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1概况2012年5月1—3日,“基于通用警报协议的全球应急预警政策研讨会”在加拿大蒙特召开。会议的宗旨是:①探讨预警信息发布方面相关政策以及应急管理难点问题;②在已经认识到系统与系统之间、

  • 标签: 蒙特利尔 预警 应急管理 信息发布 加拿大 系统
  • 简介:目前,农作物杀虫治病施用的农药主要是化学药剂。施药后的药效如何,与施药时的气温、湿度、降水、风速和日照等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同一种农药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施药,其药效会有明显的不同。1 气温在一定气温范围内,一般较高的气温条件能显著提高农药的药效。因为气温高,农药挥发速度增加,空气中含药量的浓度增加,同时气温高,害虫的呼吸作用较强,吸入的药剂量会增大,从而加快了害虫中毒的速度,使毒杀速度加快,达到有效消灭害虫的目的。但当气温超过一定范围后,药效反而会降低。因为气温过高,会使药剂挥发分解速度太快,降低了药效的持久性;另外在气温过高的天气条件下施药,由于人和动物

  • 标签: 天气 农药 气温 湿度 降水 风速
  • 简介:果洛气象给了我难忘的、最美的画卷,我奉献给了它诚挚的情感和诗的激情。前辈的谆谆教诲和无私无畏,战友的亲如兄弟与同甘共苦,新一代的开拓进取和激情飞越,这些美丽而亲切的形象,永远刻录在我的记忆中。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这些往事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现将书之,以为纪念和颂扬。

  • 标签: 南希牧 果洛草原 草原南希
  • 简介:2016年10月制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将三氟甲烷(HFC-23)纳入了其附件F第二类管控物质名单,并要求缔约国自2020年1月1日起以缔约方核准的技术对HFC-23进行销毁。伴随中国二氟一氯甲烷(HCFC-22)原料用途需求增长,其副产物HFC-23的产生量呈上升趋势,尽管HCFC-22生产工艺不断优化,HFC-23的副产率逐步下降,预测2050年HFC-23产生量将达到2.47万t(或365.56MtCO2-eq),2020—2050年HFC-23累计产生量约56.3万t,折合约8332.40MtCO2-eq。截至2015年,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减排专项的资助,中国以焚烧分解技术销毁HFC-23累计54585t,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一减排也花费了巨额资金投资焚烧设备和支付焚烧运行费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浪费了氟资源。研究显示,HFC-23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且中国相关技术专利正在逐步增加,鼓励和推进HFC-23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是消除HFC-23排放可行的技术途径,也是未来中国加入并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关键的技术路线选择。

  • 标签: 基加利修正案 三氟甲烷 减排技术 对策建议
  • 简介:本文根据青海高原温室增CO2技术试验结果,阐述了CO2施肥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适宜高原温室农业特点的基本技术、施肥方式及注意事项,分析了温室增CO2所产生的功效,可供地方政府发展"菜篮子"工程时参考。

  • 标签: 温室 CO2
  • 简介:天山冰雪融水是塔里木河的重要补给水源。利用融雪径流模型(SRM)对天山南坡科其喀冰川流域冰雪径流进行模拟研究。甚于流域的气象梯度观测,确定了不同高度带降水梯度和月气温直减率。基于2007和2008年的实测径流值优化确定了各月的积雪、裸冰以及表碛覆盖冰的度日因子值。模拟结果表明,融雪和融冰径流过程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模拟。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气温是敏感因子。气温分别升高1℃、2℃和4℃时,以融雪径流为主的35月径流分圳增加48%、155%和224%,以冰川径流为主的5—10月径流分别增加30%、77%和104%。气候变化也会影响流域径流过程,气温升高4℃、降水增加20%时,春季径流峰值出现时间由5月中旬提前到4月20日左右。流量由6m^3/s增大到17m^3/s。

  • 标签: 天山 度日因子 融雪径流模型(SRM) 科其喀尔冰川 气候变化
  • 简介:“艾”台风于25日16时30.4分中心在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附近折向西南方向(沿海岸线)移动,其强度强,路径极为罕见,给福建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分析了“艾”沿福建沿海移动过程中;长乐、厦门两部多普勒雷达从不同角度观测的多普勒速度资料结合探空气象资料,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风存在时,台风风场具有不对称性结构,台风中心远偏离“0”速度线,并据多普勒雷达速度图像来判定环境风的风向,预报台风未来移动方向。从“0”速度线弯曲,来判定不同高度上的环境风场。

  • 标签: 台风 环境风场 天气雷达径向速度
  • 简介:合理施用氮肥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氮肥施用中,目前普通存在着施用量过多或过少,施用时间不合理,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和米质的改善,而且还污染了环境,降低了氮肥的使用效益。自80年代开始,模拟优化技术引入作物(水稻)生产系统后,已研制出了许多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如“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模式”、“双季稻—冬作高产栽培模式”等。这些模式对水稻的氮量和氮方法虽有所改进,并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但均为经验模式,未突破传统的施肥概念。近年来,以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氮技术模拟优化软件MANAGE-N,充分考虑了不同品种(作物参数)、不同气候条件(光、温、降水等气候因子)、不同土壤条件(土壤参数)等影响水稻生产发育的各种因素,因而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 标签: 增产效果 原因分析 施氮法 吸氮量 产量构成因素 经济系数
  • 简介:1概况根据中国气象局和蒙古气象局联合工作组会议纪要关于沙尘暴监测预警合作项目的有关安排,中国气象局将援建蒙古共和国3个沙尘暴监测站(阿拜赫雷、温都汗、戈壁一阿尔泰)进行沙尘暴的长期监测,2009年进行阿拜赫雷和温都汗2个沙尘暴观测站的建设,建站任务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承担。

  • 标签: 沙尘暴 观测站 都尔 建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
  • 简介:2007年12月30日,杰出的瑞典气候学家博特·伯林(BertBolin)教授在斯德哥尔摩与世长辞,享年82岁。博特·伯林首先是一个科学家,作为世界气候研究领域的先驱,他不仅在推动气候研究的国际发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最早认识到日益增加的温室气体将造成严重后果的人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个游走于气候学界与社会政治领域之间的出色的“政治家”,

  • 标签: 科学事业 斯德哥尔摩 气候学 世界气候 温室气体 政治家
  • 简介:登陆台风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为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战胜自然灾害,首先要准确地作出台风影响路径及其影响范围的预报。龙岩CINRAD/SA雷达功能强大,在探测台风中具有资料密度大、探测能力强、全自动探测全程跟踪、雷达图象产品丰富的优势,在防台抗台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CINRAD/SA雷达 登陆台风 探测能力 龙岩 应用 自然灾害
  • 简介:同志们:全省气象局长会议今天在西宁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精神,总结1994年工作和部署1995年主要任务。因此,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现在,我受省局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一、1994年工作简要回顾1994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较

  • 标签: 气象局 气象部门 主要任务 业结构调整 协调发展 系统建设
  • 简介: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2005年9月初庐山连续特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因北方高压脊的阻挡,"泰"低压在赣西北停滞,导致庐山出现持续强降雨.强降雨期间,高层流线散开,低层流线汇合;"泰"登陆后西北行时,低压西部有冷空气补充;庐山低层并未直接受冷平流影响;对应2次暴雨极值的出现,庐山高、低空的动力、热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均有利于降雨加大,高山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抬升,从而导致这次庐山降雨加强.

  • 标签: 持续强降雨 低压环流 成因分析 庐山
  • 简介:基于通辽市巴雅吐胡硕牧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4年马蔺物候数据和气象数据,研究了气候变化对马蔺萌芽期、黄枯期和生长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34a来年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暖干化特征明显。(2)马蔺萌芽期呈延迟趋势,平均每10a延迟4.1d。马蔺萌芽期主要受3—4月平均气温和2月日照时数影响。(3)马蔺黄枯期呈略提前趋势。8月降水量减少和日照时数增加及10月降水量增加导致马蔺黄枯期提前。(4)气候变暖后,夏、秋季平均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是导致马蔺生长期缩短的主要因子。

  • 标签: 马蔺 物候期 气候变化 巴雅尔草原
  • 简介:利用NECP1°×1°的6h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05年9月2~4日"泰"台风低压引发的大暴雨过程的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v3.7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这次大暴雨天气是在和强大稳定的大陆副高与西太平洋副高、中纬度西风带低槽及其引导从地面南下的冷空气、台风低压和台风倒槽、中尺度对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的;深厚的强上升运动及其释放的大量潜热是大暴雨维持的重要机制;模式比较成功地模拟了发生在大地形迎风坡下的大暴雨,而对发生在庐山这种范围很小且陡峭地形下的特大暴雨,则模拟降水量偏小.

  • 标签: "泰利"台风低压 冷空气 中尺度低压 大暴雨 数值模拟
  • 简介:以度日因子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分布式模型,评估不同气候条件下托木型冰川融水径流的变化。模型分别考虑丁冰宙、表磧、冰崖等复杂冰川下垫面的产流过程,并利用线性水库原理对冰川汇流进行参数化。结果显示,模型能够较好地对冰川融水径流进行模拟。敏摩洼分析表明,平均气温的变化对于融水径流有重要影响:当平均气温升高1℃时,融水径流将增加22.5%;而当气温升高2℃时,径流的增加幅度将达到45.0%。相反,当气温降低l℃和2℃时,融水径流分别减小20.6%和37.6%。比较而言,降水的变化对冰川融水径流的影响较小。

  • 标签: 托木尔型冰川 冰川融水 敏感性 气温 降水 经流
  • 简介: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是具有全球影响的舆论前沿,2015年1月24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局长凯西·沙文在与1月21日第45届达沃斯论坛同期开始的论坛博客�

  • 标签: 地球生命 天基数据 局长沙利文
  • 简介:1概况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斯”和0605号台风“格美”于2006年7月相继在西太平洋洋面生成。生成后稳定向偏西北方向移动,路径近乎平行(见图1),并分别于7月中旬和下旬在福建的北部和福建南部登陆;同时登陆后都向西偏南方向移动。

  • 标签: 热带气旋 成因 降水 粤东 福建南部 强热带风暴
  • 简介:利用挪威卑根的全球大气-海洋-海冰耦合模式的300年气候态数值积分结果,结合观测资料,分析了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PO)的年际变化对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当夏季APO异常偏强(弱)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西)偏北(南),南亚高压位置偏北(南),西北太平洋低层大气异常辐合(辐散),高层大气异常辐散(辐合),对流活动加强(减弱)。这种环流背景条件有(不)利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因而偏多(少)。

  • 标签: 亚洲-太平洋涛动 西北太平洋 热带气旋 耦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