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野外施工,特别是石油地面钻井工程施工产生的强噪声污染问题的治理迫在眉睫。根据现场噪声测量结果,对石油钻井产生的强噪声声源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治理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 标签: 钻井工程 环境工程学 噪声治理
  • 简介:采用PREMIX模块模拟乙烯-氧化亚氮(C2H4-N2O)预体系在0.1-1.5MPa下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得到不同压力和氧/燃比下乙烯-氧化亚氮体系的火焰传播速度、火焰温度和燃烧质量流率变化。同时,采用层流火焰传播测试仪器对乙烯-氧化亚氮预体系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进行实际测定,通过对比火焰传播速度的测量值与计算值,验证选用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USC机理模型可适应于研究预气体层流火焰燃烧计算,当量比等于1.18,压力0.1MPa时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达到最大值;当量比等于1.18,压力1.5MPa时层流质量燃烧流量达到最大值;当量比为1.35,压力1.5MPa时层流火焰达温度到最大值。

  • 标签: 氧化亚氮 乙烯 预混燃烧 层流火焰传播
  • 简介:用声偶极子源模型来描述受油机受杆在空中飞行时产生的气动噪声,并研究其在空间的辐射特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某受油机受杆在空中飞行时产生的气动噪声向空间的辐射大小,同时比较了圆形剖面和椭圆形剖面受杆产生噪声的大小,该研究可为受杆外形设计和声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受油杆 气动噪声 辐射特性 偶极子源 飞机结构 受油机
  • 简介:航空发动机附件机匣包含有大量旋转部件,且转速高、温升大和工况复杂。为保证附件机匣的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必须对旋转部件进行强制润滑。但航空发动机附件机匣结构往往设计得非常紧凑,难以实现多点强制润滑。离心式滑分配器可实现狭小空间内的多点有效润滑,同时可简化附件机匣内部结构设计。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推导了离心式滑分配器设计的相关计算公式,建立了离心式滑分配器的设计方法。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附件机匣 离心式滑油分配器 润滑 渐开线花键 滚动轴承
  • 简介:研究了丙烯腈含量、增塑剂种类、硫化体系以及增塑剂的用量对制备耐低温、耐丁腈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随着丙烯腈含量的增高,丁腈橡胶胶料的硫化速度加快,耐寒性下降;对比研究葵二酸二辛酯(DOS),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以及聚醚类增塑剂(TP-90B),发现采用DOS制备得到NBR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要低于其他2种增塑剂,该种增塑剂制备得到的胶料耐低温性要优于其他2种增塑剂;通过研究硫黄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以及复合硫化体系3种硫化体系,发现复合硫化体系制备得到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要比其他2种硫化体系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低,采用该种硫化体系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的耐低温性也更好。另外,随着增塑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变得越低,耐低温性越好。

  • 标签: 丁腈橡胶 耐低温性能 耐油性能 增塑剂
  • 简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中,低温推进剂(液氢、液氧、液态甲烷等)的稳态流量是发动机设计的重要参数。目前用自主研制的分节式电容面计、电容变换仪、采集设备和计算机组成流量测量系统,实现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及校准试验中高精度稳态流量的测量和实时位监测。为了提高电容式液位计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对变送仪表的性能进行了改进。研制了基于FPGA的数字式位测量仪,测量系统仅由分节式位传感器、数字式位测量仪和计算机构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仪器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 标签: 发动机试验 低温推进剂 液位测量 数字化测量系统
  • 简介:为解决机载武器发射引起发动机喘振、停车的问题,有关发动机设计单位研制了一种新型脉冲断式发动机防喘系统,并进行了飞行台试验,本文介绍了该系统试验研究概况及结果。着重分析了它对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影响决定其防喘效果的因素。

  • 标签: 防喘系统 试验 脉冲断油式发动机 战机
  • 简介:介绍了液氧/甲烷气喷注器热试验情况,试验燃烧室压力7.1~7.4MPa,混合比3.5~3.9。研究了不同的喷嘴结构参数对燃烧性能和流量特性的影响。获得了燃烧效率、流量系数、振动、点火性能以及积炭特性等重要参数。

  • 标签: 液氧/甲烷 推力室 燃烧效率 同轴式喷嘴 试验
  • 简介:采用POLYFLOW软件,对幂律型凝胶模拟在直圆管内的流动和流变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流速和管径不变时,压降随管长的增加成线性增加;在流速和管长不变时,压降随管径的增大急剧减小;随着流变指数的减小,直圆管轴线附近出现明显的柱塞流动区,在此区域内,速度和剪切速率变化较小,剪切粘度值趋于最大;在管壁附近.速度和剪切速率变化较大。剪切粘度降低明显。

  • 标签: 凝胶模拟液 直圆管 数值模拟
  • 简介:本文分析了WP11C发动机滑系统的热负瞢状况。文中根据发动机的两个典型工况:地面试车95%转速稳定状态以及40%-50%转速慢车状态,通过相关实验数据以及理论估算验证了将滑油箱作为发动机进气道的一部分来分担发动机的热负荷,可有效缓解燃/滑散热器的散热负担,减小散热面积,从而减轻发动机重量。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滑油系统 热分析
  • 简介: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滑监控系统中需重点监控的金属元素含量建立了AR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其含量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某部队通过对不同实测数据的检验证明,可根据该模型的预测结果预报金属含量是否招标。

  • 标签: 时间序列分析 AR模型预测 滑油监控 金属含量
  • 简介:航空发动机滑回油泵实际是在,气两相流动状态下工作,其容积效率随回/供油比(或储备系数)的变化对润滑系统设计影响较大。本研究通过试验,测量了在不同回/供油比下回油泵实际的油气量,从而了解了不同气/比下回油泵容积效率的变化。

  • 标签: 容积效率 回/供油比 两相流 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 滑油回油泵
  • 简介:本文根据我厂研制的新型发动机涡轮壳体的整体起高压液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技术要求对其所需的试验夹具的设计方案、夹具结构设计、夹具的特点、夹具精度、强度计算及结论等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详细论述.

  • 标签: 液氧煤油发动机 涡轮壳体 液气压试验夹具设计分析
  • 简介:设计了一套密闭环境滴燃烧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实验工况下偏二甲肼(UDMH)滴在四氧化二氮(NTO)环境中的着火燃烧实验,详细分析了UDMH单滴着火燃烧特性,考察了燃烧室温度、压力、滴初始直径及速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燃烧经历了初始燃烧阶段,剧烈燃烧阶段和熄燃阶段3个过程。其中,初始燃烧阶段和熄燃阶段的持续时间均较长。燃烧过程中,燃烧火焰呈现出明显的双火焰峰结构,内层为规则的椭圆形分解火焰峰,外层为带有尾迹火焰的扩散火焰峰。增加燃烧室温度促使滴表面与内部的燃料快速蒸发,形成了充足的燃料蒸气环境,有助于滴的着火燃烧;燃烧室压力的增加加快了反应速度,减少了滴生存时间;增大滴下落速度导致滴表面蒸发流率得到增强,更易产生足够的燃料蒸气,促进燃烧的进行,从而有助于滴生存时间的减小。

  • 标签: 偏二甲肼 液滴燃烧过程 燃烧实验 燃烧特性研究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膜/辐射冷却的双组元姿控发动机的工作特点,根据两边区流管的卷吸模型,按混合比近似地将燃烧室流场分为一个中心区和两个边区,计算了膜/辐射冷却的低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膜冷却对性能损失的影响。并分析了考虑性能分析的结果,及综合传热模型对发动机的设计参数的选择。本文的方法可为同类发动机设计中的性能计算及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液膜冷却 辐射冷却 性能计算 姿控发动机
  • 简介:同轴直流离心式喷嘴对补燃发动机燃烧室高频燃烧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为研究气同轴直流离心式喷嘴的声学特性,在大气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单喷嘴声学模拟实验.通过安装在模拟燃烧室外侧的扬声器激发声学振荡,利用声学探针测量燃烧室内的声压,获得了喷嘴长度、节流嘴直径对燃烧室声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喷嘴长度与节流嘴直径的选取原则.

  • 标签: 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 气液喷嘴 高频燃烧稳定性 声学特性
  • 简介:利用GEMCHIP程序的数值模拟方法.检验了燃料膜冷却的双组元发动机边界层扰流块对燃烧性能的改善,以及性能的增益与扰流块几何形状的关系。改善燃烧的主要机理是在于强化了中心区和边界区火焰的燃烧。即处于中心区的燃料滴的正常燃烧和被边界层扰流块迫使参与膜冷却的燃料滴向中心区转移而加强。另外,扰流块后的尾区里的一些氧化剂滴.在富燃的近壁区开始了共轭燃烧。对于一种没有预先混合的双组元喷注器,在有扰流块的燃烧室中。氧化剂和燃料的燃烧效率所得到的增益,高达20~30%。为改善燃烧,对扰流块的三种结构方案进行了模拟实验,其中,裁面为三角形和矩形的扰流块结构在燃烧效率上比截面为半圆形的扰流块能获得更高的增益。对于预先混合型的喷注器(有很高的燃烧效率),燃烧效率的增益相当高,其总的燃烧效率达到0.99甚至更高。本文还讨论了将来的研究领域,涉及燃烧中的涡流问题。

  • 标签: 液膜冷却 双组元发动机
  • 简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氧化亚氮/丙烷(N2O/C3H8)发动机样机气同轴离心式喷嘴的喷雾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环缝外喷嘴气相喷注压降和内喷嘴缩进深度对离心式喷嘴喷雾流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气相喷注压降(<0.3MPa)会显著的影响滴在流场中的蒸发速率以及流场流强、混合比、索太尔平均直径(SMD)和n值的分布;气相喷注压降从0.3MPa增加至0.6MPa,稳定喷雾流场滴SMD和n值分别在2.41~1.68,2.03~0.98范围内变化并逐渐减小.内喷嘴缩进深度从0mm增加至6mm,稳定喷雾流场滴的SMD和n值受其影响较小,均分别在1.70~0.94,2.36~0.99范围内波动.喷嘴的最佳燃烧区主要分布在下游轴向位置0.015~0.035m范围内并随着气相喷注压降的升高和内喷嘴缩进深度的增大逐渐靠近喷嘴出口.该设计喷嘴在发动机热试实验中表现出很好的性能.

  • 标签: 离心喷嘴 氧化亚氮 丙烷发动机 喷雾性能研究 流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