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为确保增安型电机的安全运行,介绍了增安型电机的tE时间、启动时间及保护时间的含义,用公式、曲线的方法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它们的决定性因素,并对增安型电机各状态下的保护进行了描述.最后,提出了一种利用发热限制曲线及计算机使其具有直接与间接温度保护的较为理想的保护方法.

  • 标签: 增安电机 TE时间 发热限制曲线 启动 保护
  • 简介:继电保护是保证供电系统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它应同时满足三个基本原则,即: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活性,而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矛盾的,因而在考虑系统保护时,应根据具体的保护配合关系及时间元件特性来选择不同的继电器、合适的整定值、不同的

  • 标签: 继电保护 时间级差 供电系统 时间继电器
  • 简介:阐述了本安产品检验的过程和本质安全电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一些提高本安电路安全性能的常见措施。

  • 标签: 本质安全 安全检验 本安电路
  • 简介:介绍了可燃性粉尘与爆炸性粉尘的概念;论述了粉尘环境本质安全型防爆技术原理、依据的标准、设备分类,以及防止电气火花、危险温度、电磁辐射等点燃源产生危害的技术措施和相关检验要求;分析比较了设备两种类型防爆标志的意义;指出了相关标准内容的不足以及将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粉尘环境本质安全型电气系统防爆技术评定的原则。

  • 标签: 可燃性粉尘 爆炸性粉尘 粉尘防爆 本质安全型 EPL
  • 简介:分析了Boost变换器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CM)和不连续导电模式(DCM)时的峰值电感电流.指出在给定开关频率、输入和输出电压时,变换器工作在CCM下的最大峰值电感电流就是该变换器在整个负载范围内工作时的最大电感电流,并将其与最小点燃电流相比较作为变换器在该工作模式下内部电感本质安全的判断依据.文中给出了实例,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标签: 本质安全电路 BOOST变换器 最小点燃电流 设计
  • 简介:本装置是在本质安全防爆试验中,为研究脉冲状电压波形的持续时间对可燃性气体点燃影响的试验装置。用函数波形发生器使任常意脉冲宽度的电压波形发生振荡,使用宽频带电力放大器,放大拟定电压的波形,施加在IEC点燃试验装置上。改变此脉冲持续时间与峰压,研究可燃性气体,气体点燃特性。用存储装置观测脉冲波形。波形图为可燃性气体点燃时的脉冲电压、电流的时间变化曲线。(电压24V(下),电流5.0A(上),脉冲持续时间370μsec)函数发生器:电压0~5V

  • 标签: 可燃性气体 脉冲电压 存储装置 函数发生器 脉冲持续时间 防爆试验
  • 简介:根据相关本安标准对小元件表面温度的要求,阐述了小元件表面温度对本安电路所产生的影响,并举例说明了如何采用热阻公式计算小元件的表面温度,以及所采取的相应处理办法.

  • 标签: 小元件 最高表面温度 热点燃 本安电路
  • 简介:本文介绍了增安型电机tE时间微机测试系统的组成、测试原理,研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多参数测量问题,滤波问题、tE时间曲线外推问题)以及新旧系统的性能对比。

  • 标签: 防爆电机 增安型电机 TE时间 微机测试系统
  • 简介:tE时间是增安型电机的关键参数,它的调整措施在增安型电机的生产和制造中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电磁和结构调整对电机tE时间的作用。

  • 标签: 防爆电机 TE时间 增安型电机
  • 简介:利用VGA接口在笔记本运行时的电气特性,结合GPIB488数据接口的数字万用表的自动测量系统,介绍了实现笔记本电池供电运行时长的自动化测量的方法。

  • 标签: VGA接口 笔记本电脑电池 运行时间
  • 简介:本文从电机损耗发热的角度,就增安型电机转子t_E时间不合格的问题,提出了调整设计的方法。

  • 标签: 增安型电机 转子t_E时间
  • 简介: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CM)的单电感双输出(SIDO)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为提高其瞬态响应速度,提出了恒定导通时间(COT)控制SIDOCCMBuck变换器。详细分析了COT控制SIDOCCM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时序。与传统共模电压差模电压控制SIDOCCMBuck变换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COT控制SIDOCCMBuck变换器不需要误差放大器及补偿网络,具有实现简单、瞬态响应快和输出支路间交叉影响小的优点。

  • 标签: 单电感双输出 恒定导通时间控制 瞬态响应 交叉影响
  • 简介:根据当前国内工矿企业发展的现状,对煤矿井下使用的电动机及其拖动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使用软启动器的必要性,对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低压交流电机软启动器(以下简称“防爆软启动器”)的产品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功能特性等进行论述。

  • 标签: 防爆软启动器 可控硅 降压启动器 导通角
  • 简介:以FeSO4.7H2O,H3PO4,H2O2和NH3.H2O为原料合成纳米化的FePO4.1.5H2O,并将Li2CO3、FePO4.1.5H2O和葡萄糖混合球磨,在800℃下通过碳热还原合成LiFePO4/C。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相同温度下,不同合成时间LiFePO4/C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800℃12h下合成的样品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2C(1C=150mAh/g)倍率下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2.7mAh/g,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基本保持不变。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LIFEPO4 铁源FePO4.1.5H2O 碳热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