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目前TW-2型驼峰控制系统中速度控制测量设备雷达踏板采集方式及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基于电源分散、光耦隔离的思路提出解决方案,设计雷达踏板接口盒,并成功的运用在TW-2型驼峰控制系统站场中,有效提升采集的稳定性。

  • 标签: 驼峰 雷达 踏板 接口
  • 简介:预应力管道定位是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病害分析和加固维修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在预应力管道定位实际检测方面的研究较少。拟采用探地雷达法对预应力管道定位进行试验研究,分别选择SIR20和PS1000型雷达对4个实体模型的预应力管道进行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用探地雷达法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定位是可行的,精度是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

  • 标签: 探地雷达 预应力管道 定位检测 模型试验
  • 简介:分析了向塘西站技术作业量、车流结构、不均衡运输、运用车保有量和机车交路等因素对该站货车中时的影响。为加快货车周转速度,提出了提高技术作业效率、减轻列车到发不均衡程度、提高无调中转车比重、优化折角车流组织、降低运用车保有量、延长机车交路、采用运输生产激励手段等措施。

  • 标签: 向塘西站 提速调图 货车中时 作业效率 车流结构 不均衡运输
  • 简介:阐述了地质超前预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了PUSLE—EKKO系列地质雷达系统构成及探测原理,举例说明PUSLE—EKKO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建设中的应用.

  • 标签: 隧道工程 地质雷达 地质超前预报 探测
  • 简介:太北驼峰场由于大西客专引入电力牵引线供电,使驼峰测速雷达受电力牵引线的强磁干扰,造成测速雷达报警或故障,给驼峰编组作业造成安全隐患。结合实际分析影响测速雷达检测精度的因素,采取措施消除测速雷达设备的安全隐患,确保驼峰编组作业的行车安全。

  • 标签: 驼峰编组 测速雷达 干扰故障 方法研究
  • 简介: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对于探地雷达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板底脱空、路基含水量、路基空洞等方面的检测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根据工程应用实践,提出了应用中在天线选择和抗干扰处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工程应用表明,探地雷达应用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是可行的,可以克服常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 标签: 探地雷达 路面检测 旧路改造 水泥混凝土路面
  • 简介:探地雷达是探测浅部介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概述了探地雷达技术的基本解释理论,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给出了探地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探地雷达 隧道衬砌 质量检测 公路隧道
  • 简介:在老路利用改建工程中,一般对原路面采取弯沉测试和钻芯取样等方法进行检测。而采用公路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可以弥补现有检测手段的不足,有利于更全面地掌握老路面、路基的状况,更好地指导道路的改造。

  • 标签: 道路改造 地质雷达 路面 路基检测 弯沉测试
  • 简介:一、工程概况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位于上海市西南郊,起点桩号0+000,位于浙江省嘉善县横港桥与上海市金山县交界处,于枫泾镇东侧跨320国道,以东北走向在新浜东2km处交泖新公路,跨越沪杭铁路、大蒸港在石湖西侧交松蒸公路,并转向东,跨越斜塘经大港在松江县城镇北缘与莘松高速公路相连,全长27.73km,整个土建工程通过HH01~HH03合同进行实施。HH01合同的工程范围从上海市与浙江省交界处向西140m

  • 标签: 地雷雷达 探测 钢渣桩 施工 高速公路
  • 简介:重点对车载设备雷达较为复杂繁琐动态标定方法进行优化深入研究,从理论分析到现场试验测试,研究并形成车载测速多普勒雷达静态标定的优化方案。

  • 标签: 测速测距系统 雷达标定 CTCS3-300T车载
  • 简介:地质雷达检测具有精度高、快速、无损检测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效果较为显著的方法之一.结合地质雷达在广东梅(州)至河(源)高速公路隧道检测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隧道支护各种状况下的典型波形图像,简要介绍了地质雷达检测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隧道 地质雷达 检测
  • 简介:阐述地质雷达的性能、探测原理、检测方法和使用条件,研究目标识别技术。提出地质雷达检测混凝土的指标体系,明确定量、半定量和定性指标及适用条件,并根据不同检测阶段和要求将检测项目分为必测和选测。地质雷达法在隧道工程交(竣)工、施工过程和病害处治检测中得到较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公路隧道 地质雷达 无损检测 衬砌及支护结构 检测指标
  • 简介:新江口大桥是省道S253线清远市升平镇至银盏段上的一座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桥,跨径组合19×25m,全桥长482m。简要总结介绍了该桥的主要概况、方案比选及设计要点。

  • 标签: 桥粱 小箱梁 设计
  • 简介:提出工程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原则,在教材内容上强调发挥轴测、三维造型技术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把三维立体与二维投影的相互转换作为强化学生思维训练的关键环节,由装配把专业制图各章节内容统一为一体,培养学生增强工程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目标性和引导性教学。在实践环节方面,强化学生绘制草图、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加大实践能力的考核。

  • 标签: 工程图学 空间构思能力 工程能力
  • 简介:开行时刻规律日本新干线开通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列车运行的研究,形成了规格化运行。东海道新干线规格化运行1h内共铺划了11列列车,包括3种不同速度的高速列车:“希望号”列车1列、“光号”列车7列、“回声号”列车3列。列车之间的关系简单,高速列车之间无越行,

  • 标签: 列车运行图 铁路 国外 东海道新干线 高速列车 日本新干线
  • 简介:正1核伤与斜裂纹的特点钢轨轨头横向疲劳裂纹俗称轨头核伤(简称核伤),呈椭圆形,长、短轴之比约3:2。核伤疲劳源一般位于距踏面8~12mm、距内侧5~10mm处。核伤方向与轨头侧面近乎垂直,与踏面多呈10°~25°夹角(单行线上)或近乎垂直(复行线上)。核伤在未发展到外表面时肉眼不可见,称"白核";已扩展到外表面时,因氧化变为黑色,称"黑核"。核伤可导致钢轨横向折断,严重影响铁

  • 标签: 表面斜裂纹 轨头核伤 对比分析 钢轨探伤 横向疲劳裂纹 探伤车
  • 简介:公路隧道岩溶构造地质预报是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的重难点,而对岩溶构造的地质雷达反射波形特征识别是预报准确的重中之重。为了准确识别反射波形特征,通过对隧道围岩溶腔中不同填充介质的岩溶构造建立雷达正演模型,模拟研究雷达反射波波形特征。本次模型构建填充情况主要分为空溶腔(空气),充水的溶腔,充泥、砂的溶腔,混合填充的溶腔4类,对应得到其正演反射波形特征为2大类。将模拟结果与探测实例波形特征对比研究,其反射波波形特征作为地质雷达探测预报岩溶构造时可参考的波性特征,定性判别岩溶构造中不同的填充介质情况,以进一步提高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公路隧道 地质雷达预报 岩溶构造 雷达正演 波性特征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