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离心模拟是利用离心力场模拟地球重力场,用缩尺模型研究物体受重力加速度后的的各种物理现象。1869年法国科学院E.Phillips首先提出用离心力场代替重力场。1932年苏联莫斯科水力设计院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土工离心机。1935年美国哥仑比

  • 标签: 离心模型 重力场 岩土工程 测试 地基沉陷
  • 简介:本文通过田间多年连续试验,探讨了2种灌水方式及4种灌溉制度下免耕地在玉米一冬小麦轮种条件下土壤容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灌溉制度和灌水方式在3年内对土壤各层容重的变化影响不显著;从各土层容重3年内变异程度的角度分析,地面灌充分灌对上层土壤(0—30cm)容重变化的影响要大于非充分灌,地表滴灌灌水方式对25—70cm土层容重变化产生的影响大于其它土层;此外,充分灌条件下,地表滴灌较地面灌水方式对土壤容重波动产生的影响更大,但地面灌灌水方式提高了表层土壤(0-10cm)的紧实度;非充分灌时,灌水方式对表层土壤及深层土壤(85cm以下)容重的影响较其它土层更小。

  • 标签: 滴灌 灌水方式 灌溉制度 免耕 容重
  • 简介:采用主动微波遥感数据,选取郑州市中牟县范围内裸露的地表进行土壤墒情的监测工作,同时选择适合该类区域地表情况的AIEM模型来处理获取的相关雷达数据。实验所用影像数据为Rardarsat-2雷达卫星的遥感影像数据,其中雷达的一些相关参数都包含在影像的头文件中,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查阅直接使用。实验使用欧空局的NEST软件对影像进行滤波和辐射定标等一系列操作,得到的中间格式数据使用ESRI公司的ENVI软件进一步处理得到地表后向散射系数。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数据对ANN-BP进行训练,最后采用极化方式为VV和HH的数据,利用ANN-BP对数据进行模拟,得到该地区的土壤墒情信息。

  • 标签: 土壤含水量 AIEM RADARSAT-2 ANN-BP Topp介电模型
  • 简介:白垩纪地形破碎,蓄水保土能力差.治理土壤侵蚀时以景观生态理论为指导,采用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美化治理方法,合理布设斑块、走廊、本底,促进生物品种的自然演化.治理措施尽可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小流域治理时配置封禁治理措施,可利用自然生态力量恢复一部分植被;以小流域治理标志碑为中心,再造人工景色,获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 标签: 水土保持 白垩纪 美化治理
  • 简介: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依生存的首要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土之不存,人将焉附?理何读可持续发展。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历史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与资源开发,导致我省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人民生活长期贫困,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本文从分析土壤侵蚀对我省国土资源的危害入手,论证土保持在土壤侵蚀劣地国土资源整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区论了不同类型土壤蚀劣地国

  • 标签: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国土整治 对策
  • 简介:入渗是土壤的一个基本物理性状.是指水分由地表进入土壤形成土壤水的过程,是降水、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的入渗速率对发展节水农业和减少水土流失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入渗速率 土壤入渗 测定方法 土壤形成 物理性状 相互转化
  • 简介:对通过不同渗透液时土壤的渗透试验,研究了灰水作为渗透液时土壤的渗透性质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灰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高,用它作为渗透液,土壤的渗透系数比用常规渗透试验用水得到的渗透系数要大,这种差别主要与灰水中钙离子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渗透系数越大;灰水作为渗透液时土壤长期渗透所造成的渗透系数降低幅度也比用常规脱气水或蒸馏水小.

  • 标签: 灰水 土壤 渗透性
  • 简介:以石家庄多年污水灌溉区为对象,通过对污灌土壤的可见一近红外波段光谱信息进行测量和处理,利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土壤镉含量与反射光谱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土壤镉在研究区土壤中有一定程度的积累,镉含量与其原始光谱、倒数对数光谱在多数光谱波段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与连续统去除光谱相关性不显著。逐步回归模型中,倒数对数模型拟合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为0.020,预测精度达到92.71%,说明倒数对数光谱变量模型可有效预测土壤镉含量,是估算研究区土壤镉含量较理想的预测模型。

  • 标签: 污水灌溉 高光谱 土壤镉含量 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
  • 简介:几百万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内陆海。现在,泰国东北部蒙河流域的一项总体规划已确定,因为不断增加的舍盐量对该地区构成了实际的危险。

  • 标签: 流域开发 泰国 内陆 地区 增加 东北部
  • 简介:基于现有观测资料,从邢台市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旱情识别方法,从体积含水率和重量含水率两个方面分析了含水率对作物生长情况的影响及作物正常生长所需土壤含水率,并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介绍了干旱指数分析及消退系数土壤墒情预测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为科学抗旱提供依据。

  • 标签: 邢台地区 旱情 土壤墒情预测
  • 简介:依据衡水水文实验站2010-2012年土壤含水率观测资料,分析衡水地区土壤墒情特点,研究代表区域的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利用实际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土壤消退系数K值,并拟合增墒计算经验公式,建立了退墒及增墒预报方案,并利用2013年资料进行了验证,经评定,两方案的预报精度均达100%,达到甲级预报标准。对合理指导农作物实施灌溉,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土壤墒情 变化规律 预报
  • 简介:为了研究土石介质中碎石性质对土壤入渗和产流过程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室内土柱试验,分析了两种不同岩性碎石(片麻岩和石灰岩)分别在碎石质量比例(土石介质比例)为15%、45%、65%和90%的条件下,对土壤入渗和产流的影响,并用Philip模型和Horton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其结果如下:(1)在同一种岩石,相同时间内,土壤累积入渗量随碎石含量的增多而减小,产流量随碎石含量的增多而增加;(2)在相同碎石比例条件下,相同时间内,片麻岩的累计入渗量大于石灰岩,而产流量小于石灰岩;(3)Philip模型、Horton模型均可拟合土石介质土壤累计入渗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稳定入渗率A(if)随碎石含量呈减小趋势,土壤吸渗率S随碎石含量呈减小趋势,而初始入渗率ii呈增加趋势。

  • 标签: 土石混合介质 石灰岩 片麻岩 土壤累计入渗量 径流强度
  • 简介:土壤硝酸盐是地下水硝酸盐的重要来源,因此土壤硝酸盐特征研究对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沈阳浑河冲洪积扇硝酸盐污染特征,在浑河洪积扇横跨浑河设计了5个监测断面、50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按0.8m进行了垂向深度取样和硝酸盐测定。随后,利用Hazen概率曲线确定了浑河冲洪积扇土壤硝酸盐含量的标准值,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对不同断面和不同深度土壤硝酸盐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区域污染特征与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区域有机质含量进行关联分析,判定其对硝酸盐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本区硝酸盐浓度标准值约为2.58mg/kg;区域硝酸盐中度污染;排污河的存在、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区域有机质含量对区域硝酸盐污染关系密切,在分析硝酸盐污染过程中应予以重点考虑。

  • 标签: 浑河冲洪积扇 土壤 硝酸盐 污染特征 土地利用类型 有机质
  • 简介:通过模拟试验分析改进后堤岸缓冲带对磷素运移规律及其去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缓冲带土壤剖面全磷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0~50cm土层为磷素富集层,占整个土层总磷量的约70%;②0~50cm土层深度处磷素在不断地水平向运移过程中,其淋溶量较大,而75cm深度以下土层淋溶下来的全磷含量极其微小。③改进的堤岸缓冲带对农田地表溶质渗漏去除效果稳定,均在80%以上,堤岸缓冲带运行对水中磷的去除最高达0.023mg/L,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风险极小。

  • 标签: 堤岸缓冲带 磷素运移 去除效果
  • 简介:开展潮流的紊动特性研究,对于了解潮汐水域泥沙及污染物输运机理、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水槽试验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潮位正弦变化的往复流紊动特性随潮变化规律,以100Hz的高采样频率连续采集主流区测点三维瞬时流速,根据移动平均法及最小二乘原理计算时均流速过程曲线,据此分析了紊动强度及雷诺切应力随潮变化规律、特征潮时概率密度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差异,以及脉动流速的紊动能谱。研究结果表明,水流纵向流速随潮近似于正弦规律变化;纵向、横向与垂向的相对紊动强度在转潮阶段出现峰值;涨急与落急时段,与纵向脉动流速相关的雷诺切应力相对较大,纵向与垂向脉动流速概率密度分布偏离正态分布;特征潮时的脉动能谱密度均随频率增大而减小,水流能量主要集中在10Hz以内。

  • 标签: 潮流 紊动强度 雷诺应力 概率密度分布 紊动能谱
  • 简介:滦河迁安市区段防洪工程第三期工程A01标段采用天然级配铁矿剥岩土作为筑坝材料,如何控制施工填筑质量是关键.通过碾压试验,可以确定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检查压实机械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确定有关质量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 标签: 铁矿剥岩山皮土 碾压 试验 干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