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概述钢轨波浪磨耗是钢轨顶面沿纵向分布的周期性类似波浪形状的不平顺现象,是产生噪声和引起轮轨相互作用力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工务段尚无检测钢轨波浪磨耗的专门仪器,主要靠技术人员观察,凭经验判断。典型磨耗波形出现后,用平尺或塞尺测量复核,这时波浪磨耗往往已达0.3mm以上。现场对钢轨波浪磨耗的处理方式主

  • 标签: 检测系统 磨耗 波浪形 钢轨 加速度信号 轮轨相互作用
  • 简介:正随着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及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与运营,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接触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行业管理及科学研究等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高速接触网动态检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通过等速动态检测对接触网的设计进行性能测试与验证,为进一步优化接触网的设计提供试验依据;(2)新建电气化铁路开通前的联调联

  • 标签: 接触网检测 检测系统 动态检测 弓网 检测数据 运营维护
  • 简介:正1车辆动态响应检测系统概述车辆动态响应检测系统(简称检测系统)在CRH380B-002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不同位置安装车体、构架、轴箱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多断面分布式采集技术,在不同地点(动车组1、3、8号车)进行数据采样和处理,根据车辆动态响应,评价、分析模型辅助评价轨道状态。1.1检测系统构成检测系统在1、3、8号车各安装了一个断面加速度传感器,包括车体、构架、轴箱

  • 标签: 动态响应 检测系统 加速度传感器 车体 横向加速度 垂向加速度
  • 简介:正轨道检测车对轨道线路状态进行动态检测,检查线路不良状态类型、程度和位置,指导线路养护维修,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其轨道检测系统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试验和标定,目的是将检测系统设备部件与整个系统进行功能验证、试运行和参数标定。试验和标定设备对精度、稳定性要求较高,一套完备的标定与试验手段是检测系统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 标签: 轨道检测 检测系统 标定设备 系统试验 激光摄像 参数标定
  • 简介:正钢轨是铁路线路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在列车运行中直接承受来自车轮的载荷和冲击。其状态是否完好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钢轨疲劳损伤后,主要表现为轨头磨耗,包括垂直磨耗、侧面磨耗等,这些损伤直接影响铁路的运营安全,因此对钢轨轨头轮廓进行定期检测十分重要。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系统(简称系统)正是基于这一目的研发的

  • 标签: 检测系统 钢轨 激光摄像 侧面磨耗 轮廓检测 控制计算机
  • 简介:正轨道检测系统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检查轨道病害、指导线路养护维修、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列车正常运行时有加速、减速和恒速3个状态,轨道检测系统必须能够剔除列车运行速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现方式采用空间采样信号。目前,高速轨道检测系统按0.25m对传感器进行一次数据采集,这样列车运行速度的变化不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适应高速轨道检测

  • 标签: 检测系统 光电编码器 高速轨道 控制技术 数据采集 轨道检测
  • 简介:介绍接触网成像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并重点介绍接触网成像检测系统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简称广铁集团)管内各条高铁线路中的应用情况,评估该系统的应用价值,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 标签: 接触网 非接触式 成像检测 精确定位
  • 简介:正1概述CTCS-3级列控系统(简称C3)是保证高速铁路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装备,该系统已在武广、郑西、沪杭、沪宁等高速铁路成功应用,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C3将得到更多应用。在动车组高速运行状态下,为了对其C3车载和地面设备功能、性能及各系统之间接口关系进行测试和验证,以及开通后服役阶段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掌握设备运用状态变化情况,为信号设备

  • 标签: 高速铁路 轨道电路 综合检测 嵌入式网络接口 检测系统 应答器
  • 简介:提出了一种采用2D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轮对尺寸在线检测系统。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结构,主要由磁钢、车号识别系统、2D激光位移传感器和工控机等组成,然后详细描述了斜入射激光三角法的工作原理,以及轮缘高、轮缘厚及轮径等轮对尺寸参数的测量原理,最后对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一致性优于人工测量,具有快速、准确且可靠等优点,满足轮对测量与维修的需求。

  • 标签: 城轨车辆 轮对尺寸 激光位移传感器 在线检测
  • 简介:正目前,弓网受流电压的测量技术已非常成熟,并在电分相位置的检测、接触网电压的可靠性判断及综合检测的辅助判断中广泛运用。而牵引供电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移动的高压电器,电网电压波动较大,发生操作过电压的概率高,随机性强。因此,针对接触网瞬时过电压的检测研究,对分析接触网供电质量、列车受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传统弓网受流电压测量,对新研制的弓网受流电

  • 标签: 实时检测系统 接触网 弓网 受流质量 网电压 电压互感器
  • 简介:正铁路限界包括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均需符合GB146.l—1983和GB146.2—1983的规定。建筑接近限界是一个以钢轨顶面为基准,在水平直线上垂直于铁路中心线、接近机车车辆限界的特定尺寸横断面轮廓。在此轮廓内,除了机车车辆和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建筑物和设备(站台、车辆减速器、路签接受器、接触网等)外,其他建筑物和设备不得侵入。铁路的发展使线路和设施不断的改进与更新,很多高

  • 标签: 铁路限界 检测系统 建筑物 限界检测 机车车辆限界 车辆坐标系
  • 简介:城轨综合检测检测系统采用惯性测量原理、机器视觉及激光扫描等非接触测量技术,集轨道几何及动态响应、接触轨检测、隧道限界检测和轮轨监视等功能于一体,并应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进行精确里程定位,可快速高效地对城轨交通轨道几何、接触轨状态、隧道及线路周边建筑进行检测。可检测项目包含轨道几何的轨距、轨向、高低、水平、曲率、磨耗等,以及接触轨导高、拉出值和隧道限界。城轨综合检测车经静态调试和动态验证,各系统检测指标满足检测要求。

  • 标签: 轨道交通 轨道几何检测 接触轨检测 限界检测 惯性测量
  • 简介:高速公路实施计重收费,货车司机为了减少重量采取"跳秤"、走"S"型等违规行为。为打击这种行为,减少收费纠纷,对车辆跳动轨迹自动检测系统进行特别研究。从系统结构设计出发,根据收费站车道的环境特点,利用视频检测技术,通过设定虚拟检测区域、车牌定位、轨迹等关键技术获取车辆驶过计重秤台前后的运动特征,提出改进的轨迹检测流程,实现"跳秤"报警、录像等功能。现场试验表明,系统对计重收费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的检测和处理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轨迹检测 计重收费 图像处理 虚拟线圈
  • 简介:正1国内外研究现状GSM-R系统应用起源于欧洲铁路,我国21世纪初引入这一系统,特别是在高速铁路上,作为指挥高速列车行车及调度的无线通信系统。GSM-R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系统状态进行检测是不可或缺的。对GSM-R系统检测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高铁线路GSM-R通信系统建设完毕开通运营前,

  • 标签: 动态检测系统 高速铁路 服务质量 子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检测项目
  • 简介:收费公路使交通变得快捷,但对农产品来说,交易成本很高,阻碍了了农产品的流通。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2005年,国务院七部委联合下发《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在高速公路建设绿色通道给予运送鲜活农产品车辆给予加快检查和减免收费的优惠政策。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中明确指出“长期实行并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免收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车辆的通行费”,“绿色通道”政策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在我国确立。“绿色通道”政策实施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农产品的流通也加快了。以广东省为例,2012年运送绿通产品的车辆减免的高速收费达9.5亿元,2013年为11.6亿元,2014年是13.4亿元,大大提升了农民收入。但与此同时,假冒鲜活农产品的逃避通行费用的情况也出现了,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 标签: 绿色通道 检测方法 超低能量X光检测系统
  • 简介:为解决无轨道电路区段环线加计轴闭塞设备不具备断轨检测功能、现有钢轨探伤设备不能在线动态监测断轨的问题,设计开发基于LabVIEW的超声导波断轨检测系统,介绍其设计方法和测试步骤。该系统以超声导波为检测信号,不易受道床电气参数影响,具有断轨检测、报警记录和历史查询等功能,可有效检测出无轨道电路区段的钢轨断裂,对改善工务部门断轨检测现状,防止断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钢轨 断轨检测系统 超声导波 数据采集
  • 简介: 现有车辆故障动态检测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将小波变换理论引入现有检测系统,计算机识别、检测的结爰会更加真实、精确、可靠。

  • 标签: 小波理论 车辆故障动态检测系统 应用
  • 简介:为了解决边坡定期检测传统手写纸记、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基于云服务开发一套边坡智能检测系统,涵盖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检测评价、报告报表、检测分析等几大功能,以提高边坡检测自动化、规范化、数据管理信息化程度。系统由PAD端、云端、WEB端3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实现数据的电子化采集、实时安全存储及智能化管理,用于边坡定期检测及专项检测,支持检测参数包括坡面防护、挡土墙、抗滑桩、锚固工程、坡体、截排水系统等。该系统可实现检测数据输入无纸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报告生成一键化、检测信息数字化,检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计算、评价、报告一体化完成,从而大大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有助于边坡技术状况大数据的积累。

  • 标签: 云服务 定期检测 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