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石油资源短缺和大气质量下降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切。在新世纪,我国需要调整汽车能源结构,改变以石油为唯一能源的局面,发展清洁的石油代用燃料汽车,改善大气质量。介绍了主要洁净代用燃料的物化特性、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特别对甲醇燃料汽车发展现状、排放性能、使用情况和其前景作了介绍、分析比较,认为从资源、环境、经济、实用、方便和能源安全考虑,煤制甲醇是很良适合我国国情并极有前景的洁净代用燃料。

  • 标签: 汽车燃料 结构调整 醇燃料汽车 洁净代用燃料 甲醇燃料
  • 简介:15万t/aGC型轴径向低压甲醇合成塔科技成果去年11月己通过了中国氮肥协会测试小组现场检测,结果表明甲醇合成塔在低压甲醇装置中投入运行后,产量、转化率、阻力、热量回收、循环机功耗等工艺参数均已达到或优于设计值,达到了预期的节能降耗目标,经济效益显著。专家一致认为:15万妇甲醇合成塔采用了轴径向多层绝热床——层间冷激与间接换热组合式创新性结构

  • 标签: 低压甲醇合成 塔结构 甲醇合成塔 低压甲醇装置 现场检测 科技成果
  • 简介:我国季戊四醇现有年产能力约1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6万吨,实际产量约5万吨,装置开工率约50%,产能呈现相对过剩局面。而国内现有生产装置中,大部分仅能生产工业级季戊四醇,需求量大的高纯单季戊四醇及出口前景好的二季戊四醇和三季戊四醇产量较小,远不能满足需求。

  • 标签: 季戊四醇行业 结构调整 中国 生产能力 价格
  • 简介:合成出含量为0~12%的以二端羟丁基聚二甲基硅氧烷(DHPDMs)为部分软链段的新型水分散有机硅一聚氨酯共聚物(DHPDMS—PU)。NMR和FT-IR分析表明DHPDMS链段已被化学键入共聚物分子链中。比较透射和全反射衰减红外光谱发现,在含硅氧烷软链段的试样中,硅氧烷在成膜过程中逐渐向膜表面扩散,从而使材料具有较好的表面性能。随DHPDMS含量升高,DHPDMS—PU膜的水接触角增大,表面能减小;当DHPDMS含量超过7%时接触角渐趋于恒定。由分峰拟合发现氢键化的N—H含量随DHPDMS的增加而降低。

  • 标签: 表面性能 共聚物 聚氨酯 有机硅 水分散 聚二甲基硅氧烷
  • 简介:由中国化建公司、广州白云粘胶厂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强制性国标GB16776'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已于2003年4月19日在北京完成了最后的审订,来自国内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的专家组成的审查委员会对标准编制组提出的标准送审稿、编制证明、验证试验报告、修订征求意见汇总及处理报告

  • 标签: 强制性国标 GBl6776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审查 修订 中国化建公司
  • 简介:GE东芝有机硅公司近日在中国推出专用于高层建筑外围幕墙的单组份结构胶(SS64800J)新产品。该产品具有快愈性、高黏附性等良好性能,实现了更高的安全性与耐用性,并能与多数幕墙材料兼容。

  • 标签: 幕墙材料 高层建筑 结构胶 单组份 有机硅 专用
  • 简介:随着我国对低碳烯烃需求的不断增加,作为乙烯生产原料的石脑油、轻柴油等原料资源,也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甲醇制烯烃(MTO)技术的开发成功将有效缓解我国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产业对宝贵的石油轻烃原料资源依赖程度,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烯烃生产工艺。

  • 标签: 甲醇 烯烃 甲醇制烯烃
  • 简介:0概述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炼焦工业的发展,2003年全国钢产量为2.22亿t,占世界钢总产量的23.5%。同年焦炭产量达1.8775亿t。2004年焦炭生产能力达2.8亿妇,产量2.09亿t。正在设计和即将投产的焦炭产能约70000-80000kt/a。预计2005-2007年我国焦炭产量将达2.0-2.4亿t。另外,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崛起,西气东输管道已经贯通,

  • 标签: 焦炉气 技术 提氢 西气东输管道 钢铁工业 生产能力
  • 简介:本文介绍了甲醇弛放气制合成氨的综合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改造,合成氨系统运行更加平稳,不仅改善了操作环境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合成氨 技术改造 效益
  • 简介: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国外大量产品的逐渐输入,必将对我国部分产业产生冲击。近几年,国内甲醛及其下游产品蓬勃发展,为使我国甲醛下游产品能在将来的市场上占稳脚跟,必须降低其生产成本,即降低原料——甲醛的生产成本。

  • 标签: 浓甲醛 生产技术 银法 铁钼法
  • 简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整个硅氟行业链中,国内企业在靠近原材料的低端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 标签: 行业 技术 科研 低端产品
  • 简介: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粮食供需矛盾突出,合成单细胞蛋白(简称SCP)就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 标签: 甲醇蛋白 特点 毒性 营养价值 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