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地质调查装备支撑地质调查转型升级1.地质调查研究对象和服务方向转变,给装备建设提出新更高要求新时代地质调查服务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服务单一门类矿产资源调查向服务包括矿产资源在内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转变。新时代地质调查研究对象发生了根本转型,从矿产资源调查转型为山水林田湖草多种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从传统地质科学理论向地球系统科学理论转变。地质调查装备也将相应地进行转型。

  • 标签: 地质调查 装备建设 矿产资源调查 系统科学理论 地质科学理论 综合调查
  • 简介:在分析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利用2004年和2008年各县市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地区专业化指数和地方专业化指数对福建省7类装备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程度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基尼系数、优指数、SP指数对福建省装备制造业行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与2004年相比,2008年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地区专业化水平有所下降,其地理集中度也呈下降趋势.

  • 标签: 装备制造业 地区专业化 地理集中 福建省
  • 简介:按照鸡西市政府关于做好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求,鸡西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日前,鸡西局在鸡西日报对2018年-2020年鸡西市82家关闭退出煤矿进行了公告,配合鸡西市政府做好已关闭煤矿采矿许可证收缴,并督促煤矿履行相关法定义务。按照《鸡西市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矿业权重叠查询及储量工作方案》要求,鸡西局对拟扩30万吨煤矿范围进行了坐标转换和探矿权重叠查询,目前初步完成查询及储量估算工作,9月27日已整理完毕,向鸡西市委、市政府报告。

  • 标签: 煤矿整合 鸡西市 落后产能 煤炭行业 储量估算 国土资源局
  • 简介:1月29日,铁力农场第八作业站《不动产权证书》颁发仪式在农垦绥化管理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举行,省国土资源厅驻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调研员矫福山为铁力农场党委书记魏剑锋颁发了《不动产权证书》,这是自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成立以来颁发首本农场权属界线证书。

  • 标签: 铁力农场 证书 产权 作业 农垦总局 国土资源局
  • 简介:于2013年9月,在小兴凯湖湖区入湖口、农田排水渠、湖心、主要景观区和人口密集区布设14个采样点,选取10项水质指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水质指标进行空间分析及插值,以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开流、857农场抽排干和兴凯湖农场31队采样点水质最差,新开口和东北泡子采样点水质最好;水体污染水平空间变异特征明显。人类活动是影响小兴凯湖水质空间变异主要因素,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和居民生活废物输入湖中氮、磷和有机物是主要污染源,旅游业对该湖水质影响强度逐渐加大。

  • 标签: 水质 污染 空间异质性 小兴凯湖
  • 简介:生态安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保障,是生态建设核心内容.闽侯县是福州城市扩展重点区域,亦是福建省会福州生态安全关键保障区域.本研究运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多目标决策方法熵权“TOPSIS法”(逼近于理想值排序方法)评价闽侯县2005-2010年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5-2010年闽侯县生态安全平均水平处于预警状态,闽侯县亟待改变区域发展模式,增强内涵发展刻不容缓;研究发现生态安全等级水平为生态压力-状态-响应综合作用,生态系统状态与生态安全水平密切相关,而生态压力和生态响应对生态安全水平起着系统动态调节作用.

  • 标签: PSR模型 TOPSIS法 生态安全评价 闽侯县
  • 简介:生态足迹是目前较通用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与其他指标结合,可以测算生态赤字(盈余)、生态足迹压力指数、万元GDP足迹等反映区域生态安全状态定量指标.本研究计算了2002-2008年福建省人均生态赤字及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得到全省生态压力变化趋势.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09--2014年福建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与承载力、人均建筑用地生态足迹与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及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结果表明,若继续沿着2002--2008年发展模式,福建省在未来几年内生态安全将面临极大威胁,全省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刻不容缓.

  • 标签: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生态足迹压力指数 GM(1 1)灰色预测模型 福建省
  • 简介:我国西部荒漠地区约有自然和人工湿地96180km2,这些湿地按成因分为断层陷落积水成湿地,冰川湖湿地,地下水浅出湿地,灌溉退水湿地和人工湿地.栖息着《湿地公约》规定水禽142种,占我国水禽种数54.8%,其中繁殖种类74种,占52.1%.列入国家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名录26种,占18.3%,占我国列入保护名录水禽种数50.0%.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12种,占8.4%;列入《中日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84种,占59.2%.荒漠地区湿地对水禽迁徙、繁殖、越冬有着特殊重要作用.自然环境改变,尤其气候变干旱和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荒漠地区湿地存在,对水禽物种多样和种群数量产生了强烈影响.应加强荒漠地区湿地保护.

  • 标签: 人工湿地 水禽 湿地保护 野生动植物 人类活动 公约
  • 简介:试论福建省降水量不均匀谢皎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一、前提福建省东临面积最大海域──太平洋,西靠面积最大陆域──欧亚大陆。境内地形多样,降水量在在空上呈现出明显不均匀。由于地形对降水再分配、在全省范围内可划出潮湿、湿润、半湿润、半干燥...

  • 标签: 降水量分布 不均匀性 境内地形 欧亚大陆 水分条件 农业气候资源
  • 简介:依据红树林生物海岸资源和生态特点,通过分析近岸围填海对红树林生态影响主要因子和生态服务功能影响,构建红树林生物海岸围填海适宜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红树林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为分层指标,确定分层指标的权重以及各项指标的标准和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分级围填海适宜为IHI〈0.75为Ⅰ级,可以实施围填;IHI=0.75~1.2为Ⅱ级,限制围填,IHI〉1.2为Ⅲ级,严禁围填.并就红树林海岸围填海适宜分级提出红树林资源限制指标以及评估方法应用.

  • 标签: 红树林 围填海评估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为了探究湿地植物香蒲(Typhaorientalis)根内生细菌在不同培养基环境下组成多样与生态学意义,以北京市密云段白河人工湿地香蒲根为研究对象,采用LB培养基、R2A培养基、YG培养基联合分离培养方法,研究香蒲根内生可培养细菌群落及其在不同培养基环境下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从不同培养基细菌群落丰富度看,LB培养基(152株有效菌株,12个菌属,29个菌种)分离香蒲根内生细菌效果相对较好,R2A培养基(68株菌株,9个菌属,23个菌种)和YG培养基(85株菌株,10个菌属,19个菌属)分离内生细菌效果相差不大。从不同培养基优势类群组成结构看,从3种培养基中分离内生细菌都属于g-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类群,并且在LB培养基、R2A培养基和YG培养基中最优势属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47株)、拉恩氏菌属(Rahnella)(17株)和拉恩氏菌属(34株)。从不同培养基分离菌株功能特征,在LB培养基中,参与除碳(3.95%)、重金属(15.13%)和有机污染物(8.55%)菌株所占比例最高;在R2A培养基中,参与除磷(10.29%)菌株所占比例最高;在YG培养基中,参与除氮(76.47%)菌株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分别在YG培养基(10.59%)和R2A培养基(13.24%)中分离到较多抑制病原菌菌株和致病菌。

  • 标签: 香蒲根 内生细菌 群落结构 人工湿地
  • 简介:指出生态补偿标准关键或实质是空间选择与分配问题,并根据国内生态补偿项目运行独特环境,围绕补偿效益这一内在目标,分析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分配重要;论述与比较了国际与国内相关研究动向;结合一个生态公益林补偿配置研究框架,指出了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空间优化配置解决方向.

  • 标签: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空间配置 生态公益林
  • 简介:对洪河湿地主要植被类型物种多样特征、土壤性质特征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沼泽-沼泽化草甸-湿草甸-灌丛草甸-岛状林序列,物种丰富度呈逐渐增加变化格局,物种多样、均匀度呈先下降后上升格局,优势度呈先上升后下降格局;而土壤性质特征则呈不规则变化格局。植物物种多样与土壤性质之间只有均匀度与速效氮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其他均无显著相关。这说明在洪河湿地,土壤性质不是决定上述序列植被类型物种多样主要因素,而土壤速效氮含量是影响物种均匀度关键因素,同时,对其他物种多样特征也有一定影响。

  • 标签: 物种多样性 表层土壤 植被类型 湿地 洪河自然保护区
  • 简介:中国具有丰富湿地资源,但湿地退化十分严重。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国家林业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湿地生物多样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的实施,旨在使湿地保护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和行动常规考虑内容,提高公众保护湿地意识。通过建立高效项目实施机构,采用形式多样措施,如政策立法、宣传教育、能力建设等,来推动湿地保护主流化。该项目取得已一系列成果,表现在:推动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为湿地保护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的合作;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湿地数据信息交流共享;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政府和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推动示范先进湿地管理模式;通过管理能力建设,推动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该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湿地生物多样保护主流化进程,政府和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湿地合理利用 项目 经验
  • 简介:针对湿地生物多样保护评估缺乏区域可比和评估结果难以被管理部门应用实际问题,以三江平原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作为研究区,将InVEST模型生境质量指数用于表征湿地生物多样保护功能,采用基于参照基准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方式,将研究区内湿地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指数时间序列最大值用作生成评估指标相对量参照基准,通过计算相对于参照基准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形成湿地生物多样保护成效区域之间对比评估指标,对1990-2010年期间研究区域生物多样保护具体成效进行动态对比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和伊犁—天山山地西段参照基准数值分别为0.83和0.36,它们能够有效反映两区域之间生物多样保护功能本底差异;三江平原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由-0.1428减小为-0.1683,总体呈现距参照基准较远且逐步远离趋势,而伊犁—天山山地西段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由-0.0427增大至-0.0285,它们更接近参照基准,并具有不断接近趋势,由此说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湿地生物多样保护效果要优于三江平原。

  • 标签: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InVEST模型 参照基准 生境质量指数 区域对比评估
  • 简介:政区和流域是两种不同性质区域,前者具有社会属性,后者具有自然属性。探讨二者多样,集科学、政策、管理于一体进行生态区评价,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前沿课题。通过分析中国政区流域多样与可持续发展、流域政区多样与可持续发展机制,论证流域内水源区、流经区、河口区生态服务价值,探得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青海、内蒙古、新疆、四川和云南,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建设优先区域。

  • 标签: 中国政区 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 流域
  • 简介:采用秩评分方法,选取NCEP再分析资料作为“实测”依据,以10个统计特征值为基础,评估了21个GCMs对东南诸河流域17个气候要素模拟效果.结果显示:气候变量表现出不同统计特征,GCMs对不同气候变量模拟效果并不一致.与地面气象站点实测值对比,CSIRO:MK30、GFDL:CM21、GFDL:CM20、INM:CM30对降水和地面气温模拟效果相对较好;流域高空气候要素模拟效果更佳模式有CGCM2.3.2、GISS:EH、BCCR:BCM20、GFDL:CM20对;综合所有气候变量,BCCR:BCM20、GFDL:CM20、CGCM2.3.2、GISS:EH表现更优.优选出GCMs可以为东南诸河流域气候变化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GCMS ERA-40 NCEP 评价 东南诸河
  • 简介:在福建洋口林场4年生杉木人工林建立固定试验标准地.选择修枝木,每年对其进行1次修枝,修枝强度为修去4种规定树干直径(6cm、8cm、10cm和12cm)以下所有枝条.修枝试验后2年,随着修枝强度增加,杉木生长量明显降低.修枝强度为6cm(密度1200株·hm^-2)修枝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增长量均显著低于不修枝木.修枝后2年,各修枝处理杉木林林下植物覆盖度、生物量、总物种数,灌木层、草本层和总体Shannon-Wiener指数均高于未修枝对照,但藤本层植物在修枝时被大量劈除,其种类数量、多样指数却低于对照.闽北生产力较高4年生、密度1200株·hm^-2杉木幼林进行修枝,推荐修枝强度为10cm或12cm.

  • 标签: 杉木林 修枝 生长 植物多样性
  • 简介:生态浮床系统处理技术因具有投资少、易操作、无二次污染兼具良好景观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污染水体治理。生态浮床系统是一个复合生态工程系统,其对污染去除机理是一个错综复杂过程,填料、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微生物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概述生态浮床系统发展状况、脱氮除磷机理、限制因素及存在问题;重点概述以细菌固定化技术和曝气等方式外在法和以改进生态浮床系统构造形式、筛选优势浮床植物等方式内在法,来提高生态浮床系统脱氮除磷效率;展望了生态浮床污水处理系统未来研究与应用前景。

  • 标签: 脱氮 除磷 生态浮床 去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