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珠江口盆地砂岩油田油井的生产能力均高于我国陆上砂岩油田。对珠江口盆地砂岩油田高产能的原因,重点从储集岩的均质性和底水厚度两个因素做了调查、对比和研究。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砂岩油田 产能 孔隙结构 底水 驱油效率
  • 简介:将油田开发全过程作为经济评价期,根据谢尔卡切夫公式计算最终累计采出油量及相应的伴生气产量,从而求出总产值、总经营成本,并依据新的税收制度考虑销售税金、资源税、原油商品率、固定投资贷款利率等经济指标,导出了随井网密度变化的总利润的计算公式,进而导出了计算合理井网密度和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公式,并对长庆油田的两个含油区块进行了实例计算。

  • 标签: 水驱 砂岩油藏 井网密度 计算方法 经济分析
  • 简介:根据大量岩心资料,通过地质多元统计分析,将影响砂岩储层的地质因素,包括沉积相,骨架颗粒成分,成岩作用及埋藏史等量化为沉积学参数,并研究这些参数与孔隙度的关系,从而建立了砂岩储层孔隙度预测公式,用该公式对辽东湾及埕岛地区深部地层孔隙度进行了预测,误差一般小于2%。

  • 标签: 预测 砂岩 孔隙度 砂岩储层 沉积学参数 数据库
  • 简介:海拉尔盆地侏罗-白垩系砂岩储集岩属成份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类。砂岩中发育两类孔隙空间,主要与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有关。本文提出菱铁矿的褐铁矿化、古土壤标志、自生高岭石的产出和碳酸盐胶结物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等淡水渗入溶蚀作用的证据。此类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发育段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蚀扩大孔为主。从而提出必须注意寻找与沉积间断有关的储层发育段。煤的核磁共振碳谱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与次生孔隙发育深度的匹配关系证明,有机质成熟过程中有机酸的析出是造成铝硅酸盐碎屑颗粒溶蚀的主要原因,并探讨了控制溶蚀作用的因素。

  • 标签: 海拉尔盆地 砂岩储集岩 控制因素 油气地质 孔隙特征 成岩作用
  • 简介:通过对王场油田北区盐间非砂岩油藏试油试采特征的分析,结合其储层特性及出油特征,论证了该区扩大试油范围,形成规模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立足于早期补充地层能量开采,延长其高产稳产期的必要性,为江汉油田盐间非砂岩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 标签: 王场油田 盐间非砂岩油藏 试采特征 储层 试油范围
  • 简介:从层序地层学研究入手,将珠江口盆地(东部)21-16.5Ma地层(大致相当于珠江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5个体系域和16个准层序组。探讨了砂岩储层的物性、非均质性及其分布规律。通过岩心描述、遗迹古生态、测井相及地震相分析,结合本区沉积相演化特点,对按体系域或准层序组划分的7个层开展了沉积相对空演化规律的研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沉积相模式。剖析了不同沉积微相对砂岩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沉积环境对砂岩油田产能及开发效果也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沉积环境研究为制订合理的开发方案建立了良好的地质基础。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砂岩油田 沉积相 研究 应用 层序地层学
  • 简介:川西坳陷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砂岩中产出了丰富的天然气,产层埋深在1500m以内,因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蓬莱镇组为滨浅湖-三角洲相红色砂泥岩序列,储层砂岩孔隙度平均15.1%,渗透率平均5.792×10^-3um^2,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及次生溶孔为主,着重研究了红色砂岩中的各种孔隙类型及其控制因素,统计结果表明原生孔和次处孔各占总孔隙度的50%±。次生孔浊的形成机制有两种:一是烃类从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向上运移并与储层砂岩中的氧化剂(Fe2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产生的有机酸溶解碳酸盐胶结物导致次生孔隙的形成;另一则与燕山运动中幕地层抬升遭受剥蚀和大气淡水的淋滤有关,控制储集砂岩中孔隙发育的地质因素除上述机制形成的次生孔隙外,沉积相和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决定了初始孔隙度以及砂岩粒间体积的减少。

  • 标签: 控制因素 四川西部 蓬莱镇组 红色砂岩储层 孔隙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
  • 简介:崖13-1气田渐新统陵三段砂岩的成岩作用特征主要反映为硅酸盐矿物溶解-沉淀成岩变化及其对孔隙的改造。陵三段砂岩在深埋条件下,仍保持良好的孔隙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早期(早中新世)大气淡水淋滤、溶解和适度的再生胶结,晚期(上新世晚期)溶解、烃类及时进入,以及浅蛙时间而深埋时间短,因而有利于原生孔隙保存和次生孔隙发育、陵三段砂岩成岩-孔隙演化史揭示该处深部碎屑岩储层的原生与次生复合孔隙的成因模式,可作为预测琼东南盆地深部储层性质的参考资料。

  • 标签: 崖13-1气田 L3砂岩 成岩特征 孔隙演化 孔隙保存 埋藏成岩史
  • 简介:LD15-1构造位于莺歌海盆地中部坳陷,是由泥底辟引起顶部地层向上拱曲而形成的背斜构造。天然气产自莺黄组中、上部砂岩中。粒间原生孔和粒间溶蚀扩大孔是砂岩中极其重要的储集空间。砂岩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研究表明,莺黄组地层所经受的成岩作用阶段为早成岩阶段及晚成岩阶段A-B期。溶蚀作用对砂岩成为高孔中渗储层贡献较大。深海盆地水道浊积砂、浅海陆架席状砂是良好的储集砂体。巨厚的烃源岩和良好的储集砂体及其与完整圈闭的有机组合,是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富集的基本因素。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LD15-1构造 莺黄组 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油气地质
  • 简介: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砂岩储层为河流环境下形成的各类细粒岩屑砂岩.岩石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和晚期自生高岭石充填等成岩作用.孔隙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及碳酸盐胶结物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溶蚀作用发生于晚成岩"A"期的中期,对应的地质年代为晚第三纪早期.次生孔隙在现今埋深为2000~2800m的河道砂岩中最发育,其形成主要受成岩演化阶段控制,其次受沉积微相控制.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阜东斜坡 侏罗系砂岩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次生孔隙
  • 简介:本文较系统地讨论辽东湾下第三系砂岩成岩特征,分析五种主要的成岩作用,并综合多种成岩标志,划分出四个成岩阶段,同时探讨成岩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根据成岩机理与油气分布关系的分析,提出成熟阶段A是有利的成岩带;三角洲分流河道、水下河道、河口坝,以及水下扇辫状水道是有利的沉积相带。将二者叠合,预测了有利的储集区带。

  • 标签: 辽东湾 下第三系 砂岩 成岩特征 储集区带 预测
  • 简介:本项成果是为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I区VLA-8断块C6-U/M油藏改善注水方案所做的数值模拟工作。该油藏经过10年枯竭式开采和25年注水开采,产气量和注水量存在严重矛盾。本文着重介绍该油藏数据检查,评估和处理,以及相应的模拟策略。对于历史拟合和方案预测的主要结果也做了介绍。历史拟合得到的注水量和产液量的分配与仅有的实测资料是一致的。因而历史拟合给出的开采现状和饱和度分布是可信的。以此为基础设计六个注水方案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油藏还具有一定生产潜力。方案的选择取决于经济分析和委方国家政策。

  • 标签: C6-U/M油藏 数值模拟 委内瑞拉 数据评估 模拟策略
  • 简介:目前,油气储量6P分类在石油公司中已逐渐流行.要正确理解油气储量6P分类及其相关概念,需要注意3个关键问题:(1)6P分类的对象;(2)如何正确理解油气商业性概念?(3)如何认识地质把握程度?文中对上述关键问题提出了看法,并阐述了在准确理解和应用6P分类中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油气储量 6P分类 分类对象 油气商业性 剩余可采储量 地质储量
  • 简介:以BZ28-1油田N6H水平井实际资料为基础,对试井结果分析、IPR曲线分析和开发指标计算方法在N6H水平井动态分析和动态预测方面的应用作了一些探讨。

  • 标签: BZ28-1油田 N6H水平井 开发指标预测 产能
  • 简介:QHD32-6油田主要含油层系是被断层复杂化了的明化镇组下段和馆陶组上段河流相砂体,砂体厚度横向变化较大.油藏形成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存在多个油水系统,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油田含油面积为39.7km2,探明储量为1.7034亿t.开发好该油田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针对其特有的地质条件做好随钻油藏地质建模工作,即随着开发井钻探方案的实施分阶段进行油藏地质模型调整,以指导开发井井网的调整和开发井的钻探.以地质框架模型建立、绝对波阻抗反演、岩性序贯高斯指示模拟、孔隙度高斯协模拟等技术为核心建立的随机模拟法,被证明是适合该油田地质特点的随钻油藏地质建模方法,应用于该油田A、B平台所在区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随机模拟技术 QHD32—6油田 油藏地质模型 随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