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自然灾害和突发性涉水事件频发,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在这些灾害不可预测预报且随时可能发生的条件下,如何积极面对和主动防御,使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不受损失并受影响程度最低,水文应急监测应当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对水文应急监测工作提出了新要求。1.突发性水事件的特征对水文应急监测提出新要求涉水突发事件具有随机性、突发性、破坏性强、监测复杂、危险性大、社

  • 标签: 应急监测 主动防御 人民生命安全 应急技术 国家财产 预测预报
  • 简介:雨,暴雨,特大暴雨……7月19日,河北省中南部的天空乌云笼罩,暴雨如注。平山县北冶最大6小时339.4mm……“两天下了多半年的雨!”实时雨水情监控台不断传来强降雨区雨情信息。微水水文站是冶河的水文控制站,在7月19日的暴雨洪水中,冶河微水水文站20日3时54分最大流量8500m3/s,为50年一遇。微水水文站职工马拉兵,算是站上的“老人”了,

  • 标签: 冶河 微水 监控台 控制站 河北省中南部 最大流量
  • 简介:变化环境下湿地水文连通性显著下降,导致湿地面积萎缩和生态水文功能退化乃至流域水环境恶化与水旱灾害风险增大。在定义湿地水文连通性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历程,可分为萌芽起步阶段(1980-2009年)和研究探索阶段(2010年至今);重点阐述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热点及进展,主要包括湿地水文连通性的定量评估方法、湿地水文连通功能、湿地水文连通在湿地保护修复和流域水管理中的应用;最后,针对当前湿地水文连通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新时期湿地保护修复和河湖水系连通等国家重大需求,提出了未来亟需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

  • 标签: 湿地水文连通性 湿地水文连通功能 河湖水系连通 湿地保护修复 流域水管理
  • 简介:针对目前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短期水文预报业务中尚未推广应用的事实,论证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在短期水文预报中的可行性.以第二类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为例,分析了水文过程的模拟原理、方法和基本步骤,提出了其在短期水文预报中应用所需的降水预报技术、降水数据的空间展布技术、“3S”技术、流域坡面离散技术、对人工侧支水循环的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并指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于短期水文预报时存在输入资料不足、模型自身缺陷、计算精度和效率的权衡等局限性和不足,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循环过程的机理研究,加强与气象模型的耦合研究及对“3S”技术的应用研究.

  • 标签: 水文预报 分布式水文模型 SWAT模型 预见期
  • 简介:探索河北水文固定资产集中统一管理架构设计,整合、统筹固定资产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共享。

  • 标签: 水文 固定资产 管理架构
  • 简介:《丹心一片照江河》一书日前正式出版了,此书汇辑了河北省水文系统离退休老同志以“追忆水文生涯传承水文精神”为主题创作的文章,记述老一代水文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反映了河北水文取得的成就,再现了水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感人事迹。河北水文今天的成绩是几代水文人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浩繁的历史古籍中,不乏对水文现象的描述。

  • 标签: 水文系统 精神风貌 传承 传统 河北省 水文现象
  • 简介:9.河流泥沙及输沙率的概念是什么?根据泥沙运动特性可将泥沙分为几类?答:河流泥沙是指河流中随水流输移或在河床上发生冲淤的岩土颗粒物质。输沙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数量。根据其运动情况,可将泥沙分为推移质、跃移质和悬移质。由于跃移质是推移质和悬移质间的过渡情况,因此有时将其合并在推移质中而分为两种。

  • 标签: 基础知识 河流泥沙 水文 推移质 运动特性 颗粒物质
  • 简介:1水文物探回顾用于固体矿产物探方法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等国开始用电阻率法找水,50年代发现含水体的弱激发极化效应,美国、前苏联等国作了一些理论研究和野外试验,但实际应用发展缓慢。我国的物探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仅有丁毅、顾功叙、王子昌等少数科学家,做了较小规模的试验性研究工作。50年代以后,我国的物探工作得到了迅猛发展,水文物探亦同时起步。60年代末进行了激发极化法找水野外试验研究,

  • 标签: 水文物探方法 核磁共振法 仪器设备 新技术
  • 简介:水文是防汛抗洪的耳目和参谋,水文信息是防汛指挥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水文测站是水文系统最基本、最基础、最基层的生产单位。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水文工作的全局。为了深入了解基层测站水文职工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更深入地了解基层测站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支持、指导基层水文测站建设,为国民经济

  • 标签: 水文测站 水文工作 管理 经验
  • 简介:生态水文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河流生态水文学作为其一个重要分支,在河流生态恢复中被寄予厚望,以协调河流开发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简要回顾了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并从河流生态学理论、河流水文情势生态效应评价方法、河流生态流量及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河流生态水文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河流生态水文学 河流生态修复 河道生态流量 河流水文情势 生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