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影响,台湾海峡海域长期以来缺少海上气象探测设备,这片海域的海洋气象资料一直是一片空白。“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在大力构建陆上区域气象探测网的同时,为提高台湾海峡海域海洋气象、海洋环境的实时观测和海洋灾害预警预报能力,

  • 标签: 气象资料 海洋气象 探测网 海上 填补 气象探测设备
  • 简介:1999年夏季,中国首次组织北极地区科学考察.分析此次考察中楚克奇海海域上空获得的大气结构和臭氧探空资料,结合臭氧总量观测光谱仪(TOMS)臭氧总量和NCEP大气环流资料,指出:考察期间楚克奇海海域上空臭氧总量与13km以下臭氧含量关系密切,而在20km附近最大臭氧浓度处的臭氧变化与大气臭氧总量关系较差,表明整层臭氧总量的变化主要受低层大气臭氧变化的影响.大气臭氧总量呈高-低-高变化,对流层顶高度呈低-高-低变化,分析500hPa高度场表明:考察期间的天气系统可能是造成局地臭氧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楚克奇海 北极 臭氧探空 对流层顶 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
  • 简介:通过对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海上强度发生突变前后的Micaps、海温、云图、雷达等资料的分析,发现暖的洋面为“桑美”的加强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和足够的能量,而“桑美”在海上发生强度突变的重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的快速加强导致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加强以及叠加造成的,“桑美”的紧密结构以及副高边缘的对流云团也是它加强的原因。

  • 标签: 超强台风 强度突变 副热带高压 辐合 辐散 海温
  • 简介:基于辽宁省大连和盘锦高频地波雷达的海上大风探测资料,与辽宁省沿岸海域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风场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有效样本数、获取率、可用性、平均偏差及标准差等数据,采用连续探测全部时间和分级处理风力评估高频地波雷达的工作状态,评判高频地波雷达资料反演的总体性能。结果表明:大连高频地波雷达的总体性能优于盘锦高频地波雷达;大连高频地波雷达风向和风速观测资料的获取性能相当,总体基本满足业务应用需求;盘锦和大连高频地波雷达资料的获取率基本持平,但二者数据的可用性均较低,与实际海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低环境风力情况下(风速小于6m·s-1),大连和盘锦高频地波雷达探测的风场均与实际风场偏差较大;当环境风力超过6m·s-1时,大连高频地波雷达的的探测性能显著提高,可以整体反应实际风场的变化,盘锦高频地波雷达表现一般;当环境平均风力超过10m·s-1时,大连高频地波雷达的探测性能显著提高。

  • 标签: 高频地波雷达 风场 获取率 可用性 平均偏差 探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