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对彩色感光材料厂的废水处理泥低废料首次采用火法-湿法联合新工艺直接提取高纯,工艺简单,经济合理。提取的纯度高,单项杂质含量小于1.0ppm,优于国标一号,适用于半导体材料工业及高纯银盐制造业。

  • 标签: 含银废料 高纯银 新工艺
  • 简介:本文就公司外购铜精矿火法处理进行工艺可行性研究,结合金川公司现有的电炉熔炼工艺,考察了铜精矿中铜、、金等有价、贵金属元素在火法富集工艺过程中的行为和分布。为该物料与金川公司现有火法流程的顺利衔接提供了理论及试验依据。

  • 标签: 含银铜精矿 电炉熔炼工艺 贵金属 火法富集
  • 简介:介绍了万年金矿回转窑焙烧脱砷工艺试验研究与工业实践。认为该工艺脱砷技术可靠,指标稳定,经济上合理,脱砷焙砂As≤0.5%,满足冶炼工艺的需要。

  • 标签: 含砷银金精矿 回转窑 焙烧 脱砷
  • 简介:冶金、化工、电镀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铬废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文章介绍了几种铬废水的治理技术,包括化学还原法、电解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以及生物法,阐述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并展望了铬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和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在铬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 标签: 含铬废水 生物法 处理技术
  • 简介:结合高炉本部高炉护炉需要,提出生产高钛球团矿和低钛球团矿的TiO2控制标准。以此控制标准组织生产后,解决了先前生产混合球团矿不利于高炉护炉配料调整的问题,节约了钒钛矿护炉资源。生产实践表明:高钛球团矿和低钛球团矿与混合球团矿相比,质量没有下降。

  • 标签: 铁精粉 球团矿 含钛铁精粉 高钛混合料 配料比
  • 简介:在总结锌I系统浮选富集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浮选回收银的生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设备、工艺等方面对影响浮选产量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 标签: 银浮选 锌浸出渣 银精矿
  • 简介:基于铜在电炉渣中的损失形态,通过分析影响渣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横膈膜厚度、控制渣层厚度、优化放渣方式及洗炉方式等控制沉降电炉渣铜的措施。措施实施后,有效地解决了电炉渣铜偏高的问题,渣铜量从2016年的平均1.120%降至目前的0.929%。

  • 标签: 渣含铜 横膈膜 洗炉方式 放渣方式
  • 简介:对锑矿废水处理常用工艺进行比选后,采用石灰一铁盐联合化学中和沉淀法处理该类型废水。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通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的要求,锑的浓度符合《工业废水中锑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350—2007)中限值。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操作简单,出水水质达标。

  • 标签: 锑矿废水 化学沉淀法 石灰-铁盐联合法 除砷 除锑
  • 简介:砷混合盐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砷酸钠。该混合盐使用受到限制。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通过溶浸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混合盐中的砷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一次或多次溶浸,混合盐中的砷含量由4%左右降至0.05%~0.5%,碳酸钠含量由60%提升到85%~90%;所得到的砷酸钠的砷含量达到20%。通过溶浸后,所得的碳酸钠和砷酸钠均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解决了砷混合盐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 标签: 含砷混合盐 碳酸钠 提纯
  • 简介:重点探讨了长治钢铁(集团)公司在现有的工序能力下,通过降低铁水硅量来使工艺过程更趋于合理,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 标签: 炼铁 炼钢 铁水含硅量 能耗 成本
  • 简介:从资源再利用的角度分析了铜污泥的处置及综合回收利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富氧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工艺的流程及优势。使用该工艺处理污泥,铜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渣铜控制在0.7%以下,熔炼烟尘可作为次氧化锌产品外售,废气可回收余热降低能耗,冶炼渣水碎后变为无害渣可作为建筑辅材外售,实现了污泥的综合利用。

  • 标签: 含铜污泥 富氧侧吹 浸没燃烧 熔池熔炼
  • 简介:10%~70%石墨粉、10%~50%碳化硼粉及5%~30%去除了Si、Fe的玻璃粉混炼、成型并烧成后制成熔炼高纯度铝用石墨耐火材料。所用的石墨粉用天然石墨和人工合成石墨制成。作为不含Si、Fe的玻璃粉原料。使用Na2O-B2O3-CaO-Al2O3或类似材料较合适。也可以添加Al2O3、MgO和ZrO2等不含Si、Fe的氧化物细粉、或BN、AlN、ZrB2等不含Si、Fe的非氧化物细粉。使用该混合料后能够提高制品的抗裂、抗氧化性能,并能够有效防止混合料中的Si、Fe对熔融金属造成污染。

  • 标签: 石墨耐火材料 铝冶炼 Al2O3 抗氧化性能 碳化硼粉 人工合成
  • 简介:为了提高尾矿物料中铜量分析的准确度,对碘量法测定铜的分析方法(GB/T3884.1)进行了优化,对标准滴定溶液、样品溶解、酸度控制、滴定管选择等影响因素做了研究,制定了该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的特点,能够满足生产要求。采用标准加入法所得回收率为97.34%~103.16%。

  • 标签: 碘量法 尾矿 溶解 铜量 准确度
  • 简介:通过实验使用表面粗糙度测试仪测定了无氟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表面粗糙度,研究了碱度R、Li_2O、TiO_2、Na_2O、B_2O_3、MgO对保护渣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实验证明:碱度大,Li_2O、TiO_2、Na_2O、MgO含量高的保护渣,其冷态下的表面粗糙度相对较高;保护渣的玻璃化性能随着B_2O_3含量的提高而变好,表面更加光滑;MnO含量在2%~4%时,随着的MnO含量的增加,表面粗糙度变大;MnO含量在4%~6%时,随着的MnO含量的增加,表面粗糙度变小。

  • 标签: 含钛无氟保护渣 玻璃体 表面粗糙度
  • 简介:文章以常见且毒性较强的铬(Ⅵ)废水为样,研究速溶茶渣对中低浓度铬废水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速溶茶渣吸附废水中铬(Ⅵ)离子效果依赖于多种因素,并确定了速溶茶渣对废水中铬(Ⅵ)离子的吸附规律。速溶茶渣对实际废水中铬(Ⅵ)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 标签: 速溶茶渣 铬(Ⅵ)离子 处理 废水
  • 简介: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硝酸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制备超细银粉。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振实密度测定仪、比表面积测定仪等对银粉进行表征,研究硝酸浓度、pH值、纯度对银粉形貌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溶液浓度对超细银粉形貌有很大影响,随着硝酸溶液浓度升高。生成的小颗粒数量多,团聚现象严重;银粉粒度随硝酸溶液pH值增大而减小,但pH增大到7.0时,银粉团聚现象严重;照相一级、优级纯硝酸的杂质元素含量低,制备的超细银粉电镜形貌好,分散性良好,振实高,粒度分布窄且均匀。

  • 标签: 银粉 硝酸银 浓度 pH纯 度抗 坏血酸
  • 简介:文章概述了碱性氯化法处理金矿氰废水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该处理方法的药剂选用和处理工艺,提出了影响CN^-去除率的因素及在工艺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供同类废水处理设计和管理者参考。

  • 标签: 含氰废水 碱性氯化法 提金
  • 简介:某铜矿铜0.58%,并含有0.0085%的钴,钴主要赋存于毒砂中,属砷难处理矿石。针对该铜矿的矿石性质特点,试验采用铜钴依次优先浮选工艺回收铜和钴,解决了铜精矿砷高的问题,获得了合格铜精矿。小型闭路试验可获得铜品位26.03%、砷0.30%、铜回收率96.19%的铜精矿以及钴品位0.26%、砷7.45%、钴回收率40.38%的钴精矿。

  • 标签: 含钴铜矿 含砷 优先浮选 降砷 回收钴
  • 简介:文章结合前人的资料,通过矿区开展的基础地质勘查和取样化验分析,对升坪重晶石矿的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认为该重晶石矿床受断裂控制,是后期热液充填于次一级断和裂隙中生成的产物,属单金属硫化物一再晶石矿类型。该区范围具有找矿前景,根据矿脉赋存、分布规律和成矿特点,提出了以矿点为中心向外围找矿的设想。

  • 标签: 矿脉 断裂 后期热液 成矿作用 找矿前景
  • 简介:采用溶剂萃取对氟硫酸体系铍浸出液进行铍与氟、铝、铁的高效分离。通过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剂为P204,萃取前需采用亚硫酸钠还原,萃取pH1.5~2.0,皂化率33%,萃取时间20min,O/A=3∶2,F/BeO=1,通过六级逆流萃取,BeO萃取率可达到99%以上。

  • 标签: F/Be O 萃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