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在河北省中西部黄壁庄水库上游流域,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施量对该区小麦和玉米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农户纯收益和土壤中氮素累积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农业的施肥管理和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技术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中肥施水平,冬小麦产量和农户收益最高。不同施水平对夏玉米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高肥水平,春玉米产量和农户收益最高。在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农田,在90cm土层出现累积。在春玉米农田,在50C1TI土层出现累积。另外,随着施量的提高,100cm土体储量在2010年和2011年间出现盈余。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在该区合理灌溉的前提下,冬小麦合理施量为225kg/hm^2左右,夏玉米合理施量为180kg/hm^2左右,春玉米合理施量为225kg/hm^2左右。

  • 标签: 黄壁庄水库 冬小麦 夏玉米 产量 施氮量 土壤硝态氮
  • 简介:总结概括近年来各种氨测定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实验运用条件等,为以后的具体实验提供一个总结性的信息,为测量人员针对不同的水体环境,选择合适的氨测定方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氨氮 测定方法 原理及适用
  • 简介:不合理灌溉水管理引起的水淋失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目光温室滴灌番茄为对象,研究充分供水条件下水管理参数对土壤淋失和番茄生长的影响。试验选取灌水频率和施量2个因素,灌水间隔设3、6和9d3个水平,施量设0、180和300kg/hm^23个水平。在番茄生育期内观测土壤含水率、土壤水势和土壤氮素含量,番茄收获时测定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和氮素吸收量。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深层渗漏和淋失几乎发生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内,表现出深层渗漏量增大时淋失量也增大的同步特征。灌水间隔3d和6d处理的生育期累积渗漏量接近,占灌水量的12%,而当灌水间隔增加到9d时,生育期深层渗漏量明显增加,占灌水量的18%。同一灌水频率下,累积淋失量随施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生育期累积最大水淋失量发生在低灌水频率高施量处理。灌水频率和施量对番茄植株吸量和产量的影响未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水平(P=0.05)。从减少水淋失和方便管理两方面考虑,建议温室滴灌番茄适宜的灌水间隔为6d。

  • 标签: 灌水频率 施氮量 日光温室 番茄 深层渗漏 氮素淋失
  • 简介:结合曹继文关于明渠岸边横向取水的水槽试验成果,应用RNG紊流模型,采用两种自由表面处理方法即刚盖假定和VOF法,对分汉河道不同分流比工况下的水流运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不同表面处理方法下分汉河道不同分流比工况下的流速分布、水流特性等结果,分流比对分流宽度影响较为明显。

  • 标签: 分汊河道水流 分流比 VOF法 刚盖假定 分流宽度
  • 简介:应用生化工艺对河道污染水体进行修复是目前最经济的一条途径,但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生物脱过程中可利用碳源不足,从而影响其处理效果。本研究采用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来强化受污染水脱性能,与传统单点进水方式相比,两段进水对有机物和总去除率有显著提升,CODMn平均去除率从50.6%提升到66.3%;总平均去除率从31.4%提升到60.9%。沿程统计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硝化细菌主要集中在曝气区,数量为5.58×106,反硝化细菌主要集中在非曝气区的中后段,数量为6.49×105。同时检测沿程溶解氧和各氮素浓度,溶解氧浓度沿程降低,最后出水仅为0.2mg/L;氨在曝气区转化为,在非曝气区还原成氮气,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分布特征。

  • 标签: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膜 分段配水 脱氮
  • 简介:为解决引水压力钢管道底部混凝土浇筑问题,经过充分试验和研究决定采用高流混凝土。本文通过对高流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和现场施工进行介绍,使其能在钢管道及其结构复杂、钢筋密集的部位得到推广使用。

  • 标签: 高流态 混凝土 配合比 现场施工
  • 简介:本文通过田间多年连续试验,探讨了2种灌水方式及4种灌溉制度下免耕地在玉米一冬小麦轮种条件下土壤容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灌溉制度和灌水方式在3年内对土壤各层容重的变化影响不显著;从各土层容重3年内变异程度的角度分析,地面灌充分灌对上层土壤(0—30cm)容重变化的影响要大于非充分灌,地表滴灌灌水方式对25—70cm土层容重变化产生的影响大于其它土层;此外,充分灌条件下,地表滴灌较地面灌水方式对土壤容重波动产生的影响更大,但地面灌灌水方式提高了表层土壤(0-10cm)的紧实度;非充分灌时,灌水方式对表层土壤及深层土壤(85cm以下)容重的影响较其它土层更小。

  • 标签: 滴灌 灌水方式 灌溉制度 免耕 容重
  • 简介:采用主动微波遥感数据,选取郑州市中牟县范围内裸露的地表进行土壤墒情的监测工作,同时选择适合该类区域地表情况的AIEM模型来处理获取的相关雷达数据。实验所用影像数据为Rardarsat-2雷达卫星的遥感影像数据,其中雷达的一些相关参数都包含在影像的头文件中,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查阅直接使用。实验使用欧空局的NEST软件对影像进行滤波和辐射定标等一系列操作,得到的中间格式数据使用ESRI公司的ENVI软件进一步处理得到地表后向散射系数。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数据对ANN-BP进行训练,最后采用极化方式为VV和HH的数据,利用ANN-BP对数据进行模拟,得到该地区的土壤墒情信息。

  • 标签: 土壤含水量 AIEM RADARSAT-2 ANN-BP Topp介电模型
  • 简介:白垩纪地形破碎,蓄水保土能力差.治理土壤侵蚀时以景观生态理论为指导,采用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美化治理方法,合理布设斑块、走廊、本底,促进生物品种的自然演化.治理措施尽可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小流域治理时配置封禁治理措施,可利用自然生态力量恢复一部分植被;以小流域治理标志碑为中心,再造人工景色,获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 标签: 水土保持 白垩纪 美化治理
  • 简介: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依生存的首要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土之不存,人将焉附?理何读可持续发展。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历史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与资源开发,导致我省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人民生活长期贫困,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本文从分析土壤侵蚀对我省国土资源的危害入手,论证土保持在土壤侵蚀劣地国土资源整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区论了不同类型土壤蚀劣地国

  • 标签: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国土整治 对策
  • 简介:于桥水库作为天津市唯一的饮用水供水水源地,研究于桥水库周边面源污染对其水质的影响,有助于改善水库水环境,保障供水质量。在分析水库周边面源污染负荷的基础上,运用基于二维浅水方程和对流扩散方程组构建的于桥水库二维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对2008年雨季(6月-9月)水库TN、TP浓度的空间分布及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受果河入库流量和汛期主导风的影响,总体上TN、TP随水流主要沿水库南岸和西北岸向坝前方向扩散,并在库区东形成顺时针大环流和在库区西形成逆时针环流。受环流影响,库心水质受污染影响较小。TP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TP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为1.56mg/L;刘相营及五百户镇是TN的主要入库口,TN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9月份为3.74mg/L。

  • 标签: 总氮 总磷 时空分布 数值模拟 于桥水库
  • 简介:入渗是土壤的一个基本物理性状.是指水分由地表进入土壤形成土壤水的过程,是降水、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的入渗速率对发展节水农业和减少水土流失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入渗速率 土壤入渗 测定方法 土壤形成 物理性状 相互转化
  • 简介:对通过不同渗透液时土壤的渗透试验,研究了灰水作为渗透液时土壤的渗透性质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灰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高,用它作为渗透液,土壤的渗透系数比用常规渗透试验用水得到的渗透系数要大,这种差别主要与灰水中钙离子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渗透系数越大;灰水作为渗透液时土壤长期渗透所造成的渗透系数降低幅度也比用常规脱气水或蒸馏水小.

  • 标签: 灰水 土壤 渗透性
  • 简介:在白洋淀水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以营养元素总为指示因子,用SWAT模型分析白洋淀流域污染负荷影响因素,模拟各类污染源的贡献值及分布。结果表明,相对于环境背景值,添加面源或点源排放后,总负荷分别增加了64%和116%。白洋淀流域总多年平均面源负荷贡献率为33.8%,点源负荷贡献率为66.2%,且汛期总负荷量远高于非汛期。

  • 标签: SWAT模型 白洋淀流域 总氮负荷 水质评价
  • 简介:以石家庄多年污水灌溉区为对象,通过对污灌土壤的可见一近红外波段光谱信息进行测量和处理,利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土壤镉含量与反射光谱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土壤镉在研究区土壤中有一定程度的积累,镉含量与其原始光谱、倒数对数光谱在多数光谱波段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与连续统去除光谱相关性不显著。逐步回归模型中,倒数对数模型拟合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为0.020,预测精度达到92.71%,说明倒数对数光谱变量模型可有效预测土壤镉含量,是估算研究区土壤镉含量较理想的预测模型。

  • 标签: 污水灌溉 高光谱 土壤镉含量 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
  • 简介:几百万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内陆海。现在,泰国东北部蒙河流域的一项总体规划已确定,因为不断增加的舍盐量对该地区构成了实际的危险。

  • 标签: 流域开发 泰国 内陆 地区 增加 东北部
  • 简介:基于现有观测资料,从邢台市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旱情识别方法,从体积含水率和重量含水率两个方面分析了含水率对作物生长情况的影响及作物正常生长所需土壤含水率,并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介绍了干旱指数分析及消退系数土壤墒情预测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为科学抗旱提供依据。

  • 标签: 邢台地区 旱情 土壤墒情预测
  • 简介:依据衡水水文实验站2010-2012年土壤含水率观测资料,分析衡水地区土壤墒情特点,研究代表区域的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利用实际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土壤消退系数K值,并拟合增墒计算经验公式,建立了退墒及增墒预报方案,并利用2013年资料进行了验证,经评定,两方案的预报精度均达100%,达到甲级预报标准。对合理指导农作物实施灌溉,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土壤墒情 变化规律 预报
  • 简介:溶解污染物是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揭示其在降雨径流阶段的传输过程对于城市污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不透水表面不同坡度(0.5°、1°、2°、3°、4°、5°)情况下降雨径流及溶解污染物传输过程。结果表明:坡度越大,坡面产汇流时间越短,径流量越快达到稳定;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径流深度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坡度越大,初始浓度越高,衰减越快;污染物传输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坡度越大,污染物传输速率峰值越大,峰值出现在径流深度为0.3~0.5mm之间;溶解污染物传输过程符合指数冲刷模型,随着坡度的增大,冲刷系数k先线性增加,坡度大于3°基本保持稳定。相对于颗粒污染物,溶解污染物冲刷系数大,易被冲刷,冲刷集中发生在径流初期。

  • 标签: 不透水表面 降雨径流 污染物传输 溶解态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