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美国SRI咨询公司上周发布分析报告称,甲乙酮(MEK)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工业溶剂,目前全球市场已显出供过于求的迹象,特别是发达国家的MEK产能过剩严重,因此向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等亚洲国家出口已成为这些国家的生产商获得盈利的主要途径。

  • 标签: 亚洲 甲乙酮 需求量 化工产品 市场分析 生产能力
  • 简介:先通过与国际大公司进行技术改造等生产环节方面的合作,再向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生产许可认证申请,继而由WHO官员主持现场检查认证,公开出具检查报告,最终被批准进入国际大公司和WHO的采购系统。能够按照这一国际惯例领取药品全球通行证的国内制药企业,可谓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 标签: 昆明市制药公司 全球通行证 制药企业 中国 采购系统 生产许可认证
  • 简介:全球乙二醇市场正掀起一股扩能高潮,预计2010年乙二醇总消费量将达到2188万吨/年,而总产能将达到2709.3万吨/年,今后几年产能过剩已成定局。同时,以中东为主的产能新增地和以中国为主的亚洲消费地的崛起,将大大冲击世界乙二醇市场格局,使供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标签: 乙二醇 产能 中国 进口 市场格局 消费量
  • 简介:信贷危机爆发1年来,全球半数经济体正面临经济衰退。这一波经济衰退正严重影响化工行业,生产商都使出浑身解数以渡过难关,并购也成为改变不利处境的战略之一.

  • 标签: 化工行业 并购 亚洲 市场 经济衰退 生产商
  • 简介:全球范围进行“同业竞争”的医药巨头们正在进行一场利益的重新划分,结果将是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巨头间的差异化竞争越来越明显.而类似的整合趋势也正在其他产业演进.

  • 标签: 产业整合 全球范围 差异化竞争 制药 样板 集中度
  • 简介:手性药物(chiraldrugs)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新药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热点领域。正在开发中的药物有三分之二是手性的。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全球上市的化学合成新药中约有60%的为单一对映体药物。这些数字充分体现了药物手性化的浪潮,手性药物的不断增加改变着化学药物的构成,成为制药工业的新宠儿,使全世界各大制药公司纷纷将注意力转向单一对映体药物,并与近年来迅速升温的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交相辉映。

  • 标签: 手性药物 开发战略 研究进展 基础生物化学研究
  • 简介:罗门哈斯离子交换树脂中国生产基地是公司四大ISO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该基地的建成扩大了罗门哈斯的离子交换树脂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公司位于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其他生产基地的研发实力.

  • 标签: 离子交换树脂 供应网络 生产基地 生产能力 标准化
  • 简介:对于与止血、凝血机能密切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到目前为止,临床主要依赖输注浓缩血小板进行治疗.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类新药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即将上市.该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上市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hTPO,将解决长期困惑临床的一大难题-血小板减少症.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上市 人血小板生成素 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知识产权 临床
  • 简介:美国《化学周刊》5月17日引用总部位于伦敦的TecnonOrbiChem公司的资料称,目前世界苯乙烯单体总产能已接近3000万t/a,而2005年需求仅为2500万t左右,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苯乙烯将呈现需求滞后于供应能力的局面。

  • 标签: 苯乙烯单体 产能 全球 过剩 总体 行业
  • 简介:宇部兴产(UbeIndustries)公司正在全球加强精细化学品业务的发展.为了增强其核心业务部门内酰胺链的竞争力,公司计划在泰国建一套1,6-己二醇(HDL)装置.这种产品目前在亚洲(主要在中国)需求增长迅速.这套新建装置的生产能力为5000t/a,计划2007年下半年投产.

  • 标签: 精细化学品 宇部兴产公司 需求量 生产能力 生产计划 产品质量
  • 简介: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是我国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的历史使命。非专利药的开发与生产,是我国制药工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发展非专利药工业的必要性是重要的,研究和探讨如何成功地发展非专利药工业更为重要。

  • 标签: 制药工业 创新战略 非专利药 开发 生产 中国
  • 简介:从9月11日晚开始,三聚氰胺这个化工名词迅速进入人们的视线。当晚,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对外发布消息说,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并提醒公众立即停止使用该品种奶粉,同时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已就此展开紧急调查。不久,三鹿集团即在其发布的产品召回声明中确认了此事。

  • 标签: 三聚氰胺 安全监管 婴幼儿配方奶粉 三鹿集团 办公室 卫生部
  • 简介:召回制度在国际上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制度,召回制度在世界很多国家都被写入了法律。当产品有严重缺陷或即使正确使用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制造商和经销商就有责任回收该产品加以替换或修理。在召回制度成熟的国家,产品召回的程序、监督和赔偿等都有明确规定。

  • 标签: 召回制度 药品安全 美国 安全隐患 产品 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