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探讨了合成氨厂造气节能降耗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原料、设备、操作、工艺等方面所采取的节能降耗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果。

  • 标签: 造气炉 蒸汽 煤棒 自调阀 炉条机 氢氮比
  • 简介:0前言柳化公司的型煤生产和使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改进,直到2012年,型煤的产量和质量才真证得到根本的提高,生产转入稳定,型煤质量、造气煤耗由原来的落后水平进入到全国先进水平行列。

  • 标签: 型煤生产 质量 进水 造气
  • 简介:文章建议我厂从核定锅炉出力能力,核准工艺用汽品质参数和消除跑漏,完善保温这三项工作着手,努力去缓解蒸汽供应紧张状态.

  • 标签: 出力率 干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
  • 简介:云峰分公司100kt/a合成氨造气装置,煤气炉使用蒸汽来源有外来蒸汽及自产蒸汽(废锅及夹套自产蒸汽),外来蒸汽包括过热蒸汽及饱和蒸汽。蒸汽混合成低压蒸汽供煤气炉使用,低压蒸汽压力波动大,分公司采取增加缓冲罐,改造蒸汽调节系统,减小蒸汽压力波动,技改后取得了好的效果。

  • 标签: 煤气炉 压力波动 缓冲罐 调节系统
  • 简介:对中氮肥企业为提高煤气炉发气量、降低系统煤耗、提高经济和环保效益而进行的工艺流程、设备改造措施,提出了总结和讨论。

  • 标签: 造气系统 工艺 设备 改造
  • 简介:该文叙述了合成氨生产造气工段吹风气烟尘治理的技术措施与注意事项,指出在改进工况操作、减少吹风带出物的同时,设置干式旋风除尘与水膜除尘相结合,可取得很好治理效果,烟尘达标排放。

  • 标签: 合成氨 造气吹风气 烟尘污染治理 干式除尘 水膜除尘
  • 简介:我公司煤气发生炉系统的燃烧室衬里存在热稳定性和耐磨性差等问题。导致使用寿命较短,通过对衬里材质或型式的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煤气炉 燃烧室 衬里 改进
  • 简介:我国目前固定床气化炉大都是30年代产品,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余热利用率低、能耗高,以无烟煤为原料的中氮厂合成氨能耗均在58GJ/tNH3以上,是理论值21.27GJ/tNH3的2.7倍,这意味着合成氨节能降耗潜力巨大。而造气能耗约占整个合成氨总能耗的60%左右,因此节能降耗的关键是造气工段。本人认为要想使造气高产低耗,可采取如下几种改造措施

  • 标签: 节能降耗 改造措施 煤气炉 固定床气化炉 造气工段 余热利用率
  • 简介: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使用φ2m系列煤气炉的厂家更换为加大的煤气炉底盘,从根本上解决了从煤气炉扩径改造后出现的底盘部分不配套的问题,而改造过底盘的这一部分煤气炉仅占煤化工行业拥有煤气炉总数的3%左右。因此绝大多数厂家的造气生产仍然受到该问题的困扰,探讨和完善煤气炉防流问题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固定层煤气炉 底盘部分 扩径改造 化工行业 造气生产 厂家
  • 简介:本文对中氮肥造气消耗高的原因从工艺流程,设备,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小氮肥行业进行了比较,找出了中氮肥消耗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整改意见,供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 标签: 中氮肥 造气 上行管线 吹风气回收 惰性气体 消耗
  • 简介:0前言山西兰花科创田悦化肥分公司是于2007年10月建成投产的一家中型煤化工企业,生产规模为一套独立的年产18万t合成氨、30万t大颗粒尿素及副产1万t甲醇装置。近一段时间以来,发现造气循环水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着微涡流的运行负荷大、冷却塔内布水管及喷头堵塞严重、循环水水质差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经过仔细研究,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系统设计的加药位置不合理有关,于是对加药位置进行了更改,目前已取得明显效果。

  • 标签: 循环水系统 运行负荷 造气 整改 煤化工企业 大颗粒尿素
  • 简介:1概述我公司年产醇氨300kt,尿素180kt,发电2.1亿kWh。为进一步节能降耗,充分利用造气炉渣及除尘器煤灰。2007年经考察论证,新上一套55t/h三废混燃炉。为了更充分发挥装置设备能力,节省投资达到与我公司现有发电设备的参数相适应,选择采用9.8MPa,540℃的蒸汽参数,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 标签: 造气炉渣 运行情况 高温高压 混燃 三废 能源梯级利用
  • 简介:江苏恒鑫化工有限公司(原邳州天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11月组建,新公司成立后。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并且在短时间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发展速度,公司领导投入很大的精力,工作重点是:强化企业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员工素质和安全意识,并对我工段造气系统设备、工艺进行科学合理的更新改造。下面就我们公司的管理和造气一年来的技改运行实践作以阶段性总结。愿与同行共同探讨,以求进步。

  • 标签: 企业管理 技改 强化 股份有限公司 效益 企业文化建设
  • 简介:山西兰花科创田悦化肥分公司18.30项目,是经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业结构调产项目,是兰花集团“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地处阳城县北留工业园区,拥有一套年产18万t合成氨、30万t大颗粒尿素、副产品1万t甲醇的装置。项目于2006年3月28日开始“三通一平”工程,于2007年10月下旬投料试产,于2008年正式投产,总占地面积391亩,在职员工735人。

  • 标签: 安全管理 造气车间 “十一五” 大颗粒尿素 工业结构 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