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电厂管道作为设备间传输介质的机械系统,在保证其自身的完整性和安全可靠性的同时,由于管道在安装正常运行过程中对设备的影响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在传统的管道设计中,只要求管道对设备端口的载荷不超过某个允许值,而对安装过程中管道对设备的影响没有严格的要求。浮动连接作为一种新的管道设计思路,不仅可以使管道的受力状况更精确,更接近实际情况,而且有利于消除设备端口的装配应力,改善其受力状况,使设备的安全运行更有保障。

  • 标签: 浮动连接 工厂化配管 配重
  • 简介:基于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及传热学原理创建间接连接区域供热系统动态模型。应用此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循环质量流量时系统动态过程,并讨论存在管道热损失、补水、换热器及散热器富裕面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合2012年2月13日~2月19日逐时室外温度对整个系统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系统特征点温度响应与实测值误差较小,证明所建动态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为补偿室外温度波动对供热系统的影响,采用四种PI控制策略模拟系统动态响应和分析比较其能耗。模拟分析显示:在室内温度控制方面,锅炉燃料质量流量与末端散热装置循环质量流量联合控制具有最佳控制精度;在系统能耗方面,锅炉燃料质量流量与一次网循环水量联合控制能耗最小,且管网温度波动最小,但个别时段室内温度波动略高。

  • 标签: 区域供热系统 动态模型 控制策略 运行优化
  • 简介: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体建立了三维稳态电化学模型,考察了气体扩散层孔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扩散层孔隙及层厚的变化反映从气体通道到扩散层和催化剂层的反应气体扩散量,进而影响电化学反应的活跃程度;以膜与阴极催化剂层界面处获得的最大电压为目标函数,采用鲍威尔搜索法对气体扩散层孔隙进行数值优化,得到了扩散层孔隙和层厚的最优值.通过优化前后氧气浓度和电流密度的对比显示,这些参数可以显著改善电极的传质性能,使燃料电池获得最佳性能.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孔隙率 鲍威尔法 优化
  • 简介:据IMS市场调研公司最新公布的报告称,2010年第二季度内,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电池的平均产量再次呈上涨趋势,总量已逾25GW。分析师们进一步预测,认为截至今年年底,电池产量将达33GW,占到晶硅电池技术应用量的逾80%。但是,在公布这项好消息的同时,该公司也指出2011年的利润将有所下降。

  • 标签: 太阳能光伏 利润率 太阳能电池 市场调研 一步预测 电池技术
  • 简介:建立了一个小规模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粒粒径、表面涂层类型、悬浮液温度等因素对微粒污垢沉积的影响,得到了非常独特的实验结果。悬浮液温度在50℃时,微粒污垢沉积最大。基于污垢附着机制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理论上证实了在某一悬浮液温度微粒污垢沉积最大,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微粒污垢沉积最大时的悬浮液温度与换热面表面自由能之间的关系式。

  • 标签: 微粒污垢 沉积率 悬浮液温度 实验研究 理论分析
  • 简介:黑体空腔积分发射的计算对辐射测温黑体空腔的设计非常重要,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互相校验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的计算方法,计算了等温轴对称黑体空腔的积分发射,结果与montecarlo法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0009,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在此基础上,对等温非轴对称黑体空腔的积分发射进行了计算,结果与montecarlo法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0005,表明能够有效计算非轴对称黑体空腔积分发射.

  • 标签: 积分发射率 轴对称黑体空腔 非轴对称黑体空腔
  • 简介:结合环路热管系统的优点与太阳能的广泛利用前景,设计并搭建了以太阳能利用为背景的新型毛细芯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系统,采用泡沫镍为毛细芯、乙醇为工质,实验研究了系统的启动运行特性,以及不同的工质充灌对环路热管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环路热管热源功率在300~1600W时具有良好的启动运行特性,55%的充灌为最佳充灌,具有更短的启动时间,相对更低的蒸发器温度与热阻。

  • 标签: 泡沫镍 平板蒸发器 环路热管 充灌率 启动时间
  • 简介:针对影响600MW机组厂用电的主要因素,对蒸汽压力(亚临界、超临界)、煤质(烟煤、褐煤等)、系统(制粉系统、烟风系统)以及锅炉辅机型式等对厂用电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是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600MW机组系统及锅炉主要辅助设备,以降低厂用电

  • 标签: 600MW机组 厂用电率
  • 简介:目前在不同文献中对空气预热处理器漏风系统,漏风的计算公式及两者相互关系上有着不同的规定或论述,造成实际使用中混乱或不便,本文通过比较,论证和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澄清。

  • 标签: 空气预热器 漏风系数 漏风率 锅炉
  • 简介:为了预测不同废气再循环(exhaustgasrecirculaction,EGR)对某型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采用AVLFIRE软件建立了该柴油机缸内的多维仿真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样机采用不同的EGR进行缸内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不同EGR对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参数及排放(NOx和Soot)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GR从0.00增加到0.20,柴油机缸内燃烧速率减小,爆压和最高温度分别下降了4.0%和3.9%,累计放热量下降了3.5%,滞燃期增加了0.9℃A,同时缸内NOx排放生成区域明显减少,但Soot排放生成区域明显增加。

  • 标签: 柴油机 EGR率 多维仿真 燃烧 排放
  • 简介:针对影响600MW机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岛厂用电的主要因素。对煤收到基硫分高低、烟气量大小、采用的不同脱硫设备等对脱硫厂用电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国内现设计的600MW机组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时,设计煤种为高热值.低硫分(硫分低于0.7%),并且脱硫烟气系统不设GGH或设GGH时,脱硫厂用电为1.0%~1.1%;当采用低热值.高水分设计煤种,脱硫厂用电在1.7%以上。当采用高硫分(硫分高于4%)、中等热值的煤种时,脱硫厂用电最高可达1.98%。应根据工程具体煤种情况核算脱硫系统主要设备(增压风机、浆液循环泵、磨粉机、真空泵、氧化风机等主要设备)的轴功率。在初步设计阶段核算脱硫部分厂用电后,完成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岛脱硫部分厂用变容量的选择。

  • 标签: 600MW机组 湿法烟气脱硫 厂用电率
  • 简介:实验研究了外加线性变化热流条件下木材点燃时间与热流变化之间的关系,测量了不同种类木材在不同热流变化下的点燃时间.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点燃时间和热流变化之间符合很好的幂函数关系,而密度是影响木材着火的一个关键因素.

  • 标签: 变热流 点燃时间 热流变化率
  • 简介:以质量积耗散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恒截面高渗透通道的矩形单元体传质构形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得到结构体内平均传质效果最好的结构外形.结果表明:对于单元体和各级构造体,其平均传质压差均为最大传质压差的2/3.因为高渗透材料中质流密度符合线性分布,所以基于积耗散最小与最大压差最小的最优构形完全一致.所得最优构形同时使得传质能力和传质安全性最好.

  • 标签: 构形理论 质量积耗散 矩形单元体 传质
  • 简介:在半透明均匀折射介质内矢量辐射传输过程中辐射熵传递方程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偏振度对矢量辐射传输过程中辐射熵产的影响。均匀折射介质内辐射光束的起偏和改偏通过相距阵实现。计算结果表明:由介质内吸收发射过程的不可逆性产生的光谱辐射熵产数随着偏振度增加而减小,而由介质散射过程的不可逆性产生的光谱辐射熵产数随着偏振度增加而增加;偏振度对介质内的光谱辐射熵强度的影响很大,若不考虑偏振,光谱辐射熵强度的相对误差最大可达到18.04%;在整个系统中,光谱辐射熵产数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

  • 标签: 偏振度 辐射熵产 矢量辐射熵产 均匀折射率介质
  • 简介:为摸清引进的采用斗巴(DoosanBabcock)技术制造的超临界机组W型火焰锅炉炉内空气动力特性,在1∶20冷态模化试验台上对一台近期投产的600MWe超临界机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三次风为0%、6%和12%的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三个风下炉内流场均出现偏斜现象,表现为后墙侧下行气流折转上行明显早于前墙侧,横截面上竖直速度分量、下行气流衰减及气流无量纲穿透深度在前、后墙侧均呈不对称分布。随三次风加大,流场偏斜程度增强,前后墙侧下行气流无量纲穿透深度均减少,但后墙侧下行气流速度衰减明显快于前墙侧。

  • 标签: 超临界机组w型火焰锅炉 三次风率 流场偏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