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2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构建广东两区域动态模型,对广东碳交易及其他政策措施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实施可调控总量的碳交易政策机制对广东及参与交易部门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减排情景到2015年广东完成19.5%的碳强度下降目标,相比基准情景,GDP将减少0.7%;按照强减排情景到2015年将完成20.5%的碳强度下降目标,相比基准情景GDP将减少0.9%;如果在强减排情景的基础上实施碳交易政策,GDP相对基准情景减少0.8%,到2015年实施碳交易政策可减少GDP损失约90亿元,说明广东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发挥支持经济发展和节能减碳双赢的作用。

  • 标签: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广东省 碳交易 经济影响
  • 简介:利用广东27个地面观测站1961--2010年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以及日最低气温等资料,采用线性倾向、Mot-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EOF及REOF等方法,分析了广东高温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多年平均高温日数由北向南递减,并且递减趋势明显;近50a广东各地区的高温日数基本为上升趋势,中部高温日数的上升幅度最为明显;从全省平均情况看,高温日数长期演变为显著的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处于偏少期,90年代末期以后进入偏多期,2005年后高温日数上升趋势较为显著;高温日数在1998年出现了突变现象;高温日数存在20-23a的振荡周期,但这种周期性变化并不显著;广东高温日数的标准化距平场可分为中部、北部和南部3区。

  • 标签: 高温 REOF方法 突变
  • 简介:喀左县位于我省西部,干旱、冰雹是危害该县农业生产发展的两只拦路虎。据统计,全县平均每年降雹3.9次,受灾面积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近800万元。该县在60、70年代用土炮、炸药包、土火箭搞防雹的基础上,80年代初改用“三七”高炮搞人工增雨和防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和农民

  • 标签: 防雹 人工增雨 土火箭 喀左县 降雹 联合投资
  • 简介:大多数加拿大人支持京都议定书,尽管他们还不了解该文件的内容。他们支持清洁空气和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目标:到2008-2012年将把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至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还要低6%。但是,加拿大人期待政府和工业界提高必要的效率,而加拿大人一般并没有做好为了帮助实现京都议定书的各项目标在预防紫外线辐射和家庭取暖方面大打折扣的思想准备。本文的作者罗宾·希尔斯洞察了气候变化的政治问题,其中包括。尴尬的京都议定书实施结局”。作者还对哈珀(Harper)政府的。清洁空气法案”和加拿大最初提出的可替代无法实现的京都议定书目标的第二绿色计划。

  • 标签: 气候变化 政府 政治 京都议定书 温室气体排放 防紫外线辐射
  • 简介:着重分析甘肃的暴雨特性与时空分布规律,列举了历年实测和调查最大点暴雨特征值,绘制了短历时暴雨~高程相关线、选配了甘肃最大点暴雨外包线公式,对历年各时段最大暴雨均值、极值、Cv、Cs值等暴雨参数及典型暴雨时程分配和面时关系线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 标签: 暴雨 时空分布 特征值 甘肃
  • 简介:2011年4月17日广东发生的雷雨大风灾害,在提前准确预报、提前发布预警的情况下,依然造成18人死亡、155人因灾受伤,这值得我们思考:气象灾害防御的短板到底在哪儿?

  • 标签: 灾害防御 广东省 强对流天气 气象 引发
  • 简介:1引言1992年10月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由中国气象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八·五"、"九·五"期间的国家大中型项目—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简称—9210工程),经过两年多的系统设计、试点等前期准备工作,此项工程已于1995年在部分省、地(市)开始布点建设。青海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已成立了青海气象局9210工程办公室(非常设机构),负责本省9210工程建设的日常事务,协调组织本省各有关部门完成9210工作的建设任务。1.1系统建设的目的

  • 标签: 青海省 工程建设 综合应用 计算机网络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 主要任务
  • 简介:本文就浙江暴雨与地形特点探讨了暴雨与地形的关系,指出梅雨暴雨主要分布在本省西南山区西侧而台风暴雨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东侧。地形抬升与辐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暴雨中心的分布型式,而地形使降水量增幅的机制主要在于地形抬升形成的地形云系与系统云系间的相互物理作用。

  • 标签: 暴雨中心 降水量分布 台风暴雨 地形雨 云系 辐合
  • 简介:80年代以来,酸雨问题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大批学者投入了该领域的研究。尽管已有大量的文献报导,然而作为综合性评述文章却极少出现。本文试图以浙江的酸雨为主题,将自己阅读有关文献的体会提出来供大家参考,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酸雨率 降水酸度 酸雨问题 降水化学 酸雨频率 评述文章
  • 简介:为促进雷电科研和业务的发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与广东气象局联合于2006年7月3日至8月31日在广东从化地区进行了野外雷电观测和人工引雷试验。试验在3个场地同时进行,其中两个场地以人工引雷及其观测为主,另一个场地以自然闪电观测为主,同时在远距离对人工引雷试验进行辅助观测。试验中利用了大量先进的观测及采集设备,对自然闪电和人工触发闪电的电场、磁场、电流、辐射场、频谱和光学等特征进行了同步测量,

  • 标签: 人工引发雷电 雷电观测 广东地区 试验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人工触发闪电
  • 简介:根据1966-2005年山东的雷暴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及自然正交函数展开(EOF)方法,对山东雷暴气候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年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泰沂山区多、半岛沿海和山东西部平原较少的特点;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有明显的日变化,在过去40a中,山东雷暴日数具有较强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呈明显的波动下降的特点,并有一定的阶段性.

  • 标签: EOF方法 雷暴 时空变化特征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 简介:本文在1979—1989年全省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为使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的气候资源得以合理的开发、利用,根据生产(尤其是露天作业的农牧业生产)实际,确定具有实际意义的指标,将青海划分为9个气候类型区;而后从各个区的气候利弊,阐述其生产发展的重点及前景,为合理的开发、利用本省的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 标签: 青海 气候 区划
  • 简介:结合青海1997-2010年的雷电灾害资料为基础,对青海雷电灾害时空分布、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受灾行业、雷灾类型、变化趋势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青海雷电灾害特点提出了雷电防御的薄弱地区和重点行业。为全省防雷减灾、雷电风险评估、防雷工程设计等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青海省 雷电灾害 特征分析
  • 简介:依托以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hinaIntegratedMeteorologicalInformationSharingSystem,简称CIMISS)为核心的省级集约化数据环境,研发B/S架构的陕西气象数据共享系统,实现了CIMISS所接入的各类资料及本地特色数据的查询下载、统计分析、可视化展示、离线定制等功能。该系统的建成对于提高陕西气象部门省级数据环境的共享服务能力,解决基层用户“看不到数据”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IMISS 数据共享 数据服务
  • 简介:利用逐候的蒸发量、降水量的资料,研究夏旱的k指数标准。最终结果k指数比较符合实际旱情;可以对区域性或全省性的夏旱进行总体评价;可以用于实时动态监测。

  • 标签: 夏旱 降水量 蒸发量
  • 简介:1基本气候概况2006年秋季(9-11月)青海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降水除青南大部分地区偏少外,其余地区偏多,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值。季内,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冰雹、洪灾、连阴雨、雪灾、寒潮、强降温等。气象灾害给人民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也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气候概况 青海省 秋季 强对流天气 气候特点 日照时数
  • 简介:2004年秋季(9~11月,下同),青海总的气候特点是:降水北多南少,气温大部分地区偏高。9月上旬本省东部地区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造成农作物倒伏、发芽霉烂,也给农业区浅、脑山地区尚在收割、打碾和晾晒的农事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2004年 青海省 秋季 部分地区 连阴雨天气 气候特点