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学员不仅仅是培训资源的摄取者,同时也是知识和经验的携带者,是一种可以开发的重要资源。通过摸底测验、问卷调查、互动式教学法以及作业和论文等途径,可使学员成为培训活动中的基础性资源、能量性资源和增值性资源,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培训 资源 主体 开发
  • 简介:本文论述了环烷基原油资源分布特征,揭示了中国、委内瑞拉、美国环烷基原油的特点,为今后环烷基原油的利用提供了完整的参考资料。

  • 标签: 环烷基原油 资源 分布 特点
  • 简介:本文阐述了培训资源管理平台设计,介绍了资源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结构及主要功能,并提出了实现方法,以求解决培训资源管理缺乏统一平台和资源共享等问题,达到资源在各部门的互联互通,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培训资源 管理平台 信息系统
  • 简介:我国能源供应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正面临严峻挑战,去年下半年发生的油荒、电荒拉响了能源警报为解决我国能源供应特别是石油供应安全问题,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双管齐下”策略:一是中国石油公司应积极参与海外油气资源开发,将权益产量尽可能多地运回国内;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油气贸易,实施进口多元化.

  • 标签: 中国 能源工业 油气资源 市场 对外贸易 产量
  • 简介:氨水是广泛用于化工生产上的一种原料,也是严重污染环境的一种污染物。对于高浓度氨氮废水采用氨资源化回收的处理工艺,不仅消除了环境污染还实现了氨的回收利用。某化工厂废水回收氨氮后,采用电解工艺预处理,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后再采用缺氧—好氧处理工艺处理,去除废水中高浓度COD、氨氮,SS也极大地降低了,达到市政污水管网入网标准。高浓度氨氮废水资源化回收处理后,氨氮回收率可达90%以上,回收氨水浓度18%,可用于企业锅炉脱硝。

  • 标签: 高浓度氨氮废水 氨回收处理工艺 电解器
  • 简介:综合分析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资源环境和政治环境。作者提出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投资选择“2332”模式的建议,即油气项目投资应坚持面向国内外“两个方向”;国内项目可以采用独资、合资和合作经营“三种方式”;海外项目投资坚持“三化”(项目进入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类型的多元化、经营方式的国际化);油气项目投资应实行“两倾斜”(向天然气适度倾斜,并和下游的发展联系起来,向有利于实现区域石化产业集群目标的项目倾斜)。

  • 标签: 项目投资 战略 模式选择 油气勘探开发 进入方式 独资
  • 简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承担者,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国有企业面对人才的大量流失,如何既培养人才又能留住人才,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战略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人才流失 战略管理
  • 简介:根据公式:人才贡献=f(数量+质量+类别+层次+序列+外型+机制),介绍了几种人才资源开发的组织行为学方法,并论述了如何调节影响人才资源开发的各种因素,达到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益,即在规模上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在组织结构上要考虑跨度大小,在功能上要谋求异质互补,在层次配比上要均衡有序,在激励机制上要能择优汰劣、动态流动,以及注意人才链形成的客观规律等。

  • 标签: 人才资源开发 组织行为 人才流动 动态流动 人才投入 组织结构
  • 简介: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建立和企业愿景与价值观一致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良好发展的基础.文章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内涵、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的关系.

  • 标签: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 生存发展 价值观 基础
  • 简介:在绥化九站资金安全事件发生一年之后,笔者到黑龙江绥化分公司北林供应区第九加油站采访,这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站经理刘世海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扎扎实实抓管理,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 标签: 管理 安全事件 加油站 黑龙江 绥化九站
  • 简介:贵刊2008年第22期刊登的《三大文化促和谐》是一篇好文章。本文详细介绍了胜利石油管理局物资供应处党委认真抓好文化建设的经验,值得认真学习和推广。众所周知,文化建设是我们石油石化企业的传统优势,因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 标签: 文化建设 和谐发展 胜利石油管理局 石油石化企业 物资供应 军队
  • 简介:1市场概况1.1全球PP生产能力及供需状况近年全球聚丙烯(PP)工业持续强劲增长,据美国化学品市场协会(0舱I)统计,全球PP生产能力由1999年的3100万t增至2004年的4110万t,2005年PP生产能力增长约6%,达到4370万t/a。增长最快的是中东,增长28%,达到250万t/a;其次是南美,增长7%,达到226万t/a;东北亚增长6%,达到1210万t/a;北美和西欧能力分别保持在920万t/a和971万t/a。2005年世界各国(及公司)PP生产能力分布见表1。

  • 标签: 聚丙烯 生产能力 市场概况 供需状况 PP 化学品
  • 简介:1.1全球市场回顾及展望2003年全球聚乙烯生产能力达到6928万t/a,产量5660万t,开工率为82%,消费量5486万t。除非洲、亚洲、大洋洲、中南美和西欧有缺口外,其他地区基本是生产能力大于需求。2003年全球新增聚乙烯生产能力约185万t/a,其中中东2003年新增生产能力44万t/a,使其产量过剩达到318万t/a,成为世界最大的聚乙烯出口地区。

  • 标签: 聚乙烯 生产能力 市场供需 消费结构 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