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与传统的抽水蓄能发电相比,地下抽水蓄能(在日本叫UPHS)是一种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少,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能源储存系统。因此UPHS在未来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描述了日本从1997年到2002年所进行的技术调查,它特别关注的是高水头(800m等级)的发电设备。

  • 标签: 抽水蓄能电站 高水头 发电设备 环境影响 地形条件 日本
  • 简介:日本在建的大坝有173座(截止1991年3月),其中34%是单目标坝,其余为多目标大坝。灌溉是单目标坝的主要功能。为了促进日本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修建高坝仍然是以发电(包括抽水蓄能)为主要目标。这不仅在满足日本近年来快速增长的蜂荷电力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全球性的环境保护亦具有重大作用。

  • 标签: 日本 多目标 电力需求 趋势 可再生能源 促进
  • 简介:日本,采用最多的坝型是混凝土重力坝。也修建了一些拱坝和空腹重力坝,但是这两种坝型一般说来混凝土方量较少。通过优化设计和减少混凝土量,就可能减少大坝的建设费用,但是,由于基础条件好的坝址减少及劳工费用增加,通过减小大坝的体积进一步减少其建设费用变得困难了。因此,决定通过使用大规模机械化施工方法减小混凝土的单价来节省大坝建设费用。

  • 标签: 坝型 筑坝 碾压混凝土 大坝 混凝土重力坝 坝址
  • 简介:日本有40多座抽水蓄能电站在运行,河流上的新坝址越来越少,但尖峰需电量仍在增加。冲绳岛在建中的一座电站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利用海平面与海岸峭壁之间的高差,使用海水为媒介质进行发电。

  • 标签: 日本 水力发电 抽水蓄能电站 需电量
  • 简介:砺玻山田川(TonamlYamadaGawa)坝是一座混凝土重力坝,将由富山县管理,现正在由藤田(Fujita)公司施工建造。该坝坝高59m,坝顶长度216.5m,坝体方量140×10^8m^8,设计总库容3×10^m^8,

  • 标签: 混凝土重力坝 坝顶 坝体 坝高 混凝土浇筑 库容
  • 简介:日前,日本财务省发布一项报告称,日本必须大力减排温室气体,否则将付出多达1.27亿日元(约合105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上购买温室气体排放权。根据《京都议定书》,日本承诺在2008-2013年间,将其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94%的水平。

  • 标签: 温室气体排放量 排放权 日本 《京都议定书》 全球市场 减排
  • 简介:在东京以北约150km正在兴建的蛇尾川水电站是装机900MW的单炖抽水蓄能电站(图1)。其上坝为高90.5m的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世界上这种坝型的最高坝。其引水隧洞和高压钢管在日本也是创纪录的。引水隧洞直径8m,是日本国内高压隧洞(压力大于12kgf/cm^2)中的最大者。高压钢管坡度达52.5°,其导洞由隧洞掘进机白下而上掘进,是隧洞掘进机使用的极限情况。

  • 标签: 抽水蓄能电站 高压钢管 引水隧洞 高坝 隧洞掘进机 坝型
  • 简介:当拦污栅需要24小时均保持清洁,用人工清理污物,会使水电厂支出很多劳务费用。而且,栅务不与清理,可能引起电量损失。目前安装在日本的两个水电站上的拦污栅自动清污栅,一直顺利地运行,且明显地节省劳务费用。

  • 标签: 拦污栅 自动清污 水电厂 水电站 运行 安装
  • 简介:日本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及水生态修复,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源地保护、水生态修复、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水科学研究治理、宣贯教育及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先进经验和良好的效果。提出了从日本积极推行的水资源“五保体系”,即“社会保水、政策机制保水、科技保水、工程保水、管理保水”中得到借鉴,加强我国在“保水教育、立法保护、污水治理、生态建设、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等方面进行水源地保护及水生态修复工作的建议。

  • 标签: 水源地保护 水资源保护 水生态修复 水污染防治 日本
  • 简介:语言纯正癖者把研究定义为旨在拓展人类知识领域的有系统的探究。直观讲,研究本身是有正当目的的。另一方面,实用主义者认为,研究的价值可通过社会影响来度量,工程界就其本性而言认同此观点。对许多大坝工程师来说,研究的价值可通过其对设计者信心的影响来度量。

  • 标签: 大坝工程 工程建设 施工管理 施工标准 安全法规
  • 简介:人工比测是校核自动监测系统及其测值的有效方法,但在应用中要注意对基本概念、具体方法和注意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做到科学合理。详细阐述了人工比测的概念、要求、资料处理方法及人工比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举了一些详实的例子,可以为人工比测的实施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工比测 资料处理 自动监测 精确度 可靠性 大坝
  • 简介:迷宫堰是岸边无闸溢洪道进口采用的堰型之一。其堰顶轴线在平面上形成首尾相接的三角形、梯形或矩形,状似迷宫,故称为迷宫堰,也有人称为锯齿堰。迷宫堰最主要的特点是在不增加泄水建筑物所占河谷宽度的情况下,泄流能力数倍于直线堰,有利于工程布置。无论对于改建还是新建工程,在满足同一前提条件下,用迷宫堰比用其它堰型更为经济。本文详细的介绍了迷宫堰的分类、基本参数、过水流态、影响水力特性的因素及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 标签: 迷宫堰 泄流能力 迷宫堰的分类 过水流态 水力特性
  • 简介:变化环境下湿地水文连通性显著下降,导致湿地面积萎缩和生态水文功能退化乃至流域水环境恶化与水旱灾害风险增大。在定义湿地水文连通性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历程,可分为萌芽起步阶段(1980-2009年)和研究探索阶段(2010年至今);重点阐述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热点及进展,主要包括湿地水文连通性的定量评估方法、湿地水文连通功能、湿地水文连通在湿地保护修复和流域水管理中的应用;最后,针对当前湿地水文连通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新时期湿地保护修复和河湖水系连通等国家重大需求,提出了未来亟需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

  • 标签: 湿地水文连通性 湿地水文连通功能 河湖水系连通 湿地保护修复 流域水管理
  • 简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防洪减灾系统化研究始于1990年代。30年来,在跟踪国际相关科技发展前沿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和防洪减灾工作需求,建立了洪水风险管理理论体系,为中国防洪减灾策略的战略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撑,并持续开展了洪水分析、洪水预报、洪水调度、洪水损失评估、工程安全分析、情景分析、信息分析及表达、防洪决策支持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开发了相应的技术、模型和产品,不断推动其实际应用,引领了中国防洪减灾领域科技的进步,为中国防洪减灾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 标签: 防洪 减灾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