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为了保证防爆电机表面防腐蚀性能满足要求,通过对一系列涂料进行霉菌试验、耐化学气体试验、耐盐雾试验、交变湿热试验试验,最终筛选出满足GB/T7060-2008要求的涂覆方案。最终涂层结构为:无机硅酸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 标签: 船用防爆电机 涂覆方案 防腐蚀性能
  • 简介:伊顿最新设计并投入市场的EatonPower-wareSeries9系列产品是为满足海上平台、轮船以及相关特殊或恶劣环境下电力保障要求的专业UPS,可广泛应用于对导航系统、紧急照明系统、救生系统、IT设备、通讯系统等设备的集中供电保护。

  • 标签: 船用UPS IT设备 海上平台 电力保障 导航系统 照明系统
  • 简介:研究了不同的Ti/Zr比以及Mn/Cr比对Ti-Mn基Laves相贮氢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具体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开发出的合金Ti0.86Zr0.14Mn1.1Cr0.5V0.32Fe0.08其综合性能可满足小型燃料电池的应用要求,这种合金在小型燃料电池中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 标签: 燃料电池 贮氢合金 热力学性能 电极
  • 简介: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作用和性能要求,论述了碳纤维纸、碳纤维编织布、无纺布、碳黑纸以及金属材料等几种用于PEMFC的气体扩散层材料的性能参数和试验结果,介绍了它们的制作工艺、注意事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 标签: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气体扩散层 材料
  • 简介:用具有溢氢效应的三氧化钨(WO3)对全氟磺酸聚合物电解质膜(PFSA)改性,制备了一系列WO3/PFSA复合膜。对制备的复合膜进行扫描电镜(SEM)、能谱(EDX)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的表面均匀而致密,W元素分布在整个膜中。热重实验表明复合膜的热稳定性能提高了。复合膜具有明显的阻醇作用,并随膜中WO3含量的增加阻醇性能增强。质子电导率的测试结果表明,在非极化状态下复合膜的质子电导率和Nafion誖112膜相比有所降低。

  • 标签: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WO3 PFSA膜 甲醇渗透率 质子电导率
  • 简介:微型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主要由燃料处理单元、产电单元和其他一些辅助单元构成。燃料处理单元主要由自热重整反应器、高温水气变换反应器、低温水气变换反应器和CO优先氧化反应器组成。利用AspenPlus软件模拟了干瓦级的微型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的工艺流程,借助能量和[火]分析方法对该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典型案例下的各组成单元的能量损耗和[火]损耗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系统的能量和[火]损失主要是由于驰放气和烟气等排放造成。系统的所有单元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能量效率和[火]效率最小。对水碳比、氧碳比、氢气利用率、发电效率和甲烷进料量对整个系绕性能影响也进行了能量与[火]分析。

  • 标签: 微型热电联产系统 氢气 能量分析 [火用]分析
  • 简介: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往往因不同操作条件有不同表现,常常需要精密度高的仪器去测量才能准确判断产品的性能表现;阐述了各种测试参数对燃料电池发电性能的影响,及燃料电池测试站的基本结构,同时介绍工业技术研究院燃料电池测试中心的情形,报告了台湾研发此项技术的进展.

  • 标签: 燃料电池 测试技术 测试站 发电效率
  • 简介:综述了各种燃料电池的可能应用领域;分析了目前燃料电池在商品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相对于其它系列的燃料电池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小功率的DFAFC可能最先实现商品化;我国应优先支持DFAFC的开发,以加速它的商品化进程。

  • 标签: 燃料电池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产业化
  • 简介:论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指出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的设计要求,分析比较了目前燃料电池几种常用的冷却方式,介绍了燃料电池涉及电池温度的CFD模型以及温度控制仿真模型。

  • 标签: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热管理 数值模型
  • 简介:论述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综述了各种类型燃料电池的发展状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70年代以来进行燃料电池研究的概况,着重介绍了该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与部件制备技术、电池组技术、电池组性能与电池系统的应用情况;回顾了燃料电池的发展历程,指出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提出了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燃料电池 原理 技术状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电极
  • 简介:蔚山国立科技研究所(UNIST)、韩国能源研究所(KIER)和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的三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新的基于“有序排列、孔状、卟啉碳原子(M—OMPC)”的不含贵金属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它表面积大,其孔状结构还可以人为调节。这种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方面的性能超过金属铂,对于燃料电池非常重要,但是生产成本仅为铂的10%。

  • 标签: 燃料电池 催化剂 韩国 能源研究所 国家实验室 氧还原反应
  • 简介: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叙述了不同质子交换膜的来源、特点及导电性与膜参数的关系;对不同电极和电极催化剂性能作了评述;综述了目前几种氢的来源、优缺点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有关问题的发展动向和前景.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电催化剂 膜电极 氢源 燃料电池
  • 简介:最近几年,燃料电池因有望产生清洁而且低廉的能量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根据著名的芯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ST)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来人们无需再给手机、笔记本等便携产品的电池定期充电。据该公司的高级研发部门报告,ST已经在微型燃料电池开发上取得了新的进展,这种能够装进手机内的微型燃料电池,利用价格低廉、货源充

  • 标签: 手机电池 微型燃料电池 电化学反应 电极 阳极 阴极
  • 简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堆低温储存和启动是燃料电池系统实际应用必然会经历的过程。从实用角度出发,主要对燃料电池堆的低温储存和冷启动方法的一系列发明专利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认为利用燃料电池系统固有设备和所存储的能量进行自启动是具有实用前景的方法。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低温存储 低温启动
  • 简介:由我国自主研制的“超越2号”燃料电池轿车将于2005年批量生产。该车是同济大学继“超越1号”后的又一杰作。“超越2号”采用燃料电池发动机,利用氢的低温燃烧产生电驱动汽车,反应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车的外形与桑塔纳3000相同,最高时速118km,从0加速至最高速用时24.8s,续行里程168km,经测试,排放、噪声、燃料经济性均达到A级水平,在2004年10月举行的国际清洁汽车挑战赛中获5个单项技术奖,这标志着我国燃料电池轿车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 标签: 燃料电池轿车 最高时速 燃料电池发动机 里程 清洁汽车 燃料经济性
  • 简介:建立了闭口氢-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三雏非稳态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操作压力条件下,电池的运行特性及内部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闭口电池的性能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且阴极侧氧气不足是导致电池衰减的主要原因;在较高的操作压力下,电池可以维持工作更长的时间。

  • 标签: 闭口 氢-氧电池 非稳态 运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