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析氢实验,测量了5种含氟表面活性剂在碱性体系中对锌粉表面析氢速度的影响。并且和传统缓蚀剂——HgCl2进行了相同条件下的对照实验,初步肯定了这类表面活性剂对锌电极可能产生的缓蚀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对10种含氟表面活性剂对锌电极在碱性体系中的阴、阳极极化曲线进行了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几种表面活性剂时锌电极的阳极行为影响不大,但对其阴极行为确有较大影响。接着又进一步考查了几种典型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对多孔锌电极在碱性溶液中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结果一致表明,这类表面活性剂对锌电极在碱性体系中的阴、阳极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和传统使用的有毒的汞盐相比较,它们对锌电极的阳极行为的影响还不算很大,但对其阴极行为的影响就表现得比较明显了。说明它们具有较强的抑制析氢的能力。综合几项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只要经过认真筛选,这类含氟表面活性剂中的大部分都有可能成为碱性电池中锌电极的代汞缓蚀剂。它们的缓蚀机理主要取决于它们的高表面活性、强抗氧化能力和它们在锌表面所具有的较强的吸附特性。由于材料来源、实验条件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本文对于这类表面活性剂在锌电极上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今后还将继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另外,通过恒电位电沉积实验还证明,这类表面活性剂对抑制锌枝晶生长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这也为它们作为二次锌电极的添加剂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标签: 含氟表面活性剂 锌电极 极化曲线 循环伏安 枝晶生长 缓蚀剂
  • 简介:铅酸蓄电池循环寿命性能衰退通常由正极板性能降低所造成的,正极板的失效与正极活性物质的软化、正极板栅腐蚀和膨胀,以及正极板栅与活性物质界面纯化有关。讨论了正极活性物质的失效模式。

  • 标签: 铅酸蓄电池 正极活性物质 失效模式.
  • 简介:表面电加热──第2部分:表面电加热系统设计指南目录指南0引言1范围2定义3表面电加热装置和控制设备的最低安全要求4热绝缘5布线系统6系统设计指南附录附录A热损耗计算附录B螺距计算附录C工作示例附录D数学公式附录E气象数据0引言稳定的表面电加热系统是以...

  • 标签: 表面电加热 系统设计 温度控制器 热损耗 热绝缘 加热段
  • 简介:分析了不对称结构,热应力及组织应力对热处理件变形的复合作用,研究了热处理工艺改进措施,通过工艺试验,其结果有力地证明加热和冷却工艺方法的改进可有效地减少变形并获得均匀的硬度。

  • 标签: 脱扣轴 局部表面淬火 工艺 热处理工艺 技术改进 电机
  • 简介:英国标准BS6351—1983表面电加热第1部分:表面电加热装置技术要求(续)8.1.11低温弯曲试验注1.本试验目的是要检验力。热电缆,加热带、加热电缆(带)单元和冷接引线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柔性使之在制造厂规定的最低安装温度下安装时无损坏。对表面...

  • 标签: 表面电加热 加热电缆 表面加热器 金属包层 加热器单元 技术要求
  • 简介:通过对氧化物阴极活性的测试,分析鉴别同规格产品的阴极活性优劣并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以预期掌握阳极活性的优劣,及时调整工艺和材料的一些参数.

  • 标签: 氧化物阴极 逸出功 激活 老练
  • 简介:主要阐述了目前国内防爆电机表面温度的测试方法,并与美国UL674标准所规定的温度测试方法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其两者的差异.我国防爆标准规定的温度测试方法与欧洲标准及IEC标准基本相同,适用范围较广;而美国UL674标准规定的温度试验方法较严酷,且试验周期长,还可能对电机本身造成损坏.

  • 标签: 防爆电机 表面温度 测试方法 机座 防爆标准 GB3836.1-2000
  • 简介:一、引言荧光灯作为最重要的人造光源之一,以其高光效、长寿命以及可得到广泛的发光颜色的显著优点活跃在人类的照明舞台上。而荧光粉决定了荧光灯的发光特性。荧光粉的发展从早期的含氧酸盐化合物,到卤磷酸盐以及近2O年来步入实用化的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由此,近年来,对三基色粉的研究变得广泛而深入。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稀土三基色荧光粉表面特性问题的一个方面,即灯管黑化和荧光粉电性间的关系。在点灯过程中,一般而言,荧光灯的光通量随点灯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其中,由于着色物质氧化汞在荧光粉表面的附着是产生光通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荧光粉对汞和氧化汞的吸附可能起因于它们带电倾向的不同。依据二种带电物质因所带电荷不同而发生静电引力,所带电荷差异愈大,静电吸引力愈强的原理,可假设不同发光材料对黑化物质吸附程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种发光材料表面电荷的不同所引起的。发光材料与黑化物质表面所带电荷差异愈大,就愈易使材料表面吸附黑化物质,从而使材料的老化程度加重,根据这

  • 标签: 荧光粉 带电倾向 表面带电 发光材料 荧光灯 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 简介:众所周知,电池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应用相当广泛。对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在应用到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其最高表面温度至关重要。在电池短路的情况下表面温度完全有可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环境而引发爆炸事故。文章提出一种如何保护电池在故障或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最高表面温度使其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方法。

  • 标签: 电池 最高表面温度 爆炸性气体环境 防爆
  • 简介:飞利浦公司于日前宣布,他们成功地发明了一种新型OLED光源材料。这种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利用表面整体发光。据介绍,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窗13在白天可以呈现透明外观;晚上则会亮起,成为照明灯光。

  • 标签: LED光源 飞利浦公司 材料 发光 表面 发明
  • 简介:用数据统计方法对大量现场数据进行分析,确认EMD后处理中,由半成品到成品铁劣化现象,并确定铁劣化区间在0.0296%至0.0401%,以及铁劣化对EMD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 标签: 电解二氧化锰 铁劣化 电性能
  • 简介:价格适中、贮量丰富且对环境污染少的LiMn2O4作为未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基材,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高温下与循环中容量衰减的问题,是制约它商品化的最重要因素。详细阐述了近年来有关尖晶石LiMn2O4容量衰减的机理;介绍了国内外在LiMn2O4正极材料表面修饰改性方面采用的各种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

  • 标签: 锰酸锂 衰减机理 包覆 表面改性
  • 简介:根据相关本安标准对小元件表面温度的要求,阐述了小元件表面温度对本安电路所产生的影响,并举例说明了如何采用热阻公式计算小元件的表面温度,以及所采取的相应处理办法.

  • 标签: 小元件 最高表面温度 热点燃 本安电路
  • 简介:考察了在成型正极表面分别浸聚四氟乙烯(PTFE)和羧甲基纤维素(CMC)对MH-Ni电池自放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MC处理能明显降低镍电极的自放电率,但不能改善电池的自放电性能;相反,PTFE处理虽不能降低镍电极自放电率,但却能明显改善电池的自放电性能。MH-Ni电池的自放电性能可能与负极析出的H2在正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密切相关。

  • 标签: MH-NI电池 自放电 镍电极 表面处理
  • 简介:介绍了采用导电碳黑、石墨、石墨水悬浊液、T255镍粉对密封锌镍(Zn—Ni)蓄电池锌负极进行的表面改性处理,比较了上述材料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导电碳黑表面处理对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性能、降低内阻效果最明显;而用石墨和石墨水悬浊液对锌负极进行表面处理.效果则不明显。

  • 标签: 锌镍(Zn—Ni)蓄电池 锌负极 表面改性
  • 简介:正规的预防性试验,一般很难发现汽轮发电机内冷定子线圈端部绝缘的缺陷。直流加压表面电位法试验能有效地找出定子线圈端部的绝缘缺陷。本文从机理、试验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阐明表面电位法,并举实例说明。

  • 标签: 电位法 线圈端部 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