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概述龙岩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雷达阵地在海拔1486.9米的红尖山上,主阵地与气象局业务大楼直线距离16公里,道路距离35公里,行车时间1小时。由于雷达系统采取遥控工作模式,即雷达控制与产品处理平台设置在市区业务大楼内,对红尖山阵地上的雷达进行遥控操作。虽然在红尖山上还不能实施无人值守,但也要将人员减少到最少程度,

  • 标签: 雷达阵地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CINRAD 龙岩市 彩色 遥控操作
  • 简介:利用逐候的蒸发量、降水量的资料,研究夏旱的k指数标准。最终结果k指数比较符合实际旱情;可以对区域性或全省性的夏旱进行总体评价;可以用于实时动态监测。

  • 标签: 夏旱 降水量 蒸发量
  • 简介:1引言受高空槽和低层切变东移及地面锋区的共同影响,2007年6月13~14日龙岩大部(漳平除外)出现一次大到暴雨过程(表1)。从12日20时至14日20时,全市50个自动站有37个站50mm,其中8个站≥100mm,最大雨量在上杭蓝溪126.8mm,其1小时最大雨量42.4mm。武平县受灾较为严重,全县直接经济损失约1.1亿元。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图对此次降水天气过程做了分析。

  • 标签: 强降水过程分析 龙岩市 降水天气过程 自动站资料 直接经济损失 常规气象资料
  • 简介:1雷电活动概况2014年,福建雷电日为285天,与年平均值(2004~2014年11年平均值)相比偏多53天,为11年来年最多值;全省范围内,初雷电日发生在1月1日(泉州惠安县),终雷电日发生在12月28日(漳州龙海市)。全年我省共监测到雷电658379次(图1),约超过年平均值的85%,

  • 标签: 雷电监测 福建省 平均值 雷电活动 惠安县 泉州市
  • 简介:本文利用1963-2004年共42年气象资料,分析统计了福建冬季低温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冷高压的强度、冷空气影响路径、850百帕零度线、500百帕568能较好的反映冷空气影响福建的强度及冬季低温过程的强弱;分析总结了强低温过程的预报指标,并建立了极端最低气温的预报方程,将为福建冬季强低温天气过程预报提供定量的预报方法。

  • 标签: 极端最低气温 预报指标 预报方法
  • 简介:福建气象条例》作为我省第一部地方气象法规简明扼要。颇具地方特色,它的实施对福建气象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面临世纪之交,气象部门以怎样的面貌跨入21世纪,在21世纪气象事业又将如何发展,能否尽快摆脱“三苦”状态,能否从搞“解困工程”到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气象事业,这些都是气象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

  • 标签: 气象条例 福建省 基础 气象事业 气象工作者 地方特色
  • 简介:1前言在各类现代化通信传播媒体不断普及、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气象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和经济活动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行各业为合理地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规避风险,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个性化的气象信息需求越来越大,呈现出多样化。根据我省移动通信公司的市场调查,气象服务短信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可率达70%左右,属于信息类中利用价值较高的信息,气象信息服务具有发展潜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因此,遵循市场规律、抓住机遇,加快气象信息服务业务的发展成为了气象科技服务的重要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要求,这是对新时期气象工作的新要求,气象短信息新型、快捷的传播方式,

  • 标签: 气象信息服务 福建省 移动通信公司 社会信息化 生产经营活动 气象科技服务
  • 简介:2014年福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有利方面主要体现在春播春植中后期热量条件良好,有利于作物播种和苗木定植;夏秋季犬部时段温高光足,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收获;上半年雨日多,有利于森林防火;农业气象灾害偏轻。不利方面主要体现在阶段性低温致使部分农作物和果树遭受寒(冻)害;持续性低温阴雨寡照对南部地区春播和作物生长不利;春季强对流、暴雨、台风、夏秋连旱导致部分农作物受灾;秋冬季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

  • 标签: 农业气候 气象灾害 作物 果树
  • 简介:1前言我省14个Ⅱ型有线综合遥测仪于今年1月开始投入准业务运行,遥测和人工的平行观测也已进行了八个多月。从资料的角度看,观测仪器换型后,地面气象资料序列是否还具备连续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是需要认真分析评估的。做好Ⅱ型遥测资料评估工作,对于推动Ⅱ型遥测仪的正规化业务运行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遥测站 Ⅱ型 评估 福建省 地面气象资料 业务运行
  • 简介:2003年福建农业气候条件总体上属偏差年景。上半年气候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树的影响利大于弊,下半年由于受高温和干旱的影响,气候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树的影响弊大于利。

  • 标签: 农业气候条件 气候评价 福建省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果树
  • 简介:1前言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数值预报在气象上的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欧洲中心、T213、日本等数值预报模式为我们的预报提供了诸多参考。但随着模式的增多,对特定区域特定时段选择何种数值模式没有清楚的概念。目前,沿海的广东、浙江等都有对数值预报在本省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内陆的内蒙、湖北等也早在上世纪就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根据中国气象局2007年重点目标管理考核的要求:台要开展省级以下精细化预报效果客观检验,并向国家级和区域级上报本省检验结果。所以建立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平台,对于更好使用数值预报产品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数值预报模式 产品检验 平台 福建省 中国气象局 数值预报产品
  • 简介:2015年上半年福建雷闪活动频繁,雷闪日为128天,为近12年同期监测数据的最大值,大部分地市初雷闪日比往年偏早;雷闪总次数达19万多次,为有监测数据以来的同期第二大值,仅次于2014年。雷闪高发期在4—6月,其中6月份雷闪次数最多;雷闪高峰时段出现在17:00~18:00,08:00.11:00雷闪活动最弱。雷闪活动主要集中在福州东北部沿海、莆田中部和泉州中北部,但各月集中区又有所差异,呈现自西向东的扩展趋势,其中莆田、福州的雷闪密度最高。雷闪强度分布呈单峰特征,负闪集中在2—14kA之间,正闪集中在4—40kA之间。上半年共发生雷电灾害事件47起,导致5人死亡,5人受伤,造成252件家用设备和公共设备等不同程度损坏。

  • 标签: 雷闪El 雷闪次数 时空分布 雷闪强度 雷电灾害
  • 简介:1引言降水自记纸(纸质档案)是客观记录降水情况的十分宝贵的气象实时资料之一,对于研究我国降水特征、尤其是暴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农业、城市建设、电讯、交通、水利等国民经济部门,对防灾减灾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降水自记纸的图形表现方式和纸张载体的限制,

  • 标签: 降水特征 自记纸 数字化处理 福建省 实时资料 纸质档案
  • 简介:本文分析并总结了我省1986~1996年森林防火期内高火险天气时段的主要环流形势。进而建立福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专家系统。在1999~2000年森防期火险等级预报中得到应用.

  • 标签: 森林火险 环流形势
  • 简介:1前言空中水资源开发研究是水资源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流云是我国南方夏季降水的主要云系也是空中水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近二十年来我国对南方夏季对流云及其水资源开发研究工作的投入和进展远远落后于北方层状云的研究和开发,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不相适应。

  • 标签: 水资源开发 决策系统 福建省 经济可持续发展 应用 夏季降水
  • 简介:本文从分析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现状入手,调研了影响测报质量的因素,提出了加强地面测报管理工作的思考及对策。

  • 标签: 地面测报 质量 现状 对策
  • 简介:闽西是块热土,闽西的天空多变而绚丽。守望天空,心系人间的阂西气象工作者,在气象局和龙岩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龙岩气象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千年交替、世纪更换之际,争创机遇,艰苦创业,经过短短两三年的努力,在闽西老区建起了全国一流的地市级气象事业: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傲立在群山之巅,俯瞰着阂粤赣方圆八百里的风云变幻;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龙岩市 气象系统 闽西 多普勒天气雷达 气象工作者
  • 简介:1前言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短历时降水的研究在气象部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里说的短历时降水是指1小时或2小时内的降水量。就时间尺度而言属于中尺度,开展短历时降水气候的研究,不仅是降水气候研究本身的需要。而且将可为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研究和短历时天气预报提供气候背景及预报着眼点。为人工增雨指挥决策工作提供依据。我省已开展此项研究,揭示了我省不同地形环境下的短历时降水气候的统计特征,填补我省这方面基础研究的一个空白。为了更好地将有关成果提供用户使用,

  • 标签: 短历时 降水量 显示系统 气候特征 福建省 汛期
  • 简介:本文分析了福建前汛期大暴雨过程的气候特征和环流背景,总结出福建前汛期大暴雨的影响系统主要有切变线、台风和热带云团三类,并分别建立其大暴雨概念模型。同时还对北京T106产品中诸多物理量场与历史个例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福建前汛期大暴雨的热、动力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天气系统‘自动识别技术,建立天气分型和物理量诊断分析相结合的福建前汛期大暴雨客观预报方法。经历史资料回代和试运行表明,该方法预报效果良好。

  • 标签: 大暴雨 概念模型 天气型自动识别
  • 简介:本文采用城镇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检验方法,对多种数值预报及释用产品的2014年度日极端气温、24小时降水、暴雨过程暴雨和8种分类暴雨过程暴雨等预报进行站点预报质量检验。结果表明:释用T639数值预报的T639-MOS日极端气温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5天逐日的最高气温和3天逐日的最低气温≤2℃预报准确率均为最高;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晴雨和一般性降水预报优于全球模式,但暴雨预报评分不如全球模式和多模式集成降水预报;暴雨预报Ts评分都不高,且随预报时效降低,24小时预报最高为17.3%,而120小时预报最高仅3.4%;暴雨过程暴雨预报平均TS评分很低,均未达10%;分类暴雨过程以台风登陆类暴雨预报TS评分最高,但该类暴雨过程样本数太少,检验结果代表性差;其他分类暴雨预报效果差,对局地对流降水明显的午后热雷雨类和副高边缘类暴雨全部漏报。

  • 标签: 预报检验 数值预报 释用产品 分类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