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1概述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持续的雾霾天气,环保部监测信息显示,北京、石家庄、济南、西安、天津、上海、郑州、南京、沈阳、哈尔滨等地均被雾霾天气笼罩,其中北京雾霾天气多达25天。持续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如何防治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 标签: 天气 治理 国外 中东部地区 信息显示
  • 简介: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完成了历时4年的德班平台谈判进程,达成了以《巴黎协定》(简称《协定》)为核心的一系列决定。《协定》确立了一种全缔约方参与,以“自主贡献+审评”为中心,全面涉及减缓、适应及其支持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模式。这一模式在继承《公约》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责任,通过国家自主贡献的方式充分动员所有缔约方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协定》还鼓励除缔约方外的其他主体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进程,鼓励市场和非市场机制的加入,动员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在制度安排上,《协定》体现了激励、透明、非对抗、非惩罚性的特点。《协定》的达成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传递出全球推动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信号。然而由于《协定》全面平衡了各方的利益,在未来的遵约细节和实施落实方面将会有更多的难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可能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大国。

  • 标签: 巴黎协定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 简介:姚江平原位于浙东北,处宁绍平原东部,跨上虞,余姚、慈溪、宁波市江北、镇海五县(市、区)。流域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其平原部分呈东西长条形浅盆状,地势由西北、北往东南、南倾斜,面积2041平方公里。姚江平原是我省粮棉重点产区和工业基地之一。年工农业总产值近90亿元。一、洪涝灾害及评估

  • 标签: 宁绍平原 洪涝灾害 流域总面积 粮棉 治理策略 浙东
  • 简介:气候工程技术可以被视作可替代传统减排措施的备选项,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管理和CO_2移除两大类技术。两类气候工程技术与传统减排方法的空间、时间、成本、不确定性和风险等方面都具有一些差异性。气候工程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国际气候制度构建基础,产生了一些新的治理问题。对该问题的科学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政策和国际气候外交意义。

  • 标签: 气候工程 地球工程 CO_2移除 太阳辐射管理 减排 气候变化
  • 简介: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工业革命明显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加速了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文章论述了工业革命与生态环境危机的关系,以及人类认识它的历程,阐述了生态学对认识生态环境危机的作用,提出了根治生态环境危机的途径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指出了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整治思路。最后,就有关根治生态环境危机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工业革命 生态环境危机 生态学 治理途径
  • 简介:根据IPCC全球气候变化情景,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未来可能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流域河川径流量的影响。利用宏观经济水资源模型,研究了不同径流变化情景对石羊河流域治理规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若石羊河流域未来径流量减少15%,对流域现状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经济影响将分别为29.8%和7.2%。石羊河综合治理可提高流域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减小气候变化对流域社会经济的影响。

  • 标签: 石羊河流域 流域治理 气候变化 影响
  • 简介:以国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背景,分析陕西省防雷技术服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大项目集约技术服务必要性,提出只有提高认识,落实防雷集约,顺应市场发展需要,才能在改革大潮中具备竞争优势,使防雷事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大项目 防雷 集约化
  • 简介:本文首先分析了黄河的治理开发现状,指出21世纪黄河治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而根据多年的科学研究,提出了21世纪治理开发黄河的战略措施;最后,展望了21世纪黄河的发展前景

  • 标签: 黄河 治理开发
  • 简介:由于一部分成果已经可以进行业务试验,为了促进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业务能力,同时也为了通过业务试验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进一步优化,并帮助业务部门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项目及时组织阶段成果的业务试验.一方面项目研发人员与国家气象中心联合组织成果业务试验小组,并在各区域数值预报中心建立了多个业务试验基地,另一方面又及时召开阶段成果的推广应用会.目前项目开发的变分同化系统已建立了国家级的并行试验系统,并在广州、辽宁等区域气象中心实现了实时运行试验,这些试验的结果又及时反馈给课题研究开发组,对研究开发成果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线索与依据.

  • 标签: 中国 气象数值预报 业务试验 系统优化 同化
  • 简介:为加快推进我省“十二五”重点项目的建设.近日,省发改委下达我局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气象规划编制前期费.主要用于对我省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等易发区1105个自动气象站站址勘选以及通迅传输普查.天气雷达站址、净空条件和前期电磁环境测试,与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等部门开展易发地区基本资料收集、调查。规划编制和论证、项目前期工作调研等。

  • 标签: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规划编制工作 自动气象站 项目前期工作 山洪地质灾害 水库除险加固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气象现代建设在国家和地方的双重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先后建成和正在建设一批大中型骨干工程项目(如国家中心巨型机系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等),基本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五级信息网络系统,新一代气象业务技术体系逐步完善并得到发展,气象现代水平显著提高。在此过程中,气象部门在人才、技术、装备、系统等资源方面形成了雄厚的实力。这些资源除了承担气象业务发展的任务外,还有足够的部分可直接用于为社会服务,发展部门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此,中国气象局提出了气象部门的综合经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产业为首的战略。无论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看,还是从气象部门本身的发展看,这个战略都无疑是中国气象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一方面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同时,将使气象部门更加直接地进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发挥气象科技辐射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就气象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必要性,思路及具体运作提出一些浅显的见解。

  • 标签: 现代化 高新技术 产业
  • 简介:应用kriging空间插值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式法、三维二次趋势面模式法通过拟合及模拟效果检验.对青海高原气温、积温热量资源要素进行了空间栅格。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模式对气温拟合度可达到0.898.模式残差均值达到一0.029℃.残差均方差为1.009,三维二次趋势面模式三项指标分别为0.895℃、-0.175℃、1.150℃。多元线性回归拟合积温中三项指标分别是0.955、-62.4℃、175.4℃,三维二次趋势面法分别是0.969℃、-37.0℃、164.6℃。对检验站资料的分析表明,三种方法对气温的模拟绝对误差平均是1.9℃、0.9℃、0.8℃,相对误差平均值是15.2%、6.7%、6.0%。从分析中可知,kriging空间插值法可以模拟青海高原热量资源的分布趋势,操作简单,但精度稍差,可适用于下垫面均一,范围较小区域。三维二次趋势面模式法模拟结果要略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式,两种方法模拟精度差异较小,高原地区应用两种方法均可获得高分辨率的栅格热量资源资料。

  • 标签: 栅格化:空间插值 多元线性回归 三维二次趋势面
  • 简介:天气雷达作为掌握直接天气资料的重要手段,它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得到广大气象工作者的重视,天气雷达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大气信息,不断地促进气象科技的发展。那么,天气雷达发展至现阶段一机多能综合发展就更显其重要性。对于云、雨中粒子的运动、相态和晴空湍流的探测是气象工作者所关切的问题,这些问题用常规天气雷达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展新型天气雷达的研制工作,试图寻求新的途径以解决这些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从当前情况来看,多普勒雷

  • 标签: 天气雷达 一机多能 气象工作者 天气资料 晴空湍流 研究与开发
  • 简介:适应性治理通过边学边做,针对各地方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生态系统、地方知识文化等基本特征,基于一个动态、自下而上和自组织的过程不断测试和修正制度安排与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循环过程。通过内蒙古3个地区案例的对比分析研究,基于对其气候变化风险和社会脆弱性的评估,发现其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程度的社会脆弱性正是源于不同的草原利用机制和基于此的社会合作机制。正是因为3个案例地的牧民有着不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记忆,所以他们面对极端天气导致的自然灾害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牧户可以依赖于社会资本移动牲畜来渡过难关,有的牧户则可以在嘎查范围内重启社会记忆,通过合理安排草场利用和移动牲畜提高自身的抗灾能力,而有的牧户则只能通过买草料独立抗灾。这样不同的结果有力证明了适应性治理在提升这些地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地区层面引入适应性治理,可以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有利于自然、社会及管理的多学科协同,与“未来地球计划”的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和协同推广理念不谋而合,是“未来地球”思想在气候变化适应研究中的实践。

  • 标签: 适应性治理 社会脆弱性 恢复力 草原保护 社会记忆
  • 简介:GRAPES_meso系统已在国家气象中心、上海台风研究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进行了初步的业务应用试验,经历了夏季台风暴雨预报应用试验,显示了GRAPES_meso系统的一定模拟能力和应用前景,同时也发现了系统中有待改进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提高系统的性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具体思路。与此同时,全国已有近50家单位与数值预报研究中心签订了GRAPES应用试验合同,这些单位涉及气象、民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军队单位等。

  • 标签: 业务化 应用 国家气象中心 海洋气象 暴雨预报 模拟能力
  • 简介:CMAQ成功移植到了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系统神威和IBM巨型机上,为实现全国及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准业务系统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另外,针对模式中污染源不确定性因素引起预报偏差的技术难题,发展了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的动力-统计模型(CMAQ-MOS)与源同化新技术,其效果明显优于国外原CMAQ模式。

  • 标签: 业务化系统 ASM 空气质量预报 国家气象中心 不确定性因素 业务系统
  • 简介:以清浩发展机制(CDM)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为例,对项目及其5种造林模式临时核证减排量(temporarycertifiedemissionreduction,缩写为tCER)和长期核证减排量(long—termcertifiedemissionreduction,缩写为1CER)成本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项目期初到期末,整个项目及5种造林模式人工林的tCER成本均逐渐降低,其中项目成本由第一承诺期末的40.33¥/tCO2降至最后承诺期末的13,34¥/tCO2;1CER成本先降低后升高,在第一承诺期末均降至最小值,项目成本由第一承诺期末的40.33¥/tCO2增加至最后承诺期末的105.27¥/tCO2;各造林模式tCER和1CER成本均以枫香+杉木、枫香十马尾松较高,马尾松+荷木、马尾松+栎类较低,桉树最低;贴现率对项目tCER和1CER、桉树tCER、枫香+杉木1CER成本影响均较大,而对马尾松+栎类tCER和1CER成本影响均较小;对桉树一个轮伐期内的tCER成本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单位面积碳贮量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大;考虑木材收益时,项目期末tCER净现值为13.11¥/tCO2,从中反映了该CDM项目实施是可行的。

  • 标签: 清洁发展机制 造林再造林 碳汇 成本
  • 简介:目前,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以及个人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气象服务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但气象服务的供给却跟不上需求的脚步,在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上也远低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手段,精细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是规范气象服务的关键。

  • 标签: 气象服务 社会进步 服务质量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 社会发展
  • 简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流装备和一流台站将成为气象业务科技新发展的物质条件。伴随着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开展,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等的提出和建立,突出了以人为本,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团结鼓劲,开拓创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臻于完善。

  • 标签: 气象业务 思想政治工作 现代化过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业务技术 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