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5月21~22日,由国际测量师联合会、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和国际制图协会三大国际机构组成的国际海道测量师和海图制图师培训资格认证委员会第35届年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来自美国、英国等10余个国家的专家,对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代表中国参加申报的国际海道测量师/国际海图制图师A级培训资格认证材料进行了审定,并分别进行了现场答辩,最终全票通过。

  • 标签: 国际海道测量师 海图制图 资格认证 海洋测绘 培训 学院
  • 简介:通过两年较完整的序列NOAA/AVHRR数据和实测含沙量资料,利用考虑近岸Ⅱ类水体大气校正的泥沙定量反演算法,获得了较高精度的河口高浓度泥沙遥感反演模式;利用泥沙浓度分级图和反映流特征的温度图象,系统分析了长江口悬浮泥沙扩散途径、范围及其与近岸流的关系.影响长江入海悬浮泥沙扩散的近岸流主要包括台湾暖流、黄海混合水、苏北沿岸流及浙江沿岸流等.冬季,近岸流比较稳定,其配置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苏北沿岸泥沙流向长江口的扩散,并制约着入海悬浮泥沙的扩散途径;洪季,长江入海径流量是影响悬浮泥沙扩散的重要因子.同时,长江冲淡水、浙江沿岸流共同形成的冷水区与台湾暖流水之间锋面的强度,也对悬浮泥沙和冲淡水的扩散方向和范围有重要影响;春、秋两季入海悬浮泥沙的扩散型式分别向夏、冬季的分布格局过渡.此外,风应力显著影响着浑水区的扩散方向和范围.风浪掀沙引起的河口泥沙再悬浮,可使近岸泥沙扩散范围增大.

  • 标签: NOAA/AVHRR 长江口 入海悬浮泥沙 近岸流系
  • 简介:通过现场围隔实验,模拟赤潮发生过程,研究了种群不同生长阶段中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营养盐能有效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东海原甲藻围隔(M1)和自然水体围隔(M2)中浮游植物分别于第7天和第4天出现生长高峰,叶绿素a最大值分别为112.79mg/m和235.60mg/m。微型浮游植物与微微型浮游植物存在竞争,微型对微微型生长的抑制作用:M2〉M1。在营养盐丰富时,硅藻的增殖速率比东海原甲藻快,达到高峰期时间短,消亡也快。硅的减少促进硅藻水华的消亡。

  • 标签: 大亚湾 围隔 浮游植物 粒级 群落变化
  • 简介:由于表面声道与深海声道间的耦合效应,声波在轴海洋声道中的传播比较复杂,因此求解轴海洋声道中的声场就比较困难。在WKBZ本征函数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参考界面相位修正的一致表达式,并将浅海声传播的波束位移射线简正波(BDRM)理论应用于计算轴海洋声道中的声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传统简正波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BDRM理论计算的传播损失具有很高的精度和速度,可以对轴海洋声道内声传播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报。

  • 标签: BDRM理论 双轴海洋声道 传播损失 应用
  • 简介:齿围沙蚕是底栖多毛类动物,广泛分布于亚洲近海和河口环境中.本文研究了天津北塘河口齿围沙蚕对沉积颗粒物的再造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齿围沙蚕对沉积颗粒物有显著的混合能力,其中对小粒径颗粒物的混合作用强于大粒径颗粒物.小粒径颗粒物可以被沙蚕摄食随粪便排出.

  • 标签: 沉积颗粒物 再造作用 多毛类 Perinereisaibuhitensis 河口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