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决四川盆地致密砂岩气藏PDC钻井条件下岩性识别的技术难题,西南地质录井分公司首次引进了岩屑数码成像分析仪,以四川盆地气田浅层蓬莱组和遂宁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发现该分析仪的岩屑数码成像分析技术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将常规的显微目镜放大、数码成像的方式改进为电镜逐行线性扫描放大成像方式和建立该区域不同岩性的计算机识别模板,解决了在该区致密砂岩气藏中的应用问题。在气田浅层遂宁组致密砂岩层4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随钻岩性剖面与测井解释剖面吻合率达到了90%以上。

  • 标签: 四川盆地 洛带气田 致密砂岩 PDC钻井 岩屑扫描成像 岩性识别
  • 简介:该文利用C2井的介形虫和孢粉分析,对滋洼陷沙三下盘河砂体的层位进行了落实;根据地化热解、有机碳百分含量分析等资料得出了滋洼陷沙三段一沙四段顶部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多为Ⅲ型,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普遍处于未成熟-低成熟的过渡阶段,沙四段中下部暗色泥岩普遍不发育;通过与东部的阳信洼陷相比,证实滋洼陷暗色泥岩埋深普遍较浅,无火成岩活动,地温梯度低,成烃能力差,勘探潜力有限。

  • 标签: 潜力分析 生烃 暗色泥岩 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丰度 孢粉分析
  • 简介:王判潜山发育白桥、任凤、王判三条深大断裂,将潜山自北向南分割成Ⅰ、Ⅱ、Ⅲ排山,下古生界圈闭形成时间早于石炭一二叠纪二次生气运聚期。该区火山活动频繁,火成岩广布,奥陶系储集条件好,济阳地堑和曲堤地垒二次生气中心的煤型气对本区贡献不大。文章指出Ⅰ排山和Ⅱ排山大部也为煤型气二次生气中心,具备煤型气气源条件,石炭一二叠系泥岩和铝土质泥岩、灰岩为优质的盖层,是寻找煤型气及其与幔源气混源的有利场所。Ⅲ排山不具备煤型气气源条件,而具备幔源气气源条件,是寻找幔源气的有利场所。

  • 标签: 王判镇潜山带 下古生界 成藏条件 勘探前景
  • 简介: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新兴气测录井技术,具有实时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在发现油气显示和判别原油性质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通过红外光谱录井技术在北地区延长组的应用分析,总结红外光谱在该区储集层的响应特征,利用全烃参数、组分参数和全烃曲线形态,建立了红外光谱资料在北地区延长组储集层的识别方法。现场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储集层识别、解释评价应用中效果良好,特别是在低电阻率油层、消光油层、致密非均质性储集层识别中优势突出,较好地解决了北地区油水判识难题。

  • 标签: 红外光谱 延长组 油层 低电阻率 消光 符合率
  • 简介:三维定量荧光分析在区分真假油气显示、识别井内污染、随钻检测地层含烃量变化、判断含油性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由于该技术中判断油质的关键参数——油性指数依然沿用二维算法,并不能真正反映前后主次峰的峰高变化。通过对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中波长的研究,建立了一项新的参数——MS指数,应用该参数评价显示层的原油性质效果显著,并以MS指数建立新的解释评价图板,该图板在华北油田冀中勘探重点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MS指数的建立弥补了现有三维定量荧光技术对油质判断的局限性,新方法科学、准确,是对现有三维定量荧光技术应用的完善和补充。

  • 标签: 石油定量荧光 油性指数 MS指数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
  • 简介:红台构造储集层录井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钻井工程上PDC钻头、复合螺杆钻具等钻井工艺的应用,使岩唇细小,甚至呈粉末状,岩性识别困难,油气显示难于发现;二是轻质油储集层孔渗条件差,产层难于定量评价。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属于低磁场核磁共振范畴,适用于轻质油储集层物性参数的分析和油水性质的识别。在阐述核磁共振录井主要参数求取原理与赴截止值确定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红台构造轻质油储集层的特点,通过对已有试油结论井层核磁共振录井谱图特征以及相应参数的统计分析与实验研究,分别建立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干层的谱图特征识别法,特征参数法和含油饱和度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图板法。实际应用表明,通过这3种方法的解释结果相互印证、综合解释,可实现该构造轻质油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

  • 标签: 核磁共振 孔隙度 渗透率 含油饱和度 可动流体饱和度 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