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利用鱼眼相机对天线成像实现舰船姿态解算,为海上天文导航提供水平基准。引入两个欧拉角作为姿态参数,提出种基于高度角约束的天线拟合算法,推导了详细的公式。采用实测天线数据对该算法与基于半视场角约束的天线拟合算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解算舰船姿态,此外,其对参数初值要求更低,且在参数解算内符合精度和鲁棒性上均有所提升。

  • 标签: 天文导航 鱼眼相机 水天线 舰船姿态 水平基准
  • 简介:硫酸盐-甲烷界面在富甲烷和含天然气水合物的海洋沉积区已经成为个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识别边界。在硫酸盐-甲烷界面之上,沉积物中的硫酸盐因参与分解有机质和甲烷厌氧氧化反应而被消耗,而界面之下沉积物中的甲烷则不断生成,含量逐渐增加。根据该界面附近硫酸盐浓度和甲烷浓度的变化特征,可以判断该区甲烷流体通量的大小,从而指示下伏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能赋存状况。南海北部陆坡的柱状沉积物孔隙数据的分析显示,其硫酸盐-甲烷界面埋深比较浅,表明该海域的甲烷通量较高。这种高甲烷通量很可能是由下伏的天然气水合物所引起的,并暗示着该区下伏海底可能有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赋存。

  • 标签: 天然气水合物 甲烷通量 硫酸盐-甲烷界面 下伏水合物
  • 简介:在湛江附近海域建立了三维动边界动力模型,通过验证,结果与观测数据符合良好,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分别模拟计算了湛江东海岛填海大堤现状以及1958年大堤修建之前湛江海域的动力场,通过两种情况下的流场、潮位、纳潮量以及交换率的比较,分析了东海岛大堤的存在对湛江湾动力环境的影响。

  • 标签: 湛江湾 东海岛大堤 数值模型 水动力环境
  • 简介:远洋船舶压舱在我国港口海域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地理性隔离水体间外来海洋有害生物传播和近岸海域环境日益恶化、赤潮灾害频发的重要因素之。本文基于中国港口入境船舶压舱输入总量估算模型,通过调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海关总署公开发布的外贸航运及商品进出口信息,在确立中国港口入境船舶压舱输入总量和中国五大港口群体压舱输入比值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至2012年中国近海入境船舶压舱的输入特征和环境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我国五大港口群体入境船舶压舱的输入总量极不平衡,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输入的境外压舱总量最多,2012年输入量为10368万吨,其次是环渤海地区,为7371万吨,珠江三角洲地区排第三位,为6729万吨,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输入的压舱总量较少,仅有1659万吨和571万吨。入境船舶压舱的大量排放对我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区域的港口海域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 标签: 压舱水 压舱水输入量 海洋环境与生态 风险分析
  • 简介:对大连湾、大窑湾外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揭示了该区域大致的沉积特征。结合相关的地质水文资料,探讨了其控制因素,同时对沉积环境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区沉积物粒度组分以砂(平均含量34%)和粉砂(平均含量52%)为主,粘土含量比较少(平均含量14%),且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水下台地之上,各组分相对含量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与地形分布趋势较为致。北部近岸水下岸坡区,水深较浅,距离物源区较近且动力条件复杂,沉积物粒度较粗;向南随水深增加水动力减弱,东部为下台地,沉积物粒径偏细。分选较好,粉砂和粘土组分在该区域最为富集,沉积物可能来自于通过东部海域自西向东进入研究区的远源物质;研究区南部水深增加,又出现下岸坡,其下地形趋于平坦,该区域在黄海环流体系的作用下,接受了较多来自包括山东半岛水下三角洲的粗颗粒物质。

  • 标签: 表层沉积物 粒度 大连湾
  • 简介: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也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近年来,“嵊泗贻贝”依靠其显著的经济、文化和生态效益,已成为枸杞乡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重要的海洋支柱产业.针对枸杞乡在整体乡村规划、村级经济发展、产业融合以及贻贝产业链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其独特的优势,对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发展“品”,探索自己特色品牌的发展思路.

  • 标签: 一乡一品 贻贝 产业链 乡村振兴
  • 简介:基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6月洪、枯季大潮北港上段河道水域的现场水文观测资料,以及1999、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10年历史水文测验资料,分析潮流历时、流速、优势流和含沙量等水沙现状和变化特征,并探讨近年来该水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目前北港上段河道水域落潮占主导优势;青草沙水库和长江大桥建成后,落潮优势明显增强,洪季大潮涨、落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减少,枯季大潮涨、落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增多;(2)流域径流量的季节性变化是造成北港上段河道水域垂线平均流速洪季大、枯季小的主要原因;大型工程的建设是该水域落潮优势增强的主要影响因素;北港上段河道水域含沙量变化可能与近岸工程建设、入海泥沙量减少等因素有关。

  • 标签: 水沙变化 优势流 大型工程 长江河口
  • 简介:1981年7月,《海洋测绘》创刊。1982年2月,我毕业分配到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工作。从此,我和《海洋测绘》结下了不解之缘。20多年来,我目睹了《海洋测绘》从份小版本、不固定页码、不定期发行的内部刊物逐步发展成在国内,有影响的、78页大版本、公开发行的双月刊的历程;《海洋测绘》也见证了我从名刚跨出校门的初学者逐步成长为名海洋测绘科研战线上的研究员的过程。

  • 标签: 海洋测绘 毕业分配 研究所 双月刊 研究员 初学者
  • 简介:回顾了我国大地测量高和基准点的历史变革过程,着重讨论坎门基准点、青岛基准点曾凝结了我国几代测绘工作者为国家的尊严,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科学发展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特别是坎门基准点,作为中国人自己确定(早期)的零点,在当今仍起着举足轻重的重大作用。

  • 标签: 高程基准
  • 简介:黄以周与俞樾同为晚清经学大师,两人的交往缘于1864年时任浙江学政的吴存义的推介。此后两人多有书信往来,至今能收辑到的尚有五通,其中黄以周致俞樾的有二通,俞樾致黄以周的有三通。这些往来函札重点在交流切磋礼学观点,这些交流既反映了两人学术观点的异同,也显示了黄以周本人学术观点和思想的演变,另外也透露了当时学界、政界、教育界等诸多层面丰富的信息。

  • 标签: 黄以周 俞樾 吴存义 函札 笺证
  • 简介:对于高精度测量和导航,GP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快速求解仍然是个难点,尤其对于单频接收机。提出种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方法,其基本思想采用分步求解,首先应用最小二乘模糊去耦调节法(LAMBDA)搜索出来的模糊度作为初始值,然后应用卫星分组方法降低搜索维数,并应用极大似然准则,构造搜索函数,最后应用最优化原理,搜索出最优的模糊度参数,并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检验,即RATIO检验,OVT检验,多项式拟合残差检验。为验证该算法,我们用单频GPS接收机进行了实验,利用本文方法在11s以内正确确定了模糊度,其基线长误差小于3mm,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改进模糊度的搜索速度,而且可以进步提高其可靠性和成功率。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定向及姿态测量。

  • 标签: GPS载波相位测量 整周模糊度 极大似然准则 分步解算 LAMBDA方法
  • 简介:岛屿的自动选取是实现岛屿自动综合的前提,在分析岛屿选取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岛屿自动选取模型.该模型采用了系统聚类和Vironoi图两项关键技术,在整体选取的基础上实施局部控制,使得岛屿选取更加趋向客观实际.

  • 标签: 制图综合 方根规律的分形扩展模型 系统聚类 Vironoi图
  • 简介:研究利用环境噪声进行水深探测的种被动测深的方法.基于阵列信号处理,应用时域格林函数恢复原理,获取被动接收阵中接收信号所隐藏的时延信息,探索利用垂直海底传播的海洋环境噪声可实现水深探测的原理,建立了基于二元垂直阵的被动测深数学模型,分析了听器接收到的环境噪声直达波及海底反射信号的时延与听器阵列尺寸及海底深度间的数学关系,推导了深度解算理论公式.计算机仿真及水池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被动水深探测提供了种新的技术途径.

  • 标签: 被动测深 环境噪声 时域互相关 二元垂直阵 格林函数
  • 简介:提出了种改进的Curvelet变换的融合算法,以IKONOS影像为样本数据,融合过程中将原全色波段与多光谱影像中未参与HIS分解的波段进行加权组合,形成新全色分量,再将此分量与明度分量分别进行第二代Curvelet变换,以形成新明度分量,HIS逆变换后形成融合影像.并与改进的HIS变换融合、传统的HIS变换与Curvelet变换结合的融合算法相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能增加融合影像的信息量,降低光谱扭曲度,提高融合影像与原多光谱影像的相似度.

  • 标签: 遥感影像 融合 定量评价
  • 简介:等效声速剖面法将实际复杂的声速剖面用个简单的声速剖面等效替代,在声线跟踪时可以提高计算效率。但在多波束测深系统归位计算中,由于地形的起伏,对每ping各个波束使用单的等效声速剖面会影响计算精度。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地形起伏对等效声速剖面法计算精度的影响,提出了种等效声速迭代算法,通过实验发现,相比于常梯度声线跟踪算法,迭代算法可达到同等精度水平,并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 标签: 等效声速迭代算法 等效声速剖面法 声线跟踪 声速改正 声线折射 多波束测深系统
  • 简介:支持向量机是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是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学习算法.传统的分类法用于纹理图像分类效果往往不佳,该文研究了支持向量机的实现方法,并以纹理图像分类为例分析了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性能.

  • 标签: 纹理图像 统计学习理论 支持向量机 分类超平面 核函数
  • 简介:在多波束换能器系列指标检测中,需要控制多波束换能器在不同方向进行声波的发射与接收。介绍了种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伺服电机为执行机构的多波束换能器水平旋转控制系统。经过实际运行,该系统实现了对多波束换能器在水平面内旋转角度、速度的良好控制和显示,并利用该系统对多波束测深仪进行了声学指标检测。

  • 标签: 多波束测深仪 单片机 伺服电机 编码器 声学指标
  • 简介:以覆盖黄河三角洲和连云港区域的两景高分号卫星遥感影像1A级产品为例,利用现场采集的地面控制点和1∶50000的DEM产品,开展了影像自主定位和正射校正实验,制作了控制点偏移矢量图,并对影像的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分号卫星影像具有较好的自主定位精度,黄河三角洲区域影像定位精度在27.8m左右,连云港区域影像定位精度在53.8m左右;在单控制点的情况下,影像的定位精度在3m左右,最大偏移量约为6m;在多控制点下正射校正,影像的定位精度为1m左右,最大偏移量为1个像元;对比控制点偏移矢量图,检查点较影像同名点的偏移方向与大小基本致,表明高分号卫星影像内部刚性较好.

  • 标签: 遥感 高分一号 海岸带 定位精度 正射校正 G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