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狗尾草群落(Comm.Setariaviridis)(Ⅰ)、紫薇+糯米条-狗尾草群落(Comm.Lagerstroemiaindica+Abeliachinensis-Setariaviridis)(Ⅱ)和牡荆+紫薇群落(Comm.Vitexnegundovar.cannabifolia+Lagerstroemiaindica)(Ⅲ),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的稳定.结果表明:(1)3个植物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Whittaker生境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为Ⅱ〉Ⅲ〉Ⅰ(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大小顺序为Ⅲ〉Ⅱ〉Ⅰ(P〈0.05),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大(P〉0.05);(2)3个植物群落的Godron交点坐标分别为(35.51,64.51)、(36.23,63.79)和(35.59,64.43),均偏离稳定态坐标(20,80),处于不稳定状态;(3)3个植物群落的稳定的隶属函数值的大小顺序为Ⅲ(0.777)〉Ⅱ(0.760)〉Ⅰ(0.715)(P〈0.05).表3,参24.

  • 标签: 植被恢复 群落稳定性 模糊综合评价 紫色土 衡阳市
  • 简介:以湖南省南部某废弃砷冶炼厂区内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碳酸钙(CaCO3)、硫酸亚铁(FeSO4)和磷酸二氢钾(KH2PO4)三种无机稳定剂对土壤中As、Zn、Cd、Pb重金属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pH方面,CaCO3使土壤pH显著提高,KH2PO4和FeSO4使土壤pH降低;在土壤重金属形态方面,FeSO4使As的残渣态大幅度提升,KH2PO4提高了Pb的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使重金属形态向稳定的形态转变;在稳定效率方面,3种无机稳定稳定效率的大小顺序为CaCO3>FeSO4>KH2PO4;在复合修复方面,可选用FeSO4+CaCO3复合修复治理以As、Cd为主要污染因子的复合污染土壤.

  • 标签: 重金属污染 稳定剂 重金属形态 稳定效率
  • 简介:双酚AF(4,4'-六氟-2-二酚,BPAF)应用渐为广泛,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威胁。为探究BPAF对水生生物的神经毒性,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利用T型迷宫和实时定量PCR的研究方法,考察0、0.005、0.05和0.5mg·L^-13种不同浓度BPAF暴露下,成年斑马鱼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鱼脑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基因(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音猬基因(sonichedgehog,shha)和突触蛋白基因(synapsinⅡa,syn2a)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在T迷宫行为学检测中,0.5mg·L^-1BPAF暴露浓度下,斑马鱼在第1天进入T型迷宫规定臂的潜伏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随着暴露浓度和染毒时间的增加,潜伏时间显著延长,具有明显的剂效和时效关系。暴露6d后,BPAF各暴露浓度组中雌鱼脑部gfap基因显著上调,雄鱼脑中gfap基因在高浓度暴露组(0.5mg·L^-1)下表达量下调,而在0.005mg·L^-1BPAF暴露组差异不明显。BPAF暴露可导致雌鱼脑部shha基因下调,使雄鱼脑中shha基因表达量随暴露浓度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BPAF各暴露浓度组中雌鱼和雄鱼脑部syn2a基因下调,呈现出随暴露浓度增大而下降的趋势。综上,初步认为BPAF对斑马鱼具有潜在的神经认知干扰效应。

  • 标签: 双酚AF 斑马鱼 神经毒性 T迷宫 GFAP shha
  • 简介:水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会对生态系统构成直接和间接的威胁.为了研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以武汉市墨水湖为研究对象,测定了5种重金属Zn、Cu、Ni、Pb及Cr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分析了其污染程度、分布特征,并对其稳定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墨水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重,在所有采样点5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最低效应阈值(LEL),多数采样点甚至超过了严重效应阈值(SEL);该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具有比较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排污口区〉湖中心水域〉城区岸边带〉林田岸边带;其稳定程度依次为:Zn〈Cu〈Ni〈Pb〈Cr,其中Zn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比例超过50%,稳度程度极低,而Pb、Cr稳定程度较高,其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比例小于10%.像墨水湖这样受纳高污染负荷市政污水、暴雨径流的城市湖泊,其潜在的重金属生物活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沉积物 重金属 稳定度 城市 湖泊
  • 简介:2014年5月8日来源:ChemicalWatch网站据VinylPlus--一项旨在实现欧洲聚氯乙烯(PVC)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自愿性计划发布的一份报告,相比2007年,在2013年,PVC中铅基稳定剂的使用下降了81%。到2015年底前,这些稳定剂将被完全替代。根据该组织的2014年报告,PVC行业正在用高分子量邻苯二甲酸酯和其他增塑剂替代低分子量邻苯二甲酸酯。尽管一些PVC产品中存在被禁止的添加剂在法律上构成一些挑战,VinylPlus宣布,该组织在去年成功再生了444468吨PVC材料。

  • 标签: 高分子量 邻苯二甲酸酯 行业可持续发展 低分子量 化学品安全 http
  • 简介: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工业废水,组分复杂,生物毒性高,大多采用生物处理联合物化深度处理的工艺,以满足炼焦化学工业的污染排放标准,但其排水安全性仍然令人担忧。为研究工艺排水安全性,选择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sus)血红细胞、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为测试生物,研究了焦化废水及各处理阶段出水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变化,进而识别影响生物毒性的水质因子。焦化废水经过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出水急性毒性比进水下降71%,遗传毒性下降为90%以上的轻度以下损伤,显示生物强化处理对焦化废水生物毒性有良好的去除作用。生物处理出水再经过深度处理后,则表现出不同的毒性变化:活性炭吸附法对生物急性毒性的消除最佳,但遗传毒性较生物处理出水有所升高;臭氧氧化法不仅水质改善效率差,且最终出水的生物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均升高;臭氧催化氧化法对水中残留有机物去除效率较高,但也造成出水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的升高。各水样对青海弧菌Q67的急性毒性与有机物、氮等水质指标表现出较强相关性,而遗传毒性与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评价和改进处理工艺、保障水体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焦化废水 生物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生物处理 深度处理
  • 简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选取25个指标构建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总体来看,环长株潭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处于“较健康”状态(0.2362),处于一个良性发展阶段;城市群内部健康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同.长沙市和株洲市的隶属度为“健康”,湘潭市和益阳市属于“较健康”状态,岳阳市和常德市属于“临界状态”,衡阳市属于“不健康”状态,娄底市的隶属度为“病态”.未来,环长株潭城市群要加强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建设,缩小城市群内部差距,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 标签: 环长株潭城市群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熵值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简介:在水文地质调查和样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水化学统计、离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偃师市浅层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和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偃师市地下水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在沿着补给—径流—排泄的方向上,地下水化学类型由SO4·Cl-Na型水向HCO3-Ca·Mg、HCO3·SO4-Ca·Mg型水演化.总体上研究区地下水中TDS不高,均值为515.29mg/L,与Mg2+、Ca2+、SO42-、Cl-质量浓度的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主要表现为平原地区浓度高于南北两侧的丘陵山地.图3,表1,参15.

  • 标签: 地下水 水文地球化学 地下水流动系统 偃师市
  • 简介:湖泊是地球上珍贵的淡水资源来源研究之一.但由于人类对湖泊过度开发,不良利用,导致湖泊污染严重,湖泊生态功能被破坏.随着对湖泊生态系统保护的深入,湿地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本文详细论述了天然湿地具有削减湖内污染物,维护湖泊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固定碳源,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作用,在湖泊生态系统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天然湿地存在面积锐减,湿地景观丧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开展湿地保护的对策,希望以此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及研究者的更多关注.

  • 标签: 湿地 湖泊 生态系统 保护 作用
  • 简介:论述了影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教学环境"之外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招生、就业、财政投入等政策因素,提出了招生、就业、财政投入等政策改革若干设想.表1,参24.

  • 标签: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 招生政策 就业政策 财政投入 改革
  • 简介:本文综述了目前巢湖生态系统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研究的主要进展。巢湖微量有机污染物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研究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多溴联苯醚、邻苯二甲酸酯、全氟烷基酸类物质、四溴双酚A、抗生素和有机磷农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大气、降尘、沉积物、悬浮物、水生生物等多介质分布、来源解析、跨界面迁移、归趋模拟与风险评估等方面。期望本文的综述,可以为巢湖微量有机污染物风险管理和水质改善提供重要决策支撑,对于在其他湖泊开展此类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巢湖 微量有机污染物 多介质分布 来源解析 跨界面迁移 归趋模拟
  • 简介:介绍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对一种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进行技术可行性探讨.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用于建筑空调既有节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也存在技术实施的制约因素.通过典型建筑冷量平衡计算表明,在部分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图2,表1,参18.

  • 标签: 季节性 天然冰蓄冷 时域性 蓄冷方案 适用性
  • 简介:体外消化过程可能导致土壤中憎水有机污染物提取量增加.论文采用3种有机质含量不同的土壤进行体外消化实验,目的在于验证如下假设:土壤中部分锁定残留芘可以在人体消化系统中释放出来,若不考虑这部分贡献,常规提取方式获得的土壤污染浓度可能低估污染土壤口摄风险.研究结果证实:经体外消化的土壤的总芘提取量显著高于未经消化样品,其差别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消化液中的胆汁盐是造成锁定残留芘释放的关键成份.在特定范围(2~20mg·mL-1)内,提取效率不受胆汁盐浓度影响.胆汁盐作用下锁定残留芘的释放为一次动力学过程.

  • 标签: 多环芳烃 锁定残留 生物可给性 体外消化
  • 简介:欧盟环境专员雅奈兹·波托奇尼克表示,欧盟委员会修订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策略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了。不过,他表示,委员会内部存在分歧,使得欧盟委员会环境总理事会(DG)并未将此事项正式提出。波托奇尼克先生解释说,环境干事(DG)们间的观点冲突相当普通,但是,内分泌干扰物本身的复杂性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以确保达成协议。在十月份完成他作为环境专员的任期以后,他建议他的继任者立即开始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 标签: 欧盟委员会 环境 修订 EDC 内分泌干扰物 理事会
  • 简介:化学污染物是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农业活动、城市工业化以及旅游业发展迅速,珊瑚礁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珊瑚礁生态系统长期处于化学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下,生态风险日益增加,已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并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重点介绍了化学污染物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1)珊瑚礁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可以作为该海域化学污染物污染水平的外在反映;(2)化学污染物对珊瑚幼体的影响程度比成体大;(3)抗氧化酶和特定的功能基因可被用作生物标记物(biomarker)来监测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最后,本文对我国珊瑚礁生态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建议在典型的珊瑚礁海域进行长期的生态学监测,并结合室内毒理学实验,筛选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为今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化学污染物 珊瑚礁 毒性效应 生物标志物
  • 简介:近地层臭氧(O_3)会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均产生一定的负效应。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不断升高的近地层O_3浓度已经威胁到世界粮食安全。O_3主要以干沉降的方式沉降到陆地生态系统,所以需要定量确定陆地生态系统中O_3通量、干沉降速率和不同沉降通道的沉降过程,预测其对植物的潜在影响。介绍了目前O_3干沉降的主要观测方法及其模拟模型,从4个方面(O_3通量和干沉降速率的季节变化、日变化、气象因子等对O_3干沉降的影响、不同O_3沉降通道的沉降过程)重点评述了不同陆地生态系统O_3干沉降观测和模拟的研究进展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未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O3干沉降 沉降速率 通量 陆地生态系统
  • 简介:基于谢高地等确立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通过价值系数修正,分析长沙市24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的面积逐渐减少,城镇建设用地逐渐增加.1900~2014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逐渐减少,价值损失量为169329.89万元,损失率为5.44%.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排在前三位是土壤形成与保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最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土地,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研究结果合理可信.

  • 标签: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长沙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动态度 敏感性指数
  • 简介:沉积物-水微宇宙系统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s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颁布的化学品测试准则中推荐的试验系统之一,可用来测试化学品对底栖生物的慢性毒性。为了在试验前对化学品的浓度变化进行预测,进而确定试验方法,以摇蚊慢性毒性试验系统为例,采用环境多介质模型的建模方法,构建了一种可通过化学品理化性质和试验系统参数,对化学品在沉积物-水试验系统中浓度变化进行预测的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和文献资料,给出了模型中试验系统参数的推荐取值,并使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工具对模型进行编程和求解。以此模型为基础,给出了模型在3个方面的应用,即预测蓄积时间、预测平衡时间以及拟合试验数据。对80种已有或假想化学品的蓄积时间和平衡时间进行了计算,得出的范围分别为〈1~204d和〈1~73d。此外,适当修改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也可将其应用于其他暴露场景中。但使用模型对化学品浓度进行预测时发现,模型仅对沉积物中化学品浓度的预测结果较为准确,而对水中化学品浓度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相差1~2个数量级。模型对浓度的预测精度未来仍需进一步提高。上述研究结果完善了沉积物-水微宇宙系统试验方法。

  • 标签: 多介质模型 微宇宙 沉积物 预测 浓度变化
  • 简介: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已引起广泛关注。随着对地下水污染的报道日益增多,抗生素对地下水系统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地下水中抗生素的来源、污染水平及迁移转化规律,总结了抗生素对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抗生素诱导产生的抗性基因的潜在污染趋势。因地下水赋存隐蔽,一旦污染难以及时察觉,抗生素进入地下水系统后易长期残留。目前,针对抗生素及抗性基因在地下水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据此指出了当前形势下开展相关研究的必要性,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抗生素 抗性基因 地下水系统 环境行为 生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