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9月6日华能集团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的双方将合作开展洁净煤发电及二氧化碳(CO2)捕集与处理、煤气化、煤气净化等技术研究在悉尼举行《关于洁净煤发电及CO2捕集与处理等技术研究的合作框架协议》的签字仪式。

  • 标签: 研究组织 洁净煤发电 减排 二氧化碳 澳大利亚 华能集团
  • 简介:由于传统路灯采用低压输电网络线路长,布线及埋设复杂且施工量大,消耗土地资源且占用空间较大,因此采用传统路灯进行城市照明的财政支出较大。即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也不能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另外电力供应紧张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日趋突出。因此亟需寻求一种节能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的照明设备。针对这种情况,北京锦能伟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能伟业”)设计了一系列太阳能/风能互补灯,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了照明系统的可靠性。

  • 标签: 城市照明 景观灯 风景线 新能源 设备完好率 自动化程度
  • 简介: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英国苏格兰和南方能源供应公司(SSE能供公司)签署了辽宁兴城刘台子、凌海南小柳、凌海胜利风电项目等个项目的《碳排量购买协议》。至此,国电电力与SSE能供公司碳排量交易总量已近200万t,协议金额超过2000万欧元。

  • 标签: 电力发展 减排量 SSE 交易 英国
  • 简介:为满足太阳能行业发展需要,苏州旭硝子计划增强公司玻璃生产能力。公司预计总投资130亿日元,将建一条新的玻璃窑炉以满足太阳能光伏组件对玻璃的需要(产能:240吨/天,7百万吨/年),在苏州旭硝子平板玻璃公司建一条新的AR生产线。同时,公司在Aichi工厂新增一条年产量6百万吨的丁CO生产线,此生产线拟在2009年第二季度大量生产,TCO生产线将在2008年第四季度投产。

  • 标签: 太阳能光伏 太阳能行业 玻璃窑炉 生产线 厂商 引发
  • 简介:张家口发电厂1号机组在大小修期间对过热器出口通焊口进行金属检验时,多次发现过热器出口通焊口有裂纹,本文结合多次的处理过程,并通过1号炉通出口导汽管改造的具体情况,对过热器出口焊口裂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发电厂 过热器 导汽管 结构改造 三通焊口裂纹 锅炉
  • 简介:随着中国太阳能发电行业的逐步发展壮大,光伏产品的产能和质量都在大幅度提升。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户用系统市场,2006年销售达到9.1万套,总功率达到3.0MW。中国光伏企业已经有了多年的成熟发展经验。中国的光伏产品质量和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 标签: 展览 非洲 产品质量 国际市场 发电行业 发展经验
  • 简介:住房对冬季采暖的要求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要有一定的室内平均温度,包括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第二,要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对室内空气温度的波动要有一定的限制。

  • 标签: 住房 冬季 采暖 被动式太阳房 热工设计 围护结构
  • 简介:从介绍锅炉过热器温水引水点的变迁开始,通过超临界直流炉与亚临界汽包炉的数据对比,得出丰城电厂扩建660MW超临界机组的过热器温水宜从靠近省煤器的进水管上引水的结论。

  • 标签: 减温 过热器 汽包 省煤器 超临界机组 直流炉
  • 简介:火电厂维模型的设计已是议事日程上的事情,它是由电力设计市场的需求,在我国,现阶段已具备了维模型设计的条件,根据我院已完成的广东岭澳核电站除氧间维设计的实践体验,火电厂维模拟设计技术可从五个阶段来探讨。

  • 标签: 火电厂 三维模型 设计技术
  • 简介:7月21日,鑫股份称将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下称蚌埠设计院)共同出资,成立蚌埠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投资额为10.5亿元。鑫股份以现金方式出资7.35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70%,其余部分由蚌埠设计院出资。

  • 标签: 玻璃工业 太阳能 合资公司 股份 设计研究院 光电玻璃
  • 简介:国家原子能机构23日在上海举行“代核电技术报告会”提出,中国要积极推进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工作,努力提高中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对核电技术发展历程的了解,国家原子能机构向媒体提供资料,详细介绍目前已知的一、二、、四代核电概念。

  • 标签: 核电技术 原子能机构 知识 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引进 报告会
  • 简介:无锡开源太阳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12月中旬宣布,国内第一台太阳能电池硅晶全自动多线切片机研制成功。其技术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我国硅晶全自动多线切片机依赖进口的历史宣告结束。

  • 标签: 太阳能电池 切片机 全自动 多线 国内
  • 简介:排汽200MW汽轮机组由于结构安全上的原因,制造厂家一直认为不能改遣为供热发电两用机。近来,天津市电科院提出了一种新技术,可将排汽纯凝汽机组改造成供热,发电“两用”的热电联产机组,其原理已得到制造厂家认可,并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410020392.4)。该文主要介绍其供热改造的机理,改造后的安全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和技术经济分析等,按案例分析一台N200机组改成热电两用机后,一个采暖期节约标煤38000吨,年收益5000万元。投资不超过1500万元(含热网首站),投资回收期不到3~4个月,是个利国利民利企业的赢改造工程。时值编制“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建议列入实施方案,择点示范,待取得经验后,大力推广。

  • 标签: 热电联产 供热改造 200MW汽轮机组 热电联产机组 两用机 排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