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和对动物的态度在人类的发展史中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最初的纯粹自然生态关系,变化到敬畏和崇拜,从神圣化又演变为征服,到今天又开始了更为理性的思考。这些认识是人类在生产力不断提高和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加深的,由最初出于本能的利用和敬畏变为主动地去观察、认识、研究并提出保护,使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在科学研究、文化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都在不断进步。

  • 标签: 科学研究 动物福利 生态保护 社会学
  • 简介:有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从前,海边有一个渔夫,他每天上午在海边和朋友聊天、打鱼,中午回家吃饭,下午睡午觉,晒晒太阳,在咖啡店来一杯咖啡,傍晚孩子放学回来,全家享受天伦之乐,他很满意他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有位富有的商人来到了海边,看到他打鱼打得很起劲儿,跟他聊了起来,并且给了他一些人生的“教导”。富商说:“你以后不仅早上要打鱼,下午也要打鱼。”“为什么?”渔夫问。“因为这样可以多赚钱。”“然后呢?”“赚够了钱,你就可以买条船,雇用些人来帮你干活。”“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有很多鱼货,卖到各地去,赚更多钱。”

  • 标签: 生活 还原 咖啡店 海边
  • 简介:看《人与自然》的时间不长,之前是一个酷爱旅游和摄影的师兄推荐的,他说这本杂志有~种难得的对人和生灵的关怀。好奇之下便拿来翻了翻,从此便放不下了。第三期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更是体现了一种深深的人文关怀。蒙古草原上的草原民喉、东非大草原上的牧羊人、东南亚珊瑚三角区的巴瑶人,亚马孙河硫域中的印第安部落……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生物物种,更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让我们懂得要为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而鼓舞喝彩,这是我们人类自由寻找生活方式的权利,也是世界原本的样子。

  • 标签: 生活方式 权利 文化多样性 《人与自然》 蒙古草原 生物多样性
  • 简介:有时间的时候总爱到各处旅游晃悠,像我这样的人一般都爱看旅游杂志,但我却一直被《人与自然》所吸引。第三期就讲到了我最爱的西双版纳,虽然已经对那个地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看到杂志上那些精美的图片还是忍不住激动起来。那么多的动物和植物和傣家人共同栖息在同一片土地上,酝酿出独特的雨林文化。在生态被破坏得比较严重的今天,难能可贵。此外,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却有着与之大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世界太多样,此刻的心情就像卢广仲在《1DO种生活》中唱的一样:“想要的生活怎么有一百种”。

  • 标签: 生活 《人与自然》 西双版纳 旅游 杂志 世界
  • 简介:存在,并不代表活着。我们无权选择我们的出生,也无权选择我们的死亡,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怎样活着。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出发地,也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这话说得很妙,可是很多人都好像忘了这点。只注重纯物质占有为目的的目标和结果,而且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根本迷失了生活本身的意义……所以,找寻、还原生活的本真在当下显得那么迫切,那么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生活 还原 心灵 目的地 纯物质
  • 简介: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规范和文化观念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使得公共生活产生了许多新的伦理问题,面临着新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一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交往实践前所未有的拓宽了,信息交流产生不对称;二是社会公共生活在"情"和"理"之间矛盾增加;三是群己调适的问题凸显,在"群己"问题上更强调二者的合理性共存.参9.

  • 标签: 公共生活 伦理困境 陌生人社会 情理矛盾 群己调适
  • 简介:美好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美好而化!是一种“平衡和谐爱”的生活方式,它反思和超越了工业文明下的生活方式。还原了生命的本真、本来和本元,它是美好的心性的产物和承载者。同时,也将点燃人类文明转化的星星之火,总之。美好的生活方式让人的心性更加美好。让社会更和谐,让自然更健康。

  • 标签: 生活方式 生命 还原 工业文明 人类文明 和谐
  • 简介:五氯酚(PCP)属内分泌污染物,也是可对生物产生复合毒性的有机污染物。五氯酚及其钠盐曾被用作杀螺剂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疫区大范围长时间使用。为了解PCP在中国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在阐述中国PCP的生产使用状况基础上,重点论述中国水环境介质中PCP的污染分布及影响因素。中国多地河流水环境中均存在PCP,其中沿长江流域的长江、洞庭湖、鄱阳湖PCP残留量较高,虽均在限值范围内,但PCP污染范围有从主要江河、湖泊等向沿海海域蔓延的趋势。PCP使用历史、用药区域类型、区域PCP消耗量等均会影响PCP的残留量,血吸虫病疫区PCP残留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在PCP及其钠盐显著减少使用后(2003年以后),施药历史仍然影响着水体介质中PCP的残留情况,PCP虽已停用,但其对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还在持续。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水环境介质中的PCP污染偏高且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部分区域近年来重现血吸虫病后施药控制有关。未来一段时期内有关PCP及其环境副产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人群暴露评估、污染介质修复技术以及其替代品的研制都将是研究重点领域。

  • 标签: 五氯酚 内分泌污染物 水环境 污染现状 残留 血吸虫病
  • 简介:通过对宁乡市生活垃圾分类模式进行了初步调查了解,总结了宁乡生活垃圾处理主要的分类模式,分析了现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提供参考.图4,参11.

  • 标签: 农村 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模式 问题
  • 简介:乙烯菌核利在哺乳动物实验中被广泛证实具有抗雄激素效应,而对鱼类的研究结论目前并不统一。将性成熟稀有绚鲫分别暴露于0、2、10、50μg·L-1乙烯菌核利21d,研究环境浓度下乙烯菌核利对鱼类生殖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雌鱼的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在所有浓度组均显著降低仞〈O.05),同时卵巢组织中卵泡的发育受到了抑制;而雄鱼仅HSI在最高浓度组(50μg·L-1)出现显著降低p〈0.05),精巢组织切片也未观察到明显损伤,说明乙烯菌核利对雌鱼生殖系统的影响大于雄鱼。在转录水平上,雌鱼性腺中PrmRNA、vtgmRNA分别在50μg·L-1和10、50μg·L-1时显著升高(p〈0.05),armRNA在所有浓度组显著升高(p〈O.05);而雄鱼性腺中armRNA、dmrtlmRNA水平分别在10μg·L-1浓度组和所有浓度组显著降低(p〈0.05),ermRNA在所有浓度组显著降低(p〈0.05),说明雌雄鱼对乙烯菌核利暴露的分子响应机制存在差异。综上,环境浓度下乙烯菌核利短期暴露会对稀有绚鲫生殖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雌雄鱼在敏感性和分子响应机制上都存在差异。

  • 标签: 乙烯菌核利 稀有鮈鲫 性腺组织 转录
  • 简介:武汉作为中国氟化工行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其水环境中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PFASs)污染情况对评估该地区水环境生态安全至关重要。采集了武汉城区10个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污水和19个地表水样品,利用HPLC-ESI-MS/MS技术分析研究该区域水环境中PFASs污染水平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发现,武汉地区的污水和地表水样品中,PFASs污染均以短链同系物全氟丁酸(PFBA)和全氟丁基磺酸(PFBS)为主。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污水中PFASs总浓度分别为11.8~12700ng·L^-1和19.1~9970ng·L^-1。在城区15个湖水样品中,PFASs总浓度为21.0~10900ng·L^-1;在流经城区的4个江水样品中,PFASs总浓度为4.11~4.77ng·L^-1,比湖水样品中PFASs浓度水平低1~2个数量级。与污水中PFASs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各湖泊水样中PFASs总体水平呈现汉口〈汉阳〈武昌的趋势,表明城市工业布局与人口密度程度直接影响城市PFASs污染空间分布。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水环境中PFASs污染以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为主不同,武汉地区水环境中PFASs污染以短链同系物为主,表明短链替代效应已经渐渐在中国化工领域出现,中国全氟行业在响应国际组织规范和建议的基础上做出了实质性进展。然而,对于短链PFASs的污染特征、迁移运输以及生态风险等科学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 武汉 水环境 分布
  • 简介:以浑河水系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筛分水平浓度法初步探讨了浑河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铜、铅、锌和镉)沉积物质量基准推荐值。结果表明,筛分水平浓度法获取的浑河沉积物铜、铅、锌和镉的质量基准分别为46.69、39.18、140.03和0.54mg·kg-1(以干质量计)。通过与不同国家及地区指定的重金属质量基准推荐值以及本地区采用其他方法推导的重金属基准推荐值进行比较,推算出本研究获取的4种重金属沉积物质量基准推荐值接近所有数据的中间值。由于本研究中用于推导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数据相对较少,导致获取的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推荐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 标签: 重金属 沉积物质量基准 筛分水平浓度法
  • 简介:应用食蚊鱼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基因(CYP19α)、卵黄蛋白原基因(VTGα)和雌/雄激素受体基因(ERα/ARα)mRNA转录水平为指标,评价广州海珠涌和黄埔涌食蚊鱼受环境激素物质干扰产生雌/雄性化效应的现状。结果显示,海珠涌宝岗大道段(BG)、洪德路段(HD)和黄埔涌赤岗路段(CG)、苗艺路段(MY)采样点雌鱼性腺CYP19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雌鱼肝脏VTGαmRNA的表达水平在夏冬两季CG点都显著升高,但在BG、HD和MY点的表达水平在冬季则显著下降;夏冬两季雌鱼雄激素受体ARαmRNA表达水平在各点都显著升高。雄鱼性腺CYP19αmRNA表达水平在各点都无明显差异,但CG点在夏季显著升高,而MY点在冬季则显著下降;雄鱼肝脏VTGα和雌激素受体ERαmRNA表达水平分别在各点都显著升高,但夏季MY点和冬季HD、MY各点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雌性食蚊鱼的VTGα和CYP19α基因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ERα较对照REF明显升高,表现出雄激素效应;雄性食蚊鱼VTGα和ERα转录水平较对照REF显著升高,CYP19α基因无显著性差异,表现出雌激素效应。生活在广州海珠涌和黄埔涌中的食蚊鱼受雌/雄激素物质干扰明显,表明河涌中环境激素污染严重。

  • 标签: 环境激素 食蚊鱼 广州河涌 目标基因 MRNA表达 生物化学
  • 简介:为揭示浑河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分析测定了浑河野生鲫鱼体内重金属的残留水平以及肝和鳃组织中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对鱼体各组织中Cr、Cd、Pb、Cu和Zn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各组织重金属含量的排序为肠〉肝〉鳃〉肌肉,且Zn含量最高(17.49~176.01mg·kg-1,以湿体质量计算),Cd含量最低(N.D.~0.57mg·kg-1,以湿体质量计算)。均值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浑河野生鲫鱼受到重金属的轻微污染,且从上游至下游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Cr、Pb和Zn对均值综合污染指数贡献较大。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鲫鱼肝组织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发现,中、下游鲫鱼肝组织的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水平较上游有所升高,且与肌肉组织综合污染指数具有较好相关性(R2=0.71),这表明金属硫蛋白基因可作为监测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敏感标志物。

  • 标签: 浑河 重金属 鲫鱼 综合污染指数 金属硫蛋白
  • 简介:为评价双酚AF(BPAF)的甲状腺毒性,以雄性斑马鱼成鱼为受试模式生物,采用半静态染毒的方式对雄性斑马鱼成鱼染毒14d(0、5、50和500μg·L^-1),分别设置7d、14d2个时间节点,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斑马鱼血浆中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含量水平,并对14d暴露后斑马鱼甲状腺进行组织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暴露浓度的提高,出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滤泡组织变形明显,细胞胶质缺失等病理学变化。雄性斑马鱼在BPAF暴露情况下,血浆中TT3、TT4、FT3、FT4含量随着暴露浓度的提升和时间的延长出现显著上升,呈现出甲状腺功能亢奋的干扰效应。

  • 标签: 双酚AF 斑马鱼 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激素水平
  • 简介:全氟化合物(PFASs)作为一类新型的有机污染物,因具有持久性、可长距离传输、生物蓄积性和生物毒性等POPs特性,近年来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水源地(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为研究区域,采用固相萃取(SPE)前处理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测定了鱼样品中包括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全氟丁酸(PFBA)、全氟丁烷磺酸(PFBS)等在内的12种PFASs的含量。利用同位素法确定了不同种类鱼的营养级关系,研究不同营养级中的PFASs浓度及生物放大效应,重点对全氟辛烷磺酸(PFOS)与全氟辛酸(PFOA)的生态风险以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水源地的鱼体中的PFASs存在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全氟壬酸(PFNA)、全氟癸酸(PFDA)、全氟十一酸(PFUdA)和全氟十二酸(PFDoA)的检出率均达到100%,PFASs总量浓度达1.70~14.32ng·g(-1)wetweight(w.w.),PFOS和长链全氟羧酸PFCAs是鱼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同位素鉴定水库鱼的营养级层次范围在2.11~4.10,且肉食性鱼类营养级大多高于杂食性鱼类,PFOS沿着食物链生物放大的过程与稳定碳氮同位素富集过程基本同步。此外,采用人均日摄入量法(averagedailyintake,ADI)评估得到PFOS与PFOA的风险值分别为1.16ng·kg^-1·d^-1和0.31ng·kg^-1·d^-1,整体低于人均每天可承受摄入量(tolerabledailyintake,TDI),结果表明,北京水源地鱼体中PFOS和PFOA含量未达到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风险的水平

  • 标签: 全氟化合物(PFASs) 营养级 暴露水平 健康风险 水源地
  • 简介:利用简并引物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方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技术获得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hsp90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2584bp。根据所得序列设计定量特异性PCR引物,采用半定量RT-PCR以及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PCR检测了马氏珠母贝外套膜、鳃、肝胰腺、闭壳肌、性腺、腹足等组织中hsp90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芘暴露处理前后马氏珠母贝肝胰腺组织中hsp90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hsp90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性腺〉鳃〉肝胰腺〉外套膜〉腹足〉闭壳肌,表现出组织差异性。芘胁迫对马氏珠母贝hsp90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暴露后第1天和第5天,随染毒浓度的增加,hsp90基因的表达上调,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于染毒后第7天基本恢复。研究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hsp90基因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分子生物标记物用于监测海洋环境中芘的污染。

  • 标签: HSP90基因 马氏珠母贝 实时荧光定量PCR 肝胰腺
  • 简介:检测了采自广东省13个城市水产市场和超市的390个鱼样品中滴滴涕类农药(DDT)及其代谢物(包括o,p’-DDE,p,p'DDE,o,p’DDD,p,p’DDD,o,p’DDT,p,p’-DDT)的残留浓度.鱼体中DDTs的含量为8.7~18002ng·g^-1(脂肪重)或0.1.698.9ng·g^-1(湿重).不同鱼类之间因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不同,而使其DDTs含量存在较大差别.与我国鱼类食品中DDTs的残留标准相比,仅有2个样品中的DDTs含量水平超过此标准,约占样品总数的0.51%,而超过欧盟水产品标准和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标准的样品分别占13.8%和30.5%.广东省居民通过鱼类消费每天DDTs的摄入量为30.8ng·kgbodyweight^-1·day^-1,仅占FAO/WHO每日允许摄入量的0.3%,但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

  • 标签: 滴滴涕 鱼类 人体暴露 广东省
  • 简介: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的L1(自虫卵开始培养10h)、L3阶段(36h)和年轻成虫阶段(7211)为起始暴露阶段,进行环境浓度(3.18E-3、3.18E-2、3.18E-1和3.18μmol·L-1)水平的72h镍暴露试验,以体长与行为学指标为终点研究了不同生命阶段对毒物兴奋效应的影响。在所有暴露浓度下,镍对L1线虫的体长均表现出显著的刺激效应,3个较高浓度下(3.18E-2、3.18E-1和3.18μmol·L-1)的刺激效应相似,均表现为比空白多23.6%(P〈0.05)的水平;L3线虫的体长在低浓度受到刺激,在高浓度受到抑制,表现为毒物兴奋效应;年轻成虫在所设4个浓度下均没有显著响应。在所有暴露浓度下,镍对L1线虫的身体弯曲运动无显著效应;镍对L3线虫的身体弯曲频率表现为刺激效应,并且该刺激效应随暴露浓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3.18E-2μmol·L-1表现出最大刺激效应,比空白多59.0%(P〈O.05);镍对年轻成虫的身体弯曲频率表现为比空白多17.7%~30.1%(P〈0.05)的刺激效应,该刺激效应在不同浓度下不具有显著性差异。镍对L1线虫的倒退运动表现出显著的、随暴露浓度增加而增加的刺激效应,在3.18μmol·L-1表现出最大刺激效应,比空白多187.O%(P〈0.05);镍对L3线虫的倒退运动在3.18μmol·L-1下表现为比空白多22.7%(P〈0.05)的刺激效应;镍对年轻成虫的倒退运动在较高的3个浓度下(3.18E-2、3.18E-1和3.18μmol·L-1)表现为比空白多46.7%~86.7%(P〈0.05)的刺激效应。研究揭示环境浓度水平的镍暴露对不同生命阶段秀丽线虫的体长与运动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效应。

  • 标签: 秀丽线虫 生命阶段 体长 运动 刺激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