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5月25~29日,自治区气象局乌兰局长携办公室副主任王绥生一行到赤峰市局、敖汉局、宁城局、松山局、巴林左旗、阿旗等气象局和八里罕、岗子、浩尔吐等气候站进行工作调研.调研期间,乌兰局长会见了敖汉旗、宁城县、巴林左旗、阿旗旗委及政府方面的有关领导,并就如何及时有效地开展服务、加强了解与合作同他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赤峰市 调研 局长 巴林左旗 气象局 宁城县
  • 简介:文章采用1967—2016年赤峰地区50a的降水和温度资料,运用信息熵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玉米生长发育期的降水和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玉米发育期的熵情差异较大。温度熵与降水熵的地域性比较强,高熵和低熵中心分别出现在巴林左旗和克什克腾旗;玉米发育期各阶段的熵情特征表现为:降水熵在花粒期较高,而温度熵的高值出现在穗期。分析表明,近年来赤峰地区玉米生产期内气候暖干化趋势加重,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早采取防御措施,以减少农业损失。

  • 标签: 信息熵 玉米生育期 温度 降水 赤峰
  • 简介:初霜冻是赤峰地区秋季的重要灾关天气,它可使生长旺盛的蔬菜、庄稼在一个清晨受冻死亡,使牧业生产遭受损失。据赤峰1959-1987年29年霜冻资料记载,最早的初霜南部旗县在31/8-11/9,北就旗县在31/8-7/9;最晚的初霜南部旗县在2/10-11/10,北部旗县在22/9-29/9。同一个旗县最早和最晚的初霜日期可相差1个月左右。因此,准确、及时地做好霜冻预报意义重大。

  • 标签: 赤峰市 霜冻 秋季 天气预报专家系统 天气图
  • 简介:利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和多项式回归法,对赤峰地区1951-1990年12个气象台站的月、季、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序列进行连续性变化趋势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应用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法检验气温序列变化的不连续性,确定突变时间.结果表明:赤峰地区12个月的平均气温均有升温趋势,增温幅度从0.56℃/10a到0.15℃/10a,其中2月份最强.季节增温最显著的是冬季,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弱.年平均气温增温率是0.28℃/10a,1988年是变暖的第一年,突变时间在1993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率是0.29℃/10a,1988年是变暖的第一年,突变时间在1988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是0.26℃/10a,1993年是变暖的第一年,突变时间在1993-1996年附近;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暖时间具有不对称性.

  • 标签: 气候变化 诊断分析 突变
  • 简介:赤峰市1995年农业减产的气候原因分析李俊友(赤峰市气象局)赤峰市农业在连续5年获得特大丰收之后,1995年全市农业总产量突减至15.78亿公斤,比去年减产32%。其中,阿旗和左旗减产幅度最大.分别为52%和55%,其次是松山区、红山区和喀旗,减产幅...

  • 标签: 赤峰市 农业生产 气候原因 气温 降水 日照
  • 简介:提供各种专业气象信息,对拓宽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介绍专业气象信息系统,统计出各种历史资料,提取预报情报,作出指数预报、医疗气象等,达到及时、准确为公众服务的目的.

  • 标签: 赤峰市 制作方法 专业气象 气象信息 医疗气象
  • 简介:文章采用逐步分析的方式对影响热量条件的少变因素(经度、纬度、海拔)与无霜期日数及稳定通过10°C积温进行分析,建立影响玉米生长的热量资源推算模型,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栅格计算分析功能进行空间分布计算得到要素空间分布图,实现对赤峰市热量资源分布趋势的直观体现。

  • 标签: 赤峰市 10°C积温 无霜期 逐步回归
  • 简介:文章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8月15日发生在赤峰机场的雷暴天气进行了初步分析,揭示了此次雷暴天气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低空暖式切变和高空槽是本次雷暴天气的触发因子,低空西南急流使辐合加剧并迅速输送了水汽;低空槽前气流的突然增大对对流性天气预报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低空西南急流的建立,不仅增大了水汽输送的效率,迅速积累了大量不稳定能量,还加剧了急流左侧区域的辐合;对流指数的统计经验阈值对雷暴天气预报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综合分析多种指数使预报效果更好;温度层结差并不能说明没有对流性天气,低空充沛的水汽条件能弥补这一不足。

  • 标签: 雷暴 急流 指数
  • 简介:文章应用Micaps资料对近10a来仅有的2次全市性强降雪天气过程(2007年3月3—4日全市性暴风雪天气过程和2004年2月21日全市性大雪天气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如下: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属于强冷空气类贝加尔湖冷涡底部型,由底层的西南涡东北上,配合地面河套气旋顶部高压底部影响赤峰市;但是影响系统强度、变化趋势不同。暴风雪过程暖空气势力强,气旋强烈发展,上升速度大,使得主要降雪发生在温度缓降、气压下降时段内;大雪过程冷空气势力强,气旋呈减弱趋势,上升速度小,降雪主要发生在温度骤降后、气压上升时段内。暴风雪过程的高、低空急流、水汽通量和散度、上升速度、风辐合强度、风辐散强度等都强于大雪过程。午后大风是由于降雪停止后气压剧升、温度显著下降、3h变压增强和动量下传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 标签: 暴风雪 大雪 对比分析 环流 诊断
  • 简介:文章通过对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资料的对比,寻找其规律,并查找观测中仪器、人为等因素造成.的误差。为自动站代替人工站的观测提供准确数据、平均误差、预报规律和技术参考。

  • 标签: 自动站 人工站 对比分析
  • 简介:文章重点介绍赤峰市局第三次农牧业气候区划所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供正在开展或尚未进行第三次"区划"的盟市及旗县参考.

  • 标签: 图层 技术问题 赤峰市 农牧业气候区划
  • 简介:康健丽同志,高级工程师,宁城县气象局天气预报员。参加气象工作28年来.她始终在业务第一线,先后从事过地面气象观测、农业气象、生态监测、天气预报和科技服务等工作。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民族团结,模范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在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信。

  • 标签: 县气象局 先进事迹 共产党员 宁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赤峰市
  • 简介:1概况应英国爱丁堡大学地学系系主任SimonF.B.Tett教授的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陈阳于2018年3月17日至4月5日访问了爱丁堡大学,开展合作交流。本次访问是在英国牛顿基金会资助的中-英创新研究计划——气候变化应对与服务框架下的一次重要交流。

  • 标签: 爱丁堡 大学 英国 地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合作交流
  • 简介:为了提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的科研水平,促进与国外雷电研究单位的合作和交流,经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批准,吕伟涛于2009年12月21日至2010年1月20日赴日本岐阜大学进行了1个月的科研合作交流。合作专家是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日本岐阜大学的王道洪教授。

  • 标签: 科研合作 大学 日本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 雷电物理
  • 简介: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首席专家师春香于2012年7月429日应邀赴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进行卫星地表参数反演、数据同化方面的合作研究,并在此期间访问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卫星与信息服务局(NES—DIS)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

  • 标签: 美国 合作 大学 气象信息中心 参数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