM_(2.5)、SO_2、O_3的"周末效应"及出现的原因。结果显示,PM_(2.5)、SO_2存在工作日浓度明显高于周末浓度的"周末效应"现象。PM_(2.5)、SO_2的"周末效应"与人类活动强度在工作日较大有着密切关系。O_3的"周末效应"表现为:抑制阶段周末浓度较高,光化学生成和消耗阶段工作日浓度较高,可能的原因是在上述阶段周末NO浓度较低,而NO_2和CO浓度较高。

  • 标签: 济南 污染物 浓度 工作日 周末
  • 简介:A/O生化池首次启动时的生物培养至关重要。大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场二期工程采用生物接种、微生物的培养和驯化,得出:开始接种后,A、B两个系列A/O池的污泥浓度呈连续上升的趋势,污泥浓度增加到2000-3000mg/L,可以进入培养驯化阶段;控制好A/O池的pH值、碱度、无机盐、氮源、泥龄、污泥指数等运行参数,可以较好地调整控制微生物的生物氧化方向,尽快达到驯化目的。

  • 标签: 大连石化公司 A/O生化池 生物接种 微生物培养和驯化
  • 简介:由集团公司质量安全与环保部、大港油田HSE评价所、集团公司环境监测总站、《油气田环境保护》编辑部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于1999年7月1日~7月3日参加了“中油集团建立炼化企业(大连石化公司)HSE管理体系审核会”。在听取了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关于开展HSE试点工作?..

  • 标签: 炼化企业 HSE管理体系 环境保护 质量 安全
  • 简介:为推动石油石化环境保护行业技术交流,充分发挥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对石油石化行业环境技术发展的支撑作用,实验室定于2018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实验室2018年度会议暨学术论坛,现将本次论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石油石化行业 污染物控制 论坛 学术 环境保护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