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一、概述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勘探技术正向高精度、高分辨率方向发展,以期找出更薄层和更小的油气构造。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地震资料采集的趋势是采用3M技术,即多缆、多船、多源。这样,对定位导航的技术要求更加严格,难度大大增加。如何实时准确和可靠地进行多缆地震作业的定位导航,是海上多缆地震采集的一项关键技术。

  • 标签: 地震勘探 综合导航系统 海上石油 卡尔曼滤波 地震采集 定位导航
  • 简介:石油开发导致的污染令人堪忧,因此,在石油污染场地对土著石油烃降解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石油的微生物降解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天津大港油田分离出三株石油烃降解菌株,利用16s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确定三株菌株分别为Pseudomonassp.和Bacillussp.。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各菌株最适宜的降解条件为:#1菌株最适宜的温度30°C、pH7.2、盐度3%;#2菌株最适宜的温度35°C、pH7.5、盐度3%;#3菌株最适宜的降解温度37°C、pH7.5、盐度5%。菌株按照2:1:2的比例投加时原油降解率最高。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在接菌量10%、原油浓度0.2%、pH7.0、N:P为3:1、盐度3.5%、温度35°C的条件下,原油降解率最高,可达到71.03%。

  • 标签: 微生物降解 修复 正交试验 嗜盐
  • 简介:从385株南极海洋细菌中筛选出2株石油烃降解菌,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柴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降解实验的结果表明,南极嗜冷菌NJ276和NJ341在5℃、20d内对柴油的降解率分别达到23.47%和32.15%,在15℃、20d内降解率分别达到43.95%和62.47%,其降解能力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强;石油烃降解残油组分的GC~MS分析表明,柴油经过NJ276降解后的残油组分中能检测到C15~C21七种烷烃,柴油经过NJ341降解后的残油组分只能检测到少量C16,C17和C18三种烷烃。对它们进行16S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NJ276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NJ341属于科尔韦尔氏属(Colwellia)。

  • 标签: 南极嗜冷菌 石油烃 生物降解 降解特性
  • 简介:三维分离回归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转换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克服病态矩阵问题。同时,为切实、有效地提高三维分离回归法的转换精度,计算时引入了三向尺度因子,使得三维转换参数由传统的7个变为现在的9个。详细介绍了三维分离回归法的基本原理、转换过程及转换实例。

  • 标签: 坐标转换 GPS测量 GPS坐标 国家坐标 三维分离回归法 三向尺度因子
  • 简介:基于因子分析对2012-2013年海河流域pH、DO、COD、BOD5、氨态氮和总石油烃等6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四项指标进行水污染综合指数评估,旨在对海河水质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价。结果显示,BJ1和HB2两个站位水质属于Ⅳ类标准,其余各站位均为Ⅴ类;各站位综合评价结果得到海河流域指数为1.44,说明海河流域处于污染状态,其污染程度超过该流域功能区的标准。因子分析发现,COD、DO和NH3-N之间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除pH和BOD5外,其余指标都在0.70以上;COD、DO、NH3-N和TPH的贡献率较高,其中总石油烃的贡献率为100%,因此可以认为该海域的污染类型属于有机污染,且石油烃污染较为突出。

  • 标签: 海河流域 总石油烃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 简介: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溢油事故频有发生,海洋石油污染日趋严重。陆源石油污染在海洋石油污染中占很大的比重。在中国,陆源石油污染占海洋石油污染的80%以上。湿地有着生态和环境的双重价值,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其具有净化石油污染的功能。滨海新区北塘河口是天津重要的渔港,也是主要的排污口。近年来,随着陆源石油污染的增加,北塘河口海水水质日趋恶化。北塘河口生长着大片的互花米草,形成了互花米草湿地,它可以有效地去除石油污染。通过对码头、入海航道和近岸海域的海水和沉积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塘河口水质属于劣四类海水水质,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烃是主要的污染物。芦苇、互花米草和碱蓬是北塘河口主要的植物物种,在这三种植物体内均有石油烃检出,表明了北塘河口已受到石油烃污染,并且三种植物具有吸收石油烃的能力。无论是表层海水还是沉积物,石油烃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均为码头﹥航道﹥近岸海域。互花米草的根、茎和叶可以拦截陆源石油污染。互花米草在吸收石油烃的同时,还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加速了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互花米草湿地可以有效地减少陆源石油污染。

  • 标签: 石油烃 湿地 互花米草 去除效果
  • 简介: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海洋灾害之一,是现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重要的基础设施,私人和公共财产以及经济发展等构成了重大风险.本文通过对域外国家沿海地区适应海平面上升的法律保障机制进行研究,对可适用于我国沿海地区适应海平面上升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

  • 标签: 海平面上升 沿海区域 气候变化适应 法制保障
  • 简介:2016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了春、夏两季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春、夏季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分别为58种和92种,两季种类组成皆以多毛类为主;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略高于春季,而生物量要明显小于春季。采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和多维排列尺度(MD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春、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春季可分为3个群落,夏季可分为2个群落。采用ABC曲线法来监测环境污染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扰动情况,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或扰动。

  • 标签: 昌黎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聚类分析 ABC曲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