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一、什么叫掩CPUCPU——即中央微处理器,是彩色电视机遥控系统的控制中心,它好比人的大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当CPU接收到遥控器或键控电路发出的指令时,CPU将自身内部只读存储器(ROM)中存放的各种指令逐一调出,并与遥控器或键控电路发出的指令进行比较和逻辑运算,若遥控器或键控电路发出的指令与ROM中存放的某一指令完全对应,则CPU再将ROM中存放的相应控制程序调出,并按该程序执行,完成相应的控制功能。CPU内部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

  • 标签: CPU 掩膜 解读 中央微处理器 键控电路 逻辑运算
  • 简介:论述了质子交换燃料电池热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指出了质子交换燃料电池热管理的设计要求,分析比较了目前燃料电池几种常用的冷却方式,介绍了燃料电池涉及电池温度的CFD模型以及温度控制仿真模型。

  • 标签: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热管理 数值模型
  • 简介:介绍了质子交换燃料电池(PEMFC)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叙述了不同质子交换的来源、特点及导电性与参数的关系;对不同电极和电极催化剂性能作了评述;综述了目前几种氢的来源、优缺点及质子交换燃料电池有关问题的发展动向和前景.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电催化剂 膜电极 氢源 燃料电池
  • 简介:电动汽车既环保又廉价,但依然有很多人选择汽油动力汽车,其一大原因就是电动车充电太麻烦,主要体现在充电桩的分布范围不够广、充电速度慢。

  • 标签: 电池 流动 开发 大学 充电速度 电动汽车
  • 简介:CS—PAn(4G学氧化聚合法合成聚苯胺)电极的CV曲线类似于ES—PAn(电化学聚合法合成的聚苯胺)电极,而且他们都具有优良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交流阻抗图谱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PAn具有相同的电化学反应机理。CS—PAn-Li和ES—PAn-Li扣式电池的最大放电比容量分别为75mAh·g^-1和86mAh·g^-1,容量衰减率分别为13.2%和6.8%,ES—PAn—Li扣式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优于CS—PAn-Li扣式电池。

  • 标签: 聚苯胺 掺杂 膜电极 电化学性能 锂电池
  • 简介:简要介绍了变频器的原理及技术特点,说明了变频器在工况变化巨大的风机及泵类设备控制的先进性,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在夜间或气温较低的季节气候条件下,变频控制控制冷却风机的转速,达到节能效果。

  • 标签: 冷却塔风机 变频器 PID 控制
  • 简介:针对目前风电行业中较常见的变频柜等电气元件下置的方案,进行了优势分析和缺点比较。以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以及标准湍流模型为建模理论基础,通过CFD流体软件的计算,对筒底部变频柜工作环境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加装了轴流风机进行强制通风换热的简底部空间的温度环境能够满足变频柜等各个电气部件正常工作的要求,同时,结合结构设计和布局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出建议改进。本文提出的底空间风冷散热方案的计算,不仅对风电机组结构布局的合理性有着重要意义,对风电机组机舱内及各个散热部件的计算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塔筒底部 风电机组 变频柜 温度场
  • 简介: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SiO2/PVDF纳米纤维复合,并把其作为一种增强体浸渍到全氟磺酸树脂中得到SiO2/PVDF/Nafion纳米纤维增强复合质子交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的表面形貌及纤维分散状态,研究了复合的热稳定性和热机械性能,并考察了复合在不同温度下质子传导性能。结果表明全氟磺酸树脂充分填充纤维并且分散均匀,复合的热稳定性及热机械性能有所提高,SiO2/PVDF/Nafion复合的质子传导率随着纤维中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高,最高可达到0.23S/cm。

  • 标签: 静电纺丝 SiO2/PVDF纳米纤维 纳米纤维复合质子交换膜
  • 简介:故障现象:一台创维29T68HT高清彩电(6D35机芯),三无。分析检修:测得电源初极300V电压正常,但次级B+(140V)输出端对地电阻约60Ω,明显偏低;断开行输HJ供电电路,该处在路电阻仍为60Ω。仔细检查员后发现,B+整流二极管D813旁边的电容CB56已烧焦,换上一只220pF/1kV电容后,B+输出端对地电阻升至80kΩ,正常。通电试机仍三无,测得B+电压为0V,判断电源初级也有问题。

  • 标签: 电源厚膜块 在路电阻 整流二极管 高清彩电 故障现象 供电电路
  • 简介:双极板是质子交换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在燃料电池中主要起分隔氧化荆与还原荆、使生成的水顺利排出、分隔电池堆中的每个电池和收集输送电流的作用。质子交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成本与性能对推进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有很大影响。双极板材料主要有无孔石墨材料、金属或合佥材料以及各种复合材料,针对这些双极板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流场设计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蛇形流场,其它的还有网格状流场、叉指形和肺形等。

  • 标签: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双极板
  • 简介:从分子运动理论出发,考虑扩散层对传质影响,按照扩散规律,建立一定的模型,对氢氧质子交换燃料电池的阴极和阳极极限电流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具体计算。结果表明:极限电流都随扩散层厚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在温度为60℃、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的标准状态下,扩散层厚度为零时,氢气和氧气的极限电流密度最大分别为2.18×10^5A/cm^2与5.45×10^4A/cm^2;当扩散层厚度为0.2mm时,极限电流密度分别降至1.5×10^3A/cm^2和2.2×10^2A/cm^2。

  • 标签: 燃料电池 扩散层 分子运动 极限电流密度
  • 简介:在单电池中用充电一放电循环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厚度Nation对多硫化钠/溴单电池效率及电池负极液中的多硫(Sx+1^2-)及硫氢根离子(HS^-)向正极溶液中扩散(即透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厚度的增加,电池的库仑效率升高,的透硫率及电压效率降低。用四丁基溴化胺(TBAB)对Nation112进行了初步改性处理,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库仑效率,减少了的透硫率,但由于改性电阻的增加,致使电池电压效率下降。

  • 标签: 离子交换膜 多硫化钠 四丁基溴化胺 液流电池
  • 简介:PVDF-HFP材料具有耐化学腐蚀、耐热性好、机械性能优等特点,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总结了PVDF-HFP的形态结构优势和PVDF-HFP的改性研究,并展望了PVDF-HFP未来改性研究的趋势。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隔膜 PVDF-HFP 改性
  • 简介:运用溶胶法对BAM荧光粉粉体进行表面包膜处理,获得了包覆氧化铝层的BAM粉.以SEM、XPS等方法测试其表面形貌,包覆率达到90%左右,且层稳定;进行发光性能测试,测得包膜BAM粉的稳定性得以改善,制成单色灯燃点试验后的光衰低于对照样;对荧光粉表面吸附沉积的汞量变化进行检测,包膜BAM粉的含汞量小于未经包膜处理的对照样.同时,运用溶胶法对荧光灯玻管进行涂处理,形成一薄层氧化铝保护,涂粉、制灯后测得灯的光衰低于对照样,黑化现象也明显减轻.实验说明:对荧光粉进行表面包膜处理可以保护粉体、增进稳定性、改善热劣化性能、减少汞的吸附沉积等;对荧光灯玻管涂敷保护可以减少某些组分的有害影响,减轻灯管黑化现象,减轻荧光粉劣化程度等.这些减少荧光灯光衰问题的研究工作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 标签: 溶胶法 BAM荧光粉 包膜 灯管 氧化铝 包覆率
  • 简介:用具有溢氢效应的三氧化钨(WO3)对全氟磺酸聚合物电解质膜(PFSA)改性,制备了一系列WO3/PFSA复合。对制备的复合进行扫描电镜(SEM)、能谱(EDX)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的表面均匀而致密,W元素分布在整个中。热重实验表明复合的热稳定性能提高了。复合具有明显的阻醇作用,并随中WO3含量的增加阻醇性能增强。质子电导率的测试结果表明,在非极化状态下复合的质子电导率和Nafion誖112相比有所降低。

  • 标签: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WO3 PFSA膜 甲醇渗透率 质子电导率
  • 简介:当今社会,人工照明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照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基于当今提倡的绿色照明、生态照明的背景下,阐述了不恰当的人工照明对人类、动植物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介绍了人工照明中光生物效应这种照明新技术,从而可以让人工照明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加科学和合理,有益于整个社会。

  • 标签: 人工照明 生态健康 辐照光源 光生物效应
  • 简介: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球磨过筛得到颗粒均一的球形颗粒。酚醛树脂作为碳源对球磨后石墨进行包覆,经过高温炭化处理,在天然石墨表面形成一层炭包覆层,再对包覆后石墨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表面预成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池测试系统等对共改性石墨进行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分析。XRD分析显示,共改性后的石墨层间距d(002)和无序化程度增加,说明在石墨的表面形成了一定的包覆层。SEM图片中可以看出改性后的石墨颗粒致密均匀且较为圆滑,这种结构使得石墨颗粒表面积适当减小,电化学性能得到提高。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共改性后的石墨在0.1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362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92%,100个循环后容量仍保持为最高容量的98.6%。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酚醛树脂 聚二甲基硅氧烷 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