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化工厂丙烯腈装置萃取塔下段出现严重腐蚀,先后进行了两次喷涂金属防护层,但均使用不到两年即失效。为此进行了腐蚀机理和喷涂防护层失效的分析,并提出了用酚醛环氧树脂粘接剂衬贴耐酸瓷砖作防护层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做的防护层,经四年多的实际运行,防护层仍完好,可继续使用。

  • 标签: 萃取塔 腐蚀 防护层 改进 丙烯腈
  • 简介:综述了反胶束萃取氨基酸的研究进展,包括反胶束萃取氨基酸机理及应用。其机理为:氨基酸以带电离子状态进入反胶束的“水池”内或微胶团球粒的界面分子膜层内而被分离,氨基酸离子与形成反胶团的表面活性剂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越强,氨基酸的萃取率越高,水溶液中盐浓度越大,氨基酸萃取率越低。由2-乙基已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OMAC)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胶束适用于低盐浓度的氨基酸料液,如从发酵液中萃取分离苯丙氨酸,二(2-乙基已基)磷酸铵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胶束可用于从高盐浓度的胱氨酸母液中萃取分离出精氨酸。介绍了反应条件对反胶束萃取氨基酸的影响。

  • 标签: 反胶束 氨基酸 萃取
  • 简介:面对今年严峻的防汛实际,沧州炼化自创了“以”防汛新法,短短几分钟就可以筑起“水坝”。这种方法与传统装沙袋挡法相比,不仅节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实现了绿色环保无污染。

  • 标签: 挡水 汛情 绿色环保 无污染 防汛 水坝
  • 简介:基于甲醇与碳酸二甲酯的共沸特性,利用AspenPlus化工模拟软件对其分离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采用Wilson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考察了共沸体系在不同萃取剂下的相对挥发度。选择乙二醇作为萃取剂,对双塔萃取、隔壁塔萃取以及单塔萃取方式进行了比较,发现采用隔壁塔萃取方式时,甲醇和碳酸二甲酯的纯度更高,且萃取剂的回收率约为100%;由于副塔没有再沸器,在能量利用方面也有绝对的优势。

  • 标签: 甲醇-碳酸二甲酯 共沸物 Wilson模型 乙二醇 萃取精馏
  •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焦化纯苯或含硫纯苯的专用萃取精馏系统及其精制方法。基本设备由原料预热器、脱CS2塔、萃取脱轻塔、主萃取塔、萃取剂再生塔、辅助萃取塔、辅助萃取剂再生塔、噻吩精制回收塔依次连接构成,在脱CS2塔、萃取脱轻塔均安装有再沸器,在主萃取塔、辅助萃取塔均安装有中间再沸器。

  • 标签: 精制方法 萃取塔 精馏系统 纯苯 含硫 焦化
  • 简介:综述了造纸涂布用抗剂的分类、制备及应用,对常用抗剂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改性产品应用前景做了预测。重点介绍了新型抗剂聚酰胺聚脲甲醛树脂(PAPU),对其抗机理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抗水剂 聚脲改性 湿强剂 造纸
  • 简介:本文建立了以气色谱法测定烃中环丁砜含最的方法。用水将非芳烃和芳烃中微量的环丁砜萃取出来,用气色谱法分析水中的环丁砜含量,再根据不同组分的萃取系数计算出烃样中的环丁砜含量。色谱柱为DB-FFAP(硝基苯二甲酸改良聚乙二醇)极性柱(10m×0.53mm×1.0μm),分流比5:1,FID检测器,外标法定量。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建立了环丁砜质量浓度与平均峰面积的标准曲线。试验确定的与试样的萃取比为1:8,非芳烃、苯、甲苯的平均萃取因子分别为1.00、3.00、2.13。给出了萃取系数计算公式,并验证了苯和甲苯的萃取效应不存在正相关、负相关或其他偏导关系。本方法简便可行,可以满足苯抽提装置生产过程中环丁砜含量检测的需要。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环丁砜 非芳烃 测定 FID检测器 苯二甲酸
  • 简介:针对蒸汽驱稠油油藏的高温特点,以高分子树脂为主剂,有机酚醛为交联剂,CRC为增强稳定剂,研制出了适合于高温油藏条件下应用的堵剂,确定了堵剂的最佳配方:高分子树脂用量10.0%,有机酚醛交联剂用量2.5%,增强稳定剂CRC用量150mg/L.试验结果表明,该堵剂成胶时间为8~24h,在200℃下,堵剂能稳定17d以上,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稳定性.

  • 标签: 堵水剂 稠油油藏 高温 高分子树脂 有机酚醛 交联剂
  • 简介: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原水会产生约25%的浓缩水.在反渗透浓水中盐类及有机物含量较高,因此常发生污染.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反渗透系统发生严重的污染堵塞,不仅可以使膜的性能下降,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介绍了中石化沧州分公司浓反渗透系统运行情况,分析了影响系统运行周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建议.

  • 标签: 反渗透 浓水 分析
  • 简介:介绍了用于炼厂气分析的不同方法.包括单台多维气色谱系统、两台色谱分析系统和三台色谱分析系统,比较结果指出:单台色谱多阀多柱切换的多维气色谱分析系统是炼广气分析的主要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数据可靠的优点,尤其四阀五柱TCD、FID检测器系统具有更大检测范围和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 标签: 系统 多维 检测范围 数据 谱系 操作
  • 简介:在四丁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以苯酚、2-氯乙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醇苯醚,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试验确定合成乙二醇苯醚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0.1mol苯酚,n(苯酚):n(2-氯乙醇):n(氢氧化钠)=1:1.3:1.05、反应温度95℃、反应5h、溶剂苯用量为30mL,催化剂用量为0.75g,在此条件下,乙二醇苯醚的收率可达88.76%,乙二醇苯醚纯度98.5%。

  • 标签: 乙二醇苯醚 2-氯乙醇 苯酚 相转移催化
  • 简介:2008年3月2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日”的主题是“涉水卫生”,3月22日-28日是第二十一届“中国周”。我国纪念“世界日”和“中国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 标签: 世界水日 水卫生 宣传主题 联合国 中国
  • 简介: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三井化学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约,双方决定建立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学有限公司,合作建造(简称BPA)装置,该项目总投资为1亿美元,双方各占50%股份。BPA是生产环氧树脂和聚碳酸脂树脂的主要原料,该装置将采用国际上最新的离子交换树脂法BPA生产技术,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装置上马后将打破长期以来国内BPA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基本上可以消化200kt/a苯酚丙酮的产品,实现中国石化延伸产业链、”吃光榨净”和环保生产的总体目标。又: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沪召开高桥-SK溶剂合资项目60kt/a装置基础设计审查会,与会专家原则同意该基础设计方案。

  • 标签: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装置 国内 双酚A 离子交换树脂法 生产技术
  • 简介:介绍了金陵石化通过不断创新污水汽提装置的工艺技术和提升装置生产管理水平,探索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的措施,逐步降低净化指标.为进一步满足节水减排和环境保护需要对污水汽提装置进行优化,净化水中COD含量降低1100mg/L.给出了稳定控制净化水中COD含量的技术措施.

  • 标签: 污水 汽提 净化水 COD
  • 简介:以柴油、乳化剂、纳米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配制了一种可用于油田选择性堵用的纳米粒子稳定反相乳液,考察多种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乳化剂用量对乳状液粘度影响不大,其用量选择2%较合适;油相中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增加,乳状液粘度随之增加,当油相中纳米二氧化硅含量低于0.2%时,乳状液粘度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添加少量纳米二氧化硅即可改变乳状液粘-温特性;调节油水体积比可调整乳状液的粘度,并且当油比大于4:1时,乳状液的粘度急剧上升;氯化钠加入也导致乳状液的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

  • 标签: 纳米二氧化硅 乳化剂 反相乳液 选择性堵水
  • 简介:一项新型凝结回收技术在中国石化燕山公司获得成功应用。据介绍,运用这项新技术后,企业每年可节约水资源8000t、燃料300t标煤,节约费用达数十万元,投资成本两年内即可实现回收。该项目实施后,还将有效减少水蒸气和凝结的跑冒滴漏及废水排放等产生的污染,改善企业现场环境。

  • 标签: 回收技术 燕山石化 凝结水 应用 中国石化 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